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历史论文

研究性教学在社会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9-06 10:20:07更新时间:2018-09-06 10:20:07 1

  摘要: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学科,是一门实证性、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在本科生的社会学课程教学中,研究性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推进社会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有三种主要途径,分别是:利用沪江大学社会学系的系史资料进行历史分析;开展社会调查课题研究探索现实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学的思想实验获取对社会生活的深层理解。实践表明,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社会学的想象力、运用社会学视角思考问题具有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社会学史;社会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思想实验;社会学的想象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性教学,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程序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问题教学法等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性教学是建立在教学研究和研究教学的基础上,将教师研究性“教”与学生研究性“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具备情境性和价值性等特征的问题、专题或项目是研究性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研究性教学中,强调学生在问题环境中亲身参与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性和责任感为根本目标。在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中,研究性教学现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我国高校的研究性教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教师积极践行“研究性教学”理念并实施研究性教学,国内对与“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讨和实践,为广大社会学课程开设者提供了借鉴。

  在现代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社会学”被誉为是最好的公民教育[1],所以世界各国的高校中普遍开设了这一课程。但针对上海理工大学年级不一、专业不一、学习兴趣不一的全校学生开设人文素养类选修课,要讲好这门课程亦着实不易。在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门人文素养类全校公共选修课,一般选课人数在120~150人左右。大班上课,内容、形式不吸引人的话,老师很难掌控课堂纪律与教学效果。因此,对老师来说,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运用到社会学课程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研究性的课题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探究,诊断社会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方案,这既能够锻炼老师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提升专业能力,也可以借由学生的广泛参与来提高社会学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在几年来社会学概论研究性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对笔者在社会学课程中探索运用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基本做法予以总结。由于学科性质、课程内容不一,研究性教学的问题、项目、专题既包括知识性的课题,也包括科研性的课题。本文中,社会学的思想实验更多属于知识性的课题,社会调查的研究更多属于科研性的课题,社会学史的研究则二者兼具。具体内容如下。

  一、利用校史资源进行社会学的研究性教学

  社会学的发展史是社会学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了解中外社会学发展简史,初步了解社会学史上的著名社会学家的生平与思想,是快速掌握社会学学科内容的重要途径。而在介绍中国社会学发展简史的时候,上海理工大学得天独厚的校史资源就是一项利器。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沪江大学,其社会学系是当时全国闻名的系所,实际上,1914年,沪江大学就由美籍教授葛学溥(DanielH.KulpⅡ,1888—1980)创办了当时中国第一个社会学系[2]。1915年开始,沪江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师就面向全校开设了一系列社会学课程,《华南的乡村生活》[3]、《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4]等书就是社会学师生共同创作的重要著作。沪江大学不仅建立了中国近代高校中第一个社会学系,而且其师生还进行社会学的调查研究,在中国近代高校中领一时风骚,其学术影响至今犹存[5]。

  当然,在社会学史的教学中,如果仅仅介绍沪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创系之功、沪江社会学系所创办的“沪东公社”、沪江社会学系师生进行的“凤凰村”调查、“沈家行”调查等知名成就的话,学生对沪江社会学系的了解也仅止于了解到一段轶事、一些先贤的学术成就而已,其研究兴趣难以勃发。

  为此,在这段教学内容的研究设计上,考虑到学界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对燕京大学社会学系、金陵大学社会学系甚至岭南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都比较多,唯独对沪江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较少的现状,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教学就成了最佳选择。为此,以笔者近年完成的沪江大学社会学系的研究性论文为例,介绍关于历史考证类论文的资料搜集与论文写作方法,让学生对研究性课题有个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挑选数个研究性课题,让同学们进行探究,如:白克令教授指导中国学生进行的著名调查《沈家行实况》[4],其调查的所在地“沈家行”到底是哪里?是诸如罗苏文教授所指的今周家嘴路、军工路交界处(现名“沈家桥”)[6-7],还是如原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章华明教授所指,在今翔殷路、包头路附近的莱茵半岛[8]住宅小区周边?现今上海理工大学第二办公楼,原名“思孟楼”,其中“孟”是指在中国近代高校中第一个开设社会学课程的“阿瑟·孟(ArthurMonn)”[9]吗?另外,沪江大学的社会学系在旧中国时期是存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学系,其历年的系主任、中外教师的学术成就与影响力如何、沪江历年的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肄业生的情况又如何,这些都值得进一步探究,也是学生借学校每年校庆契机可以整理的资料。通过这种发掘,学生既锻炼了资料搜集能力与材料写作能力,也锻炼去粗取精、辨别分析的能力。

