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人文教育论文

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的价值取向分析

发布时间:2018-08-15 11:48:51更新时间:2019-06-12 15:47:56 1

  摘要: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机构,总是顺应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拓展自身的服务。新增服务领域、服务项目、服务活动都有策略选择,涉及到拓展创新的目的、意义、作用、效果、效益等问题就应该进行价值分析。文章从图书馆的本真、专业性和职业性、系统性和继承性、效益的理念等方面对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进行了价值取向的分析。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拓展;服务创新;价值取向

  近年来,图书馆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社会对信息知识的需求发生了相应变化,图书馆服务的技术手段也有了重大变革。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向着纵深推进,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转变,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了全社会对文献信息知识的需求。这些都推动着图书馆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事实上,图书馆在服务领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比如:适应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信息挖掘、信息推送服务;网络条件下的数字化服务;结合了实体资源、数字资源、信息技术手段和人文、空间因素的“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普遍施行的“学科馆员”;当前热门的真人图书馆、创客空间、学习空间等。这些新举措反映了图书馆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积极方面。但是,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创新是有方向、有边界的,应重视价值问题,注重服务拓展创新所蕴含的价值取向。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按自行的价值观念对不同价值目标所作出的行为方向的选择[1]。“价值取向”是关于“价值”的取向,是以“价值”为衡量标准的取向,因此它必然体现在价值选择和决策的行为中。价值取向是介于价值观念和行为之间的中间环节,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判断均需通过价值取向才能在实践中实现。图书馆的服务拓展和创新也存在着一个价值方向选择和确定的决策过程。顺应什么样的趋势、创新什么样的项目、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起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等,都是我们在拓展和创新服务时必须要加以思考的问题。

  1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应坚守图书馆的本真

  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文化保存、传播的职责。无论什么类型的图书馆,其对社会文献信息知识收集、加工、保存、提供公共利用的功能是一致的,公平、公开、公益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是图书馆的内在性质、特点,是图书馆的本真。联合国于1949年颁布了《公共图书馆宣言》,其后在1972年和1994年作了两次修订。《公共图书馆宣言》的核心精神就是对图书馆的开放性、公益性、平等性、人文性的宣示。中国的许多学者以《公共图书馆宣言》为理论依据进行了一场大讨论,讨论的不是创建什么新理论、新观念,而是对图书馆精神的澄明、唤醒以及捍卫。这是因为图书馆界的有识之士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不认识清楚图书馆的本质、还原图书馆的本真、不树立起真正意义的“图书馆精神”,不把“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什么样的改革、拓展、创新都是盲目的,甚至是南辕北辙的。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在拓展创新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守图书馆的本真,从图书馆的内在逻辑出发,按照图书馆的内在规律评估服务的拓展和创新。符合图书馆本质、图书馆精神的拓展创新就要坚持,相反,有违图书馆本质、不符合图书馆精神乃至损害图书馆精神的就要坚决终止,这应该成为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的价值标准。

  2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应符合图书馆的专业性、职业性

  图书馆是应社会文献信息知识需求而产生的一个社会机构,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专业领域,从事图书馆工作也成为社会的一种职业。专业有分类,职业有边界。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创新应根植于图书馆的专业,是专业的逻辑发展,是职业的合理延伸。不是基于图书馆专业的服务创新,很难维持下去。图书馆人应秉承“有为才有位”信条,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但是,这种开拓创新没有了起码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只能是失位。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献信息知识的收集、存储、提供利用的机构,不意味着图书馆可以“跨界”到社会文献信息知识的生产、创造领域。图书馆从业者仅仅是社会文献信息知识的收集者、整序者、文本提供者,而不是文献信息知识的最终利用者。就当前我们倡导的“知识服务”而言,图书馆深入到文献信息知识的内部,也仅仅是为了将文本的内容作深度的排序与揭示,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知识并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精力,而不涉及到内容实质的整合、研究。图书馆无限贴近科学研究活动,但并不参与科学研究的本体活动。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不是替代学校教育,不是开设教育、培训课程,而是以文献组织、知识揭示的方式给需要接受教育和培训者以方便。这是对图书馆工作的本质认识,也是对图书馆工作的界定,更是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明确的专业边际。

