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旅游论文

在发展中寻求保护风景名胜区资源

发布时间:2012-06-29 10:19:21更新时间:2012-06-29 10:21:26 1

【摘要】 通过阐述千山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性质,独特的区域特征,历史沿革及近代被破坏和修复情况,提出了风景名胜区规划要在发展过程中保护其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创造经济效益,避免城市化影响等外延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千山风景名胜区;资源;区域;文化

[]

1.千山风景名胜区概况

千山是中国名山之一,它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152平方公里,古称千华山,又称积翠山、千朵莲花山。相传有999座山峰,近千数,故称千朵莲花山。它南临渤海,北祖长白。群峰拔地,万笋朝天,以其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从古至今被誉为“东北明珠”和“辽东第一山”,推为辽东名胜之首,并有“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无处不幽”之誉。它的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和谐,宗教文化底蕴深厚,是千山人文景观的主体。千山是集自然、人文、古迹、佛道两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历史价值极为丰富,1982年被国务院首批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东北三大名山之一,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 千山风景名胜区的历史沿革

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了佛教徒的踪迹。隋唐时期建有多处寺庙,明、清时期道教传入,从此佛、道两教同居一山,成为东北佛道两教的圣地。佛教有龙泉寺、祖越寺、大安寺、中会寺、香岩寺五大禅寺;道教有无量观、五龙宫、太和宫、慈祥观等三宫、六大观,皆掩映于重峦茂林之中,40余座庙宇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100多处。90年代初发现的天然弥勒大佛,更赋予千山神秘的色彩。千山五大禅林中最大的佛寺一一龙泉寺相传始建于唐,由唐太宗李世民赐名,是千山最早寺庙之一。名贯三江的关东才子清太史王尔烈,曾在千山龙泉寺读书,至今还保留着他的书房。位于西海景区山颠的唐代古城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大将薛仁贵驻骅和兵营遗址。历代游过千山的帝王、官吏、文人墨客,留下了颂扬千山风景名胜的诗赋1600余首,游记、碑文、摩崖等文字多达万言。其中包括清帝康熙、乾隆游历的遗迹和诗篇。1682年(清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赴盛京祭陵路经辽南辽西返回北京途中,在细雨蒙蒙之中浏览了千山祖越、龙泉、大安、香岩和中会五寺。他在《祖越寺》一诗中写道:“青山横古寺,羽绵涉层巅,地僻茅堂小,桥危石径穿。夏子含嫩叶,春卉发余妍。寂寞空林午,时闻钟声传。”由此可见,当时千山风景之一斑。

千山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梨花遍谷,夏天重峦叠翠,秋天漫山红叶,冬天银装素裹。美景佳境终年纷呈,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人到此浏览观光。千山林木繁茂,百年以上古松万余株,古木名树19处,并有珍贵的黑鹤等鸟兽近百种。千山现有御览山、西海、大佛、鸟语林、仙人台五个游览区,景点300余处。每一景区都各有特色。群峰高耸雄壮、山峻岩峭,秀丽风雅,姿态万千,不愧为“辽东第一山”之美誉。

3. 千山风景名胜区历年被破坏情况及恢复建设情况

1936年,日本侵略军烧毁了香岩寺地藏殿,并对其他风景名胜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使千山一度陷入荒废。1949年2月19日,鞍山解放,千山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950年2月,成立了千山管理所;1953年经中共人民政府文化部和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批准,把千山修复建设列入鞍山市城市建设计划。1956年至1958年国家投资897万元,对龙泉寺、

祖越寺、无量观、五龙宫、南泉庵等20余座寺观宫庵,5间千山庙宇大修两次以上,塑佛像12尊,开发自然风景点11处,修复景亭7座。加强千山风景林建设和保护,极大地促进了千山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然而,解放后千山再度遭受严重破坏。1956年大炼钢铁在千山砍伐了大量树木。“文化大革命”中沈阳和鞍山部分学生,以“砸四旧”为名,进入千山,对寺院和名胜古迹拆、砸和烧毁。并先后有18个机关、厂矿、学校进入千山古庙圈地、开山毁林,修房建厂。大部分寺庙被毁坏,风景林也被砍伐得面目全非,旅游观光客流量由1959年的58万人次骤减到1969年的8000人次。宗教文化也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了“千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并成立了千山风景区管理处,开始了对千山的恢复建设。1979年至1987年,鞍山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77万元,对千山古庙、景观、道路和绿化进行投入,修建几座大型广场、标准公厕,沿途增设休闲座椅、垃圾箱,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挖渠通水、清淤湖泊,使多年断流的山泉得以恢复。修缮寺庙数座,修建道路28公里,植树2.3万株,造林456.4万株,重点抢救保护名树、古树、珍贵树种,并重新修建正门古建筑,修建后的千山正门雄伟壮观、气势不凡,由赵朴初提字“千山”及楹联;通过修缮使经过“‘十年动乱”造成的寺庙破旧不堪,风景林严重损坏的局面得到了明显的改观,旅游观光客流量增至年均百万人次以上,近几年更是游人如云。同时,市委、市政府对千山宗教文化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修复寺庙、保护文物古迹之外,充分落实宗教人员政策,设立宗教文物管理机构,使千山宗教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逐步使千山旅游呈现出以游览观光、礼膜朝拜、温泉沐浴为特点的旅游体系,而宗教文化的旅游又是其中最具特色的。1992年6月,千山绣莲台景区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天然佛像石山,后被宗教界共认为是“天成弥勒大佛”。其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由整座山峰形成,五官清晰、四肢健全。大佛左手五指分开,自然的放在膝盖上,右手握拳压在右腿上。大佛坐东面西,头下还隐约挂有佛珠,身上有天然山洞形成的佛脐。这一世界奇观可与乐山大佛相媲美,与香港铜佛相齐名,为中国三大巨佛之一。次年6月,经市政府准,“千山大佛”举行开光仪式,正式成为千山风景名胜区一处新的景观和公众的民间宗教活动场所,并定于每年6月9日举行以民间宗教法会为主要内容的“千山大佛节”,到现今己举办20多届,并发展成为千山之夏旅游系列活动,大大增加了千山的知名度,促进了鞍山地区的旅游产业。

