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旅游论文

怎样发表论文之旅游经济论文发表文章参考

发布时间:2013-11-30 15:36:23更新时间:2013-11-30 15:36:25 1

  武昌城有1800多年建城史,古城内历史遗址占地约20%,老城城墙肌理、街道格局还在。昙华林、红楼、农讲所等街区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千年古城规划范围是中山路、侧津水路、巡司河路与临江大道围合而成的区域,总面积约7.7平方公里。板块划分及主题策划为“两轴”“五片”的结构模型。其中,蛇山生态轴承接武汉市东西向山系的大绿化格局,打造古城生态绿化廊道和标志性绿化景观;首义人文轴线由南向北串联起义门——红楼形成古城历史文脉,展现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策源、发生、发展历程,打造国内一流的标志性纪念空间。“五片”是首义历史文化区片、蛇山自然生态区片、昙华林风貌体验区片、农讲所红色旅游区片和解放路商贸步行区。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武昌所拥有的中共五大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故居等一批历史建筑,成为该市红色旅游的基础。分析探索该城现状,提出一系列保护与复兴的建议与措施,以彰显红色旅游之特色。

  关键词:武昌名城,“红色旅游区”,保护复兴

  1红色旅游区的规划格局

  规划目标是将武昌古城区建设成融历史、文化、旅游、生态等多功能为一体,拥山抱江、风格独特的江南名城。这是该市目前以历史街区为载体、探索旧城保护与复兴的大手笔。都府堤“农讲所红色旅游区”首先采取部分有效措施使之成为全市居住休憩、旅游观光环境最好的城区之一,值得各地借鉴。

  都府堤原是武昌古城城内司湖和小司湖间的堤坝,因其东侧有都察院御使府,故取名督府堤,亦称都府堤。清末,沿堤形成居民区,就叫都府堤大街,至今沿习仍称为都府堤。街为南北走向,南起自由路,北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大门口,长400米,宽6至10米。因长期以来屡屡遭受拆毁,除了被保护的“红色文物建筑”,这条老街再无传统风貌特色,虽有历史文物建筑,但缺乏真实的历史街区大环境,可观可游、可玩可赏,已与这里风马牛不相及。如今,一条仿清末民初建筑色彩基调的道路,将中共五大旧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故居连在一起,立意在武昌江滩边打造一个红色文化旅游区。随着总投资3.2亿元的中共“五大”会址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完成,以都府堤路为轴线,北抵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围墙,南至中华路,西起省农垦局、都府堤路道路红线以西50米范围,东至青石桥社区、解放路,规划为都府堤红色旅游板块(图2)。在修复中共五大会址的同时,综合整治周边环境,包括:将现有的小学迁出中共五大旧址;整治都府堤道路以及房屋立面;沿街仿清末民初建筑改造与修缮;管线入地,完善配套工程,最终形成一个花园式红色文化旅游区。从都府堤41号毛泽东故居起,沿着一条青石板路行走约200米至红巷13号农讲所,沿途翠竹丛生、丹桂飘香,一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苍松翠柏掩映下的民初风格的古建筑。这个静谧的所在,正是80多年前闻名全国的“农民革命大本营”。

  中共五大会址南侧将新建中国共产党武汉历史陈列馆(武汉党史馆)(图3),在北侧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将其打造成红色主题公园。201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板块景点免费开放,没有门票收益提成,旅行社也愿意带游客前来参观,影响日益扩大。

  2修复红色景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都府堤红巷(黉巷)13号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座落在黄鹤楼以北数百米处的长江之滨,占地12850平方米,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系晚清学宫式建筑,其旧址原是张之洞1904年创办的北路学堂。1958年湖北省委决定筹建纪念馆,周恩来题写馆名,1963年对外开放。2004年由中宣部等七部委公布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图4)。它见证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与国共两党的合作,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过地方。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由武汉市委、市政府划拨巨资修葺一新,真正成了一处红色之旅的好去处。

  武昌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携夫人杨开慧及儿子岸英、岸青、岸龙居住过的地方,也是1927年前中共农民运动委员会所在地。毛泽东在这里撰写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查报告》。故居系一栋晚清旧式民居建筑,坐东朝西,面积436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灰瓦,四周为风火墙体,是三进三天井的大户民居(图5)。大门前为单坡屋面,墙体有门捐装饰,门上有钉、钱装饰。内部隔断均为木板壁及格扇门窗。毗邻主体建筑的配套院落,正在加紧清理修缮。原真形态为廊式多客房间围合、部封闭、内部开敞的一个大天井。直接对外开有两门,同正门西向的入口经过一个袖珍式的小天井与大院套合。侧面出口直通走廊向南,主副建筑之间有侧门相通。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武昌都府堤20号,建于1918年,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26年10月更名为武昌第一小学。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内有七幢融合西式风格的学宫式建筑。这里再现了会场主席台原貌,中山先生像居中,马、列像两旁并列悬挂着中共早期旗帜与国民党党旗。