  二、利用社会调查进行社会学的研究性教学

  国内外高校中均普遍开设“社会学”课程。甚至在一些国家,高中阶段就开始开设“社会学”课程。吉登斯[10]、波普诺[11]、休斯[12]等出版的社会学课程教材在我国也广为传播,成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参考读物。国内方面,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主持编写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13]、前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郑杭生教授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14]等在国内也影响很大。但教材只是大学生课程学习的基础,要实现研究性教学,更多要依赖任教者本身的科研经历以及对社会生活万象、社会学课题研究的敏感,引导、鼓励本科生在生活实践中挖掘适合课程学习中能够完成的小型研究性课题,并指导学生完成。综合性大学社会学课程的讲授者曾经对社会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进行过探索,如陈映芳教授指导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就高考经历撰写的案例分析、就外地移民到上海的来沪人员调查所写的访谈报告等(分别结集出版,书名为《我是这样考上大学的:70位大学生自述》[15]、《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16]、《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17]),郑也夫、陈映芳教授指导北京、上海两地社会学学生撰写的《双城记:京沪众生素描》[18]、张鸿雁、胡小武教授主编的《城市角落与记忆Ⅰ:社会生态视角》[19]、《城市角落与记忆Ⅱ:社会更替视角》[20]等都体现了综合性大学社会学课程教授者的研究性教学的成果。可以说,国内外社会学课程名家的实践证明,讲好社会学课程,离不开研究性教学的运用。

  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学是既具有“人文”特色,又具有“科学”特征的学科。掌握社会学,不仅靠“学”,更要靠“做”。因此,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不符合学生的胃口。老师讲得精彩,但学生未必领情。因为,光听不做,社会学的概念与原理很难入脑、生根。而通过研究性教学的项目,让学生参与到调查社会生活现象和问题,探求社会学原理应用的生动实践中来。学生既要学会运用社会学的概念与原理分析社会现象,又要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有新鲜感、刺激感,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领会社会学的概念与原理,锻炼社会调查和问题分析的能力,切身体验到社会学的魅力所在。

  在社会学课程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强调对沪江大学社会学研究性教学传统的继承与弘扬,要求同学们完成的研究性课题都要与校园生活及社会生活有关。同学们的研究性课题选题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不少甚具研究价值或实践价值。如有的同学有感于课间休息时间教学楼拥挤异常、人员疏散困难,就做了教学楼避难时间的研究;有的同学注意到教室里各种广告、招贴较多,就用调查方法全面统计了各教学楼教室的广告种类、数量,发现了问题所在;有的同学用社会性别视角考察校园中的性别空间,对厕所、浴室、宿舍、操场、沿江步道等场所的公共空间有独到分析,等等。

  总之,研究性课题以实践为抓手,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师生通过“课堂理论教学→研究性课题实践→课题报告的撰写→师生总结、点评与提高”的互动环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创造性地把社会学的概念、原理的学习融入到研究性课题的工作任务中去,实现了把社会学这样的理论性、实证性和综合性强的学科内容学习方式的创造性转化,体现了“做中学”的优势与特色。

  三、利用社会学的思想实验进行研究性教学

  思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指使用想象力去进行的实验,所做的都是在现实中无法做到(或现实未做到)的实验,例如爱因斯坦有关相对运动的著名思想实验。

  在社会学中,任何一本社会学的入门书籍,几乎都会强调“社会学的想象力”。在C·赖特·米尔斯看来,社会学的想象力主张通过个人置身于所处时代及社会中,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这种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理解自己所置身的时代对自身生活意味着什么,通过控制其身后发生的结构性变迁的方式处理好个人的困扰。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明确自己的生活机遇[21]。

