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旅游论文

皖西学院学报旅游经济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12-10 15:11:59更新时间:2013-12-10 15:12:41 1

  城镇化是我国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为此,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把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

  [摘要]我国地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城镇化道路应该有多种选择并且必须与国情和区域特点相结合。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促进作用,必须使旅游业的发展和城镇的建设相一致,规划的科学性和特色性相结合,兼顾各方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旅游业,城镇化,发展

  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际,积极发展旅游业,激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开发资源优势,使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带动其他产业的集聚和发展,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条重要路径。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是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引起的。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在农村扩散和传播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因此,城镇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它解决的是人人拥有平等机会、分享现代城市文明的社会经济条件问题,是一个综合变革的过程。

  在新中国60年的城镇化发展历程中,从“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到“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从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到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关于城镇化路径的选择一直在进行着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中的摸索,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0.64%增至2010年的45.68%。改革开放后,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速,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地方根据自己的区域优势进行产业选择,寻找城镇发展的推动力。有的以乡镇工业的发展带动城镇的建设,农民通过“离土不离乡”的途径实现城镇化;有的以集市贸易带动城镇的建设,以市兴城,在传统商品集散地、贸易区,拓展市场范围,增大城市密度,发展成为区域性商城;还有的在城郊或交通枢纽的地方利用地理优势和流动人员多、运输成本低等条件,依托大中城市,发展服务型行业和城市扩散的工业,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卫星城。

  但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也逐渐显现了一些问题,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是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城镇化类型。由于一些乡镇企业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滞后发展,使乡镇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减少,一大批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乡镇企业发展的小城镇失去了活力,甚至出现了城镇的衰落。因此,寻找新的城镇化发展途径迫在眉睫。

  二、旅游业与其它传统产业相比较的优势

  我国地域的广阔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国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有多种选择并且必须与国情以及区域的特点相结合。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确定不同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制定不同的城镇化战略和政策措施,才能促进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重在完善和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有序转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而在广大落后的西部地区则要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增强人口聚集能力,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抓手,以加强区域性交通、能源、电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依托来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优化,也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休闲时间的增多,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成为了推动城镇发展的巨大动力,旅游业较强的关联性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在国外,旅游对经济增长及城镇发展的作用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并受到政府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城镇化的众多动力中,旅游业日益显现出其活力与潜力,成为许多地方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旅游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和影响越来越重要。

  第一,旅游业刺激了城镇经济的增长,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使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到城镇集聚,其投资少、见效快、乘数效应大的优势带动了相关产业及城镇建设的发展。许多贫穷落后的地方,拥有独特的风情、完好的景观,通过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可以刺激城镇经济的增长,改变了城镇的面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旅游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从业壁垒不高的产业,对于吸纳劳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训和就业,农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提高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居住由分散走向集中,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旅游业作为城镇化的原动力,使城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生质的飞跃,促进城镇经济、环境、文化的发展,使其逐渐向现代化迈进。

  第二,旅游业带动了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更好的人居环境,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旅游业的发展本身离不开交通、能源、接待行业、医院、保险、银行等整体的协调发展,而这些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客观上又为农村地区加快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为这些地区引进人才、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创造了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旅游的开发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过程。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大量旅游者来访和城镇居民出游,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着新的观念、信息和技术,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使长期以来农村形成的落后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逐步改变,加快农村现代文明的进程,促进了城镇的开放,实现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

  第三,旅游业发展有助于城镇经济转型,使城镇功能多元化。土地的有限性和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使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减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势在必行。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人流量的增加、游客需求的多样化,必然促进农产品种植的多样化、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化和精细化,也使很多过去侧重于保障城市生活供应、提供鲜活农副产品的功能单一的小城镇转变成了为人们提供农业观光、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兼顾生态、娱乐、教育、文化等多种现代化综合功能的旅游城镇。旅游业作为城镇化的驱动力,实现了城镇的经济转型和城镇功能的多元化。第四,旅游业发展有助于环境的保护,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最小破坏。而且,我国的旅游资源多集中在那些自然条件比较奇特、生态环境比较好、地形地貌比较复杂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属于禁止开发或限制开发区,没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城镇化的道路非常艰难。但这些地方由于独特新奇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具有“寻异”心理的旅游者,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周围地区的人口、物力、资金,形成发展的增长极,产生向周围地区的辐射力,从而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做好旅游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旅游业的发展和城镇的建设相一致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区域发展的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与城镇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建设重要的部分,也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同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旅游功能,赋予人文元素,展示旅游特色,使城镇建设个性化、人性化和风景化,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要与旅游相适应。特别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弘扬我国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通过多种载体,拓展旅游空间,充实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

  (二)兼顾国家、企业和农民各方面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城镇化的发展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应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的分配,旅游开发企业、政府与当地农民的之间会产生矛盾,因此,需要建立起良性的互动机制,尊重当地居民在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将旅游、扶贫和城镇化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可持续地扶贫减困为中心,处理好国家与企业、政府与农民、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公平。

  (三)规划的科学性和特色性相结合

  城镇的建设和旅游的发展都必须要有科学的、超前的规划,做到统筹兼顾、从长计议。在城镇建设的规划上需要确定规模、注重实效,量力而行,分批、分步实施,推进城镇化健康、稳步、和谐的发展。在旅游开发的规划上需要突出特色,走环保型、人文型、节约型的道路。这两者都需要着眼长远,在规划编制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旅游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城镇布局,制定发挥地方优势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城镇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根据时展和地方风格展示自己的鲜明特色,打造精品城镇。

  (四)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很重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纠正人为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偏差,实现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过程中各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镇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但由于市场的内在缺陷,政府必须要在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公共投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职能,通过规划、财税、行政、法律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通过制度的保证,使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在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保护,推进城镇化合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全面地发展。

  (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各具比较优势,因此,既要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和基础支撑作用,以大带小,又要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的畸形发展。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使城市获得集聚和增长的动力,使城镇建设保持小规模、低成本,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乡土气息。构建观光、休闲、娱乐等类型多样、专业型与综合型城镇相结合,大中小城镇相协调的多级城镇体系,提升城镇的服务水平,走重质量和特色的精品城镇化道路。

  (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城镇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有机协调起来,运用各种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引导城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推进旅游业的节能减排,积极倡导和发展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民族风俗,在保护自然景观资源的同时,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lvyoulw/2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