  “五大”会址修缮严格遵循文物保护的真实性、可读性、可识别及可逆性原则,不含丝毫主观臆测成分;要求保存会址的历史信息,使人们进行浏览时,如同阅读一部史书。添加物要与整体和谐,但又要和原来的遗存有所区别,不可以假乱真。会址内的绿化宜栽植当年的槐树、梧桐、银杏等树种,尽可能再现当年环境氛围。(图6)

  原“五大”会址内有三栋历史建筑于上世纪60年代已被拆除(风雨操场、小礼堂、教工宿舍)。在复建前,召集上世纪六十年代曾在该校任教的退休老师多次座谈,请他们回忆这三栋建筑外貌特征和结构,并分别绘图,由建筑设计师根据手绘图绘制出立体效果图,再拿给这些老师审阅,如此反复数次以确定。另根据档案资料——1937年的武昌高师附小建筑平面图,确定这三栋建筑的准确位置、占地面积及内部结构,使还原历史建筑拥有可靠的依据。从1918年至今,“五大”会址保存了4栋清末民初中西结合风格的学宫式建筑,它不仅具有革命传统教育意义,且艺术价值很高:一是具有良好的空间形态与建筑结构,为研究近代湖北地方建筑样式提供了范本;二是其中的三合院、外廊、坡屋顶等设置适应了湖北地区气候特征,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三是建筑外廊柱头叉拱、双层窗构造做法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四是门楼建筑临街立面采用西方古典形式。这些建筑均为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3红色景区开发方略

  3.1变古代“黉巷”为文博“红巷”

  “黉”,古代学校。“黉巷”为历代学府相关通道。武昌贡院始建于明洪武时,后自成一区,东沿得胜桥至戈甲营口,西从菊湾东街至黉巷。江夏县的文庙(县学),也设在菊湾东街黉巷(今红巷)。古语曰,“惟楚有材”,清末张之洞督鄂时,无论是私学还是官学,都盛况空前。农讲所旧址就是1904年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后改为湖北甲种商业学校、湖北高等商业学校。

  修整老街老巷,架构旅游组合线路,兴办文化产业,“放大”武昌古城多样的文化,这是展示地方文博艺术成就的一种方式。红色景区内的红巷西接临江大道,东连解放路,南邻中华路,北毗中山路,与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仅一墙之隔。将“黉巷”建成“红巷”,使巷内商铺置身红色旅游景区之内,与其它同类市场相比,凸显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魅力。红巷艺术城集书、画、玉、石、瓷、陶、刺绣、钱币、古典家具、红色纪念品等众多文化艺术品的制作、收藏、展销为一体,荟萃了艺术家、收藏家、鉴赏家和众多文化名人,有数百家商户进驻。品种繁多,自成体系,沟通交流,酿成气候,已成为广大文化艺术爱好者及收藏家施展智慧和才华,互通有无,增加财富的宝地。红巷艺术城建筑规模和商户影响力都位居武汉市前列。巷内旅游购物空间四通八达,穿行于各个商户之间,购物之余参观红色旅游景点,兴味无穷。(图7)黉巷历史格局虽没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但这里的街道景观并非历史遗存,古民居、古画铺、古学堂、古书院等概莫能见,只是对新建筑加以色彩处理、增添某些楚地民居的局部构造元素,营造古色古香的气氛,形成一定的旅游景观效应。

  3.2改造武昌公园为红色主题公园

  武昌公园原名武昌儿童公园,位于解放路与都府堤路之间。现将公园后门附近的中共五大旧址,置于公园中轴线上,突出生态特点,使之成为武昌都府堤红色板块的一部分。(图8)

  整个公园占地20058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超过80%,主要种植银杏、桂花等乡土树种。为还林于民,公园共拆除游乐设施、商业店铺和办公楼10772平方米,占到公园面积的一半以上。新的设计方案强调功能分区。主入口设在解放路,正对五大会址,形成中心景观轴区,沿主入口进园,整个中心轴上,五大会址成为主景。公园北面为开敞草坪,与毛泽东故居用铁艺透视栏杆隔开。南面为幽静休息区,与中心景观轴相接,正中处修建一个约800平方米的下沉式广场。