  因此,要让大学生们掌握“社会学的想象力”,就需要其具备“通过个人置身于所处时代及社会中来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己的命运”的能力。而在研究性教学中,笔者常常采用思想实验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生活场景抽取掉部分元素、更换部分背景、增加某些部分,由此构建一种超现实的脉络。再由同学们进行下一步的思考,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种方法类似于加芬克尔HaroldGarfinkel)的“常人方法学”中的“破坏性实验(breachingexperiment)”[22]。加芬克尔在“常人方法学”中创造“破坏性实验”这一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式,它是一种以打破常规来揭示常规、以违反共同的“理解”来揭示这些“理解”的特殊方法。在“破坏性实验”中,正常的互动程序常常被有意地打破,迫使行动者在情境破坏之后积极地重构现实。“破坏性实验”的目的是瓦解正常程序,藉以观察并研究每日世界建设及重新建设的过程。不过,思想实验的方法比“破坏性实验”的方法要更抽象化一些。在这种社会学的思想实验中,既可以通过思考抽取掉部分元素之后的秩序形成问题而体会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也可以通过转换立场与视角来体会社会冲突理论、女权主义的分析方法,等等。通过类似的思想实验,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实、结构的敏感度以及跳出日常生活框架进行思考的想象力。比如,对个人烦恼的社会学分析的课题、对家庭生活史的回顾调查等课题,在反思时,一定要多进行变换场景、人物、布景、道具等的思想实验,由此才能获得超越平常习惯所知的对社会生活的深层理解。

  四、结束语

  在我国高校中,“社会学”课程不仅是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素养类课程。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有面向非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社会学”课程。本人对于社会学课程教学中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探索,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具体的做法仅供同行参考。实际上,教学是个人印记十分鲜明的一种活动。学校的文脉与环境不同,学生的层次与接受能力不同,教师个人的能力、风格不同,都会使得课程的教学形式表现得丰富多彩。不过,不管具体研究性教学的课题内容如何,只要把研究性教学理念运用到高校社会学人文素养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来,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广泛参与研究性课题积累经验、开拓视野,教师据此可以提高课程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國明.社会学是最好的公民教育[EB/OL].(20110605)[20130216].http:∥www.douban.com/note/154668319/?type=like.

  [2]罗国芬.中国第一个社会学系及其成立时间辨———谨以此文纪念沪江大学社会学系成立100周年[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1):74-80.

  [3]丹尼尔·哈里森·葛学溥.华南的乡村生活广东凤凰村的家族主义社会学研究[M].周大鸣,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4]张镜予.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5]罗国芬,周嘉颖.沪江大学社会学系师生的学术贡献略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1):93-99.

  [6]罗苏文.高郎桥:1914—1949年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的形成(上)[J].社会科学,2005(12):5-11.

  [7]罗苏文.高郎桥:1914—1949年沪东一个棉纺织工人生活区的形成(下)[J].社会科学,2006(1):41-49.

  [8]章华明.1924年沪江大学学生对上海五角场地区沈家行(今莱茵半岛)进行社会调查[EB/OL].(20130321)[201502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2847de0102e1s3.html.

  [9]罗国芬.中国社会学课程开设先驱者史实考略[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1):64-68.

  [10]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李康,译.第五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译.第十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2]迈克尔·休斯,卡罗琳·克雷勒.社会学和我们[M].刘万顺,译.第九版.海口:海南出版社,2013.

  [13]《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1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5]陈映芳.我是这样考上大学的:70位大学生自述[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6]陈映芳.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17]陈映芳.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8]郑也夫,陈映芳.双城记:京沪众生素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9]张鸿雁,胡小武.城市角落与记忆Ⅰ:社会生态视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0]张鸿雁,胡小武.城市角落与记忆Ⅱ:社会更替视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1]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张永强,译.第五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2]杰弗里·亚利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M].贾春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lishilw/6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