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民商法论文

浅议智能建筑安全管理

发布时间:2011-02-26 10:11:28更新时间:2011-02-26 10:11:28 1

    摘要: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将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风险,并了解了其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本文分析了智能建筑安全特性,探讨了智能建筑安全管理框架。
    关键词:智能建筑,安全管理,安全特性

一、智能建筑安全特性
    由于整个智能建筑是通过各个子系统共同集成而成的,相应的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框架也涉及对每个子系统安全管理方法的考虑,当然所有的子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必将服从于智能建筑安全管理的总目标。智能建筑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手段,采用各种安全对策,在智能建筑从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全寿命周期中避免或减少各种安全风险的出现,确保系统的正常使用,使系统各项功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将智能建筑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简单讲智能建筑安全管理的总目标就是使智能建筑的风险系数最小。
    所谓智能建筑的风险系数就是指通过对智能建筑风险的分析、估计、评价然后得出的风险值。要使风险系数最低必须要找到影响风险系数的关键因素,并且清楚组成风险系数的各个部分,结合对两部分的分析和处理使系数最小。对于智能建筑而言各个子系统是其构成的基础,要想使智能建筑的风险系数最低,其基本的条件是各个子系统的风险系数最低。当然智能建筑并不是各个子系统的叠加,它还要对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同时当子系统整合到智能建筑这个平台上必然会受到系统平台和其他子系统对他的影响,相应的也会影响到子系统的风险系数,智能建筑的风险系数也相应的进行了调整。

二、智能建筑安全管理框架
    对于智能建筑而言,其安全管理框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智能建筑时考虑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信息保密、信息完整性、不可抵赖等安全特性,结合子系统安全管理方法的十个方面,在智能建筑的各子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中体现安全管理的思想,将各种安全特性和智能建筑系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实现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身份鉴别要求先确保有权限的人才能进入智能建筑,并且进入的人员只能使用系统通过身份鉴别后允许其使用的信息。访问控制体现在数据信息系统中用户的权限管理和设备管理中的建筑物的安全防范系统对安全区域的严格控制。信息保密是对确保智能建筑中各种信息的可靠、安全传输。信息完整性是对智能建筑中各子系统的信息传输的完整、存储的完整、备份的完整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不可抵赖是要求对智能建筑的子系统的各种操作信息和各种动作实时记录,做到有案可查,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对任何系统进行的任何操作均有记录。除了上述的安全特性以外还有其它一些的安全特性,要实行这些安全特性需要在构建智能建筑的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完善调试和培训。根据智能建筑安全特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是建立在各子系统之上,在各子系统设计过程中将安全特性融会其中,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不是独立于现有子系统之外的,而是依靠现有的子系统通过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优化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当然安全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信息的共享性,安全和共享是一对不可避免的矛盾,但是全面的看二者也不存在矛盾,安全性的提高是为了更好的让有权限的人共享这些信息,提供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没有安全限制的共享信息,不确定因素太多,那么错误或者不完整的信息共享的价值将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信息的共享并没有损害其安全性,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手段,让经过授权的人共享信息是信息价值的体现,是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可以说信息共享的需求越大、信息的价值越高、信息发挥作用也越强。在分析了安全与共享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后,可以看出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不是仅仅设置一些安全系统、配备一些安全产品,其具体的体现可以由下面的公式表示:
安全=安全风险分析+安全规划+直接的技术防御体系+完善的管理制度+安全监控+实时响应
    要重视安全监控和实时响应这两个环节,通过对智能建筑的全面安全风险分析,作出安全规划来,包括采用什么的安全策略;配合什么样的管理制度;系统由什么样的安全威胁;采用什么样的安全措施;选用相应的安全技术和产品,构筑、实施安全防御体系。对智能建筑系统进行不断的监控,定期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检测到的漏洞和不安全因素作出实时的响应。通过对智能建筑系统安全状态的监控和记录,及时对系统进行修正;当发现重大安全漏洞,甚至要重新调整规划。
    综上所述,这个安全公式不是适用于那个系统或那些系统,而是在考虑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对每个智能建筑子系统都有其适应性,当然各子系统的使用中还需根据系统特点进行微调,但该公式毕竟体现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过程,是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从设计、实施、使用到逐步完善的一个过程。前面我们以智能建筑安全特性和安全公式为基础,同时结合现行的规范和标准对智能建筑多方面的安全威胁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威胁情况下的对策。通过安全威胁和安全对策的分析,提出智能建筑安全与共享之间的辨证关系。同时,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实际上主要涉及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在前面风险和对策的分析过程中,我们把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实际上在智能建筑的各个子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在技术层面对安全特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在管理层面制定相应的流程和制度,使技术层面的安全特性能发挥其功能,并能通过实际管理的操作发现技术层面的不足再加以改进。在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中,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是贯穿于整个智能建筑的各个子系统设计、实施、使用的过程中的。

三、结论
    在现阶段迅速发展的智能建筑中,我们需要从基础环境、通信链路、数据通信、设备管理、应用系统和管理风险这六个方面将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针对这些风险进行相应的分析,了解了其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目前智能建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但是系统集成的能力受多种因素的限制水平不高,甚至很多系统建成后功能无法发挥,而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不过我相信随着技术发展和人员素质的提高,智能建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对安全管理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更能适应使用和管理的需要,更能全面发挥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维钧,王宏宇,朱津津. 分布式智能建筑控制系统[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1998,(02) . 
[2] 尚继英. 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与评估方法的探讨[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1998,(02) . 
[3] 王宽全. 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J]计算机科学, 1994,(01) . 
[4] 姜丽红,刘豹. 案例推理在智能化预测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1996,(04) . 
[5] 徐兴声.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技术[J]建筑学报, 1992,(06) . 
[6] 陈敏,阳国贵,吴泉源. 基于事例推理中事例组织与管理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 1994,(05) . 
[7] 徐兴声. 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向[J]建筑学报, 1997,(06) .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minshangfalw/2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