  利用过去的人防工程,公园还修建一座9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有153个车位。座椅巧妙安放在修建成型的绿篱中,以适应生态特色。整体风格与周围五大旧址和毛泽东故居等红色景点相一致,用满园绿色去衬托红色革命留下的遗迹。此外,在不改变绿化景观的前提下,以雕塑、主题石、宣传廊等形式,植入红色主题,实施红色教育功能。

  3.3打造最红最火的汉味早点第一巷

  户部巷位于武昌区中华路街司门口,是一条147米长的明清古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负责管理钱粮、民事财政的藩台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都府堤向南穿过中华路就进入户部巷。中共“五大”会址地段及周边环境经过综合整治,已发展成为都府堤红色旅游区,并使一旁的户部巷沾光而变成了特色风情街区。由于配套服务项目的建立,满足了游人参观、瞻仰、休闲、美食的需求,这里红色景区本身业已成为武昌旅游的重要亮点,市民休闲文化的良好场所。景因名成,名因景传。户部巷的汉味小吃声名远播,堪称武汉市最“红”、最“火”的旅游特色街区。(图9)

  古巷变迁——汉味风情街区。户部巷老巷紧靠长江码头,古往今来,舟车络绎,人气鼎沸。小巷人家勤劳巧作,将江汉五粮、天下干鲜精烹细调,以鲜、香、快、热之汉味小吃惠及熙攘人群。随着对户部巷及都府堤南段的环境的综合改造和文化景观设计的落实,目前有各类经营门点约600个,小吃经营近400余户、品种近千个,成为集小吃、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街区。

  品牌打造——旅游新热点。短短数年间,这里诞生了数十位百万富翁。许多经营户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徐嫂鲜鱼糊汤粉、谢氏面窝、李桃烧梅、石记热干面、真味豆皮、唐氏热干面、老谦记豆丝……,户部巷风情街区已成为“汉味小吃”的代名词和城市名片,享誉国内外,全年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寻红色足迹、尝汉味小吃”成为美事。

  4红色旅游景区构建启示

  中国名城及其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在历史遗存、历史要素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整治已无连续街面痕迹的老街老巷,只能注重保护古城老区的街巷格局、地面铺装的形式、材质、色泽,园林化的景观小品。类似武昌农讲所红色旅游区的情况全国为数不少,其个案举措,具有一定的样板作用。以下几点体会,可供业界人士思考。

  4.1历史街区文化遗产须整体保护、原真展示

  武昌古城的历史文化是丰富深厚、精彩多样相互联系、积淀、叠加的。景不独美,荟萃为佳。除了“红色文物”应该得到了保护利用外,其他人文、建筑、自然的历史遗存也都应该同样得到保护利用,至少也应该作为相近时代的文物景观环境关联物共存。在今后任何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运动中,有必要树立对历史遗存的多元敬畏、多方抢救利用,反对大拆大建的法定思想。

  4.2依据历史街区的特点构建风味步行街

  风景旅游景区、大型博物馆,在其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商业服务设施,于是周边往往会自觉地或自发地生成广场、步行街之类的旅游商务设施(“RBD”)。鉴于此情,历史街区可考虑将主景周边的村落、民居、小街、小巷纳入整个景区作为RBD,尽力发挥其功能效用。

  4.3统筹古城相关旅游景区(点)

  形成旅游景区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互补效应、错位发展效应很重要。武昌计划建设沿江游赏空间——桥头绿化地,收集散落的古城墙砖、青石板,砌上堤防的外墙。以汉阳门遗址为主题,建设武昌古城历史游览园。让多处遗址公园众星拱月,凸显红色旅游景区,让整个古城协调完美。

  参考文献:

  [1]魏小安,王洁平.创造未来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松.历史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3]戴劲松.解读《武昌千年古城保护与复兴规划》[J/OL].新华网/武汉/网友评论2008-10-04.

  [4]王琳,李百浩.“五大”会址修缮保护三问作者[N].长江日报,2008-03-14.

  [5]朱安璋,欧新梅.仿建清末民初街[N].楚天金报,2009-01-23.

  [6]杨捷,肖志中,游畅.武昌千年古城将复兴[N].长江日报,2008-04-2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lvyoulw/2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