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历史论文

刍议历史城镇的文化断裂-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2-26 10:40:08更新时间:2011-02-26 10:40:08 1


  刍议历史城镇的文化断裂
  (郭崇文,夏洁,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文化是历史城镇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同时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历史城镇的保护实践中,由于不重视抑或不得法,历史城镇的文化呈现出断裂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文化脉络”、“无形文化遗产”、“古今文化”三方面的断裂。
  关键词:历史城镇,文化,断裂
  近来,“古镇游”成为一个热点。周庄、同里等江南六大古镇,游客络绎不绝、人满为患,究竟是什么吸引如此众多的中外游客集聚于此呢?大家被吸引的其实是文化,是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是居住在现代大都市中的人们所难以经历的文化。所以,历史城镇的魅力即在于文化。但是,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在内的众多历史城镇,其文化却呈现出明显的断裂现象,这主要表现在城镇文化脉络,无形文化遗产,以及古今文化三个层次的断裂。
  1.文化脉络的断裂
  1.1文化脉络的历史断裂
  美国人类学艾尔弗内德•克罗伯和克莱德•克拉柯亨指出:“文化的基本核心,是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所以说,文化脉络的历史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历史城镇,文化脉络的历史断裂主要表现在历史片段的缺失,这些片段有些是民俗民风,有些是实体空间。我们一些城镇简单地认为保护历史城镇就是保存清代以前留下的东西,而忽视了历史是不断发展前进的,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一些近现代文化遗产一样需要得到保护。而可惜的是,历史城镇对近现代遗存的偏见,导致了这些重要文化遗产的缺失。例如,城镇住宅是最能反映城镇文化变迁的物质表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住宅,而对于不同时期的住宅形式,我们都应该加以保护,留给后人历史文化的见证,但是历史城镇的住宅保护显然缺失了完整历史脉络中的某些重要环节。
  1.2文化脉络的空间断裂
  除了历史的延续性,文化脉络同样也体现出空间性。空间造就了文化,而文化影响了空间,特定的文化往往与特定的空间相匹配。
  历史城镇的保护对象往往局限在文物单位和一些较为完整的历史建筑,但是对空间和环境,以及工业遗产、近现代遗产等的保护却非常不够,使得这些遗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城镇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各种空间是各具功能和有机联系的,比如上世纪初一些江南城镇开始进入工业化时代,粮油、丝绸等农副产品加工的现代工业,同时手工业也开始规模化经营,这些对当时城镇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诞生了早期的城镇工人群体,这是政治和经济现象,同时也是文化现象。所以我们也要保存工业文化留给我们的物质遗产——那些破旧的厂房、烟囱、码头等。
  2.无形文化遗产的断裂
  2.1无形文化遗产之间的割裂
  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气候和地理都具有一定的特征,不同于意识形态的变化,这些特征是较为稳定的。而在这一稳定的环境中发展出的地域文化,对居民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一系列的,互相关联的。比如一项出色的民间工艺是无形文化遗产,而与其相关的地域审美情趣、民俗民风、宗教信仰都是息息相关的。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下,这些繁杂的、不同门类的无形遗产之间的表现出很强的关联性。而在历史城镇的保护中,往往只是保护一两个突出的项目,对无形遗产所依托的深厚文化基质却视而不见,没有形成系统的保护。
  2.2无形文化遗产和物质空间的割裂
  无形文化遗产虽然是非物质的,但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却是物质的。首先它需要存在于一定的地域中,这一地域的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了无形遗产的特征,比如古时江南地区流行婉约细腻的越剧,而陕西却传唱粗犷豪迈的信天游。其次,这些无形遗产需要一定的物质空间进行体现,比如唱戏需要戏台、染布需要染坊等等。
  在历史城镇的无形遗产保护中,往往呈现出一种倾向,即只重视无形遗产的记录和宣传,却忽视无形遗产继承发扬所需的物质空间的塑造。比如锡剧发源地常熟王庄古镇,当地政府对锡剧保护继承十分重视,组织剧团、整理剧本、出版著作,但是当地只有一家规模很小、设施落后的剧院,到各镇各村演出也都是临时舞台,这些硬件条件的缺失,严重影响了锡剧的传承和发展。
  3.古今文化的断裂
  3.1现代文化的外部侵入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步,现代文化对历史街区的侵入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一些从形式到内涵都与历史城镇传统文化相悖的现代文化元素在历史街区悄然兴起。
  首先,一些低层次的文化侵入了街区。比如,赌博文化和陪侍文化因历史街区租金较低而兴盛,这些与历史街区格格不入的文化现象的蔓延,不仅影响了街区的风貌,更加速了传统文化的丧失。其次,一些城镇虽然重视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但是在现代观念的影响下,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出现了扭曲。常熟古里古镇的铁琴铜剑历史街区在保护改造中,新建的大广场和商业街紧挨着省级文保单位古琴铜剑藏书楼,喧嚣声使藏书楼完全丧失了应有的宁静气氛。
  3.2传统文化的内部瓦解
  除了外部的现代文化不断侵入,传统文化自身也面临着内部的瓦解。随着历史街区人口结构发生改变,原住民离开,老人离世,外来务工人员入驻,街区内部的当地传统民俗文化基石已经不复存在。同时,仍居住在街区内的居民收入较低,挣扎于温饱,无暇考虑一些民俗传统,与之相反,城镇其他一些相对富庶的地区,反而有能力按着老法子过一些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传承得更好。在历史城镇历史街区中,留守的本地居民少,收入低,文化生活十分贫瘠,完全无心也无力于继承传统文化。
  4.结语
  保护好文化就是保护好历史城镇,文化是历史城镇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同时也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历史城镇普遍存在的文化断裂现象,需要城镇政府以及历史保护专家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齐康.文脉与特色——城市形态的文化特色[J].城市发展研究,1997,(01).
  [2]. 时吉光,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J].长沙大学学报,2006,(01).
  [3]. 罗敏.城镇化与城镇文化刍议——以四川省隆昌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3,(12)
  [4]. 江厥中.文化:城镇规划和建设的灵魂[J].城乡建设,2000,(11)
  [5]. 刘晓东.浙江历史城镇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2003,(12)
  [6]. 顾静.小议历史城镇发展中的文脉延续[J].小城镇建设,2009,(0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lishilw/3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