4. 在发展中保护千山风景名胜区资源的建议

风景名胜资源是国家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资源,保护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利用风景

名胜资源是利国利民、造福万代的千秋大业。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风景区开发利用与风景区资源的保护之间矛盾突出。实践证明,不断改革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风景区区域管理模式,正确处理好资源保护和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统一规划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1988年为加强千山风景区的开发和管理,撤销了管理处,成立了鞍山市千山风景区管理局,决心深入开发千山丰富的资源,实行科学管理,有计划地挖掘和整理文物古迹,开发自然风景资源,使千山这颗“东北明珠”大放异彩。千山弥勒大佛的发现及开发保护正因为是正确处理了风景名胜资源开发与建设的关系,以“千山大佛节”为代表的千山宗教文化特色,己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条件。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宗教政策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而且也使千山增添了新的名胜,促进了风景名胜区区域经济的发展。继开发了弥勒大佛游览景区后,千山风景名胜又增添了一枝奇葩一一千山百鸟园,它位于鸟语林景区,号称亚洲第一大鸟语世界。全园面积5.6万平方米,其中占地2.4万平方米的天网式观赏鸟园,又形成了一座“园中园”。园内有古松、叠水、群鸟、百花、水车、小桥。听流水潺潺,闻百鸟齐鸣,看层林尽染,令您有置身于诗境梦幻之感。园内有涉禽、鸣禽、猛禽、飞禽等七大类100多种近五千只鸟,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达二十余种。这里是游人返朴归真,陶冶情操,观赏游览的圣地。自从1990年4月,千山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千山梨花节后,每年在梨花节期间都有从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和海外游客,千山梨花节将旅游、文化、经济活动融为一体,不仅对我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龙头作用,同时还对区域经济及市民的文化娱乐活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梨花节的举办使千山的知名度响誉世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风景资源的保护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提高,在保护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同时,必须加速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调整我市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建成旅游大市的战略高度出发,着重实施了具有鞍山城市形象的“轴线工程”,改造了千山路,同时又理顺了风景管理体制,赋予风景区区域发展的政策,加大对资源保护的管理力度。这些重大决策和措施,为加快千山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提供了体制上、政策上的保障,奠定了以旅游产业牵动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具体上来讲,应切实抓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转变观念、理清思路,认清风景名胜区发展的新特点。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风景区已由过去单一的城市服务功能,发展到应同时具有旅游产业的主体功能,不但要有社会和环境的效益,而且也应该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做到风景资源在保护中得到利用,在利用中加强保护,改变了过去“发展投入靠政府,管理支出靠收入”的传统模式。实现了在体制上,由单纯的事业管理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在发展上,由单一靠政府投入,逐步向提高经营效益上转变;在性质上,由单一风景旅游观光区,向旅游经济产业区转变。

二是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风景质量,适应旅游市场要求。面对当一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把千山风景名胜推向市场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1997-1998年,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完成了大佛景区、正门景区、西海景区、御览山景区和无量观广场总体改造,以及商业设施、北部景区交通道路改造和路灯装饰工程、百鸟园等10个项目,提高了风景质量,使景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使景区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轨道。

5.结语

发展好了,自然保护的资金措施也会相应加强,用发展来促进保护,这应是加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的一种方法。历史名城也好,有历史价值的风景名胜区也好,保护固然重要,但如何寻找一条迹既保护又发展的路子,做到两全其美,这确应是现阶段应着力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千山风景名胜区的做法,可以说是利用加速发展来促进保护,使风景资源在保护中得到利用,在利用中加强保护的这种措施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有历史性价值的城市及景区、地段的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具有巨大社会、经济、文化效应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只要能根据具体情况,各自特点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既能保证当地有关部门及市民的切身利益,又能通过各种办法,如适当地开发成旅游资源或变成博物馆等,通过发展增创效益,用所创效益来加大投资保护的力度,形成良性循环,那么,对历史性城市及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全面提高就不再是一句空话或靠国家政府投入资金,而是进入一个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景玉,智喜君主编.鞍山市城市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9

[2]. 鞍山市史志办公室.走向辉煌[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11

[3]. 段玉藩主编.鞍山地名词典[M].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94.11

[4]. 刘辅林,孙风态选注.历代名人游千山诗选[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4

[5]. 鞍山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千山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lvyoulw/1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