  我们常说要爱岗敬业,就是要对职业有一份热爱、对专业有一份敬畏。当今,我们正在呼唤中国的“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主要是针对制造业而言,就我的理解,除了指从业者对产品的设计、制作和生产等整个过程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与理念外,更是指对职业的热爱和对专业的敬畏,是时代核心价值观的承载体。图书馆事业本来就不是社会的热门行业,尤其是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图书馆行业就显得尤为冷清。但只要社会有文献信息知识的需求,图书馆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就有存在的必要。只要我们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把专业范围的工作做到极致,就会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就会体现出社会的价值,就会赢得社会的尊重,这也是“工匠精神”之于图书馆最好的诠释。

  3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应体现图书馆的系统性、继承性

  图书馆拓展、创新的服务,应该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从图书馆工作的系统性和继承性上考虑的。各个图书馆的服务拓展创新,原则上应与既有的图书馆工作相衔接,成为既有服务的合理拓展和逻辑延伸;要从本馆的实际出发,拓展、创新的服务既要符合本馆的特点、任务需要,又要考虑到现实可行性。新的服务既不能显得突兀,又不能与既有的工作完全割裂而空悬。尤其是涉及到具体的图书馆个体,由于所处地区不同、类型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保障任务不同,不能一概以求新为追求目的,将一些不适合本地区、本系统、本类型的新型服务项目盲目拓展、引进。即使是在其他地区、其他类型图书馆有着良好效果的服务,也应做适合本馆的改造。从自身特点出发的拓展创新,才有利于调动全馆的力量做好服务,从而发挥出图书馆系统的整体效能。

  每个图书馆都有其特点,有些体现在馆藏上,有些体现在服务上。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既要符合社会对文献信息知识需求的变化,又要彰显个体图书馆的独特个性。从图书馆的特色出发来开拓创新图书馆服务,既可以充分发挥出个体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服务优势,又可以把个体图书馆的特色进一步弘扬。在互联网时代,数字资源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一些公共数字资源充斥图书馆网站,淹没了图书馆的个性。

  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体现了系统性原则,是在图书馆原有特点的基础上的衍生、延伸,保持了图书馆特色的延续。我们应该鼓励各个图书馆的特色发展,从地区文献特点、学科文献特点方面着手拓展创新服务,进而汇聚成全国的一个整体,这就是“分工协作、整体发展”的理念。要做到“分工协作、整体发展”,既要靠各个图书馆的自觉,也要靠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创新,不能片面追求社会时髦,不能简单迎合所谓的“社会热点”。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关注的是社会的发展大趋势。是跟热点还是抓趋势,这就是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研判社会发展的趋势,顺着趋势发展的方向来拓展创新图书馆服务。只有这样,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创新才会在预判的前提下从容开展,与既有的服务进行无缝对接,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引领作用。

  4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应认真评估效益问题

  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应该对效益进行价值评估。每一项新服务的开展,图书馆都会在全馆范围内对项目进行人力、财力、物力的调配,有些还要调动外部资源。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追求效益最大化是资源配置的终极目标。图书馆服务拓展创新的选择一旦确定,必然会带来图书馆有限资源配置的变动,其实质是对图书馆有限资源的再分配。效益反映出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一项新的服务需要的经费、人员、场地、设备设施,以及其最终会产生的效益,是需要充分分析、论证并优化的。图书馆在一定时期内可利用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在编制、经费、场地、设备固定的情况下,新的服务项目的开展,必然要挤占原有项目的资源。如果新的拓展创新服务所带来的效益不如原有的服务,而客观条件只能允许一个项目的开展,从效益角度评估,就必须要考虑新项目是否暂停或延缓;或者对原有项目进行新内容、新形式的扩展、修改。这种微观层面的效益比较,是每个图书馆在进行服务拓展创新时必须要考虑的。

  从宏观角度讲,效益包括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投入与产出的考量就是效益评价。投入多少经费、多少人员、多大场地、什么样的设备设施,这是经济考量。而关于产出,就是我们容易走入误区的问题。在经济活动领域,产出是以利润来衡量的。而图书馆要以社会效益来衡量其产出。图书馆服务的社会效益,是指图书馆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方面所产生的效用或作用,它较多地与民族精神和社会利益相关。图书馆服务之所以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是由图书馆服务自身不同于物质产品生产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图书馆服务具有影响社会伦理道德、文化环境、科学、教育、语言等广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领域的功能,可以产生物质产品所无法比拟的社会效应。因此,要树立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价值观,用社会效益去衡量、评估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创新。对于有成本性支出的服务项目,则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慎重地划定有偿项目的清单、公开收费标准并严格审计。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研究社会效益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包含正效益指标、负效益指标在内的考核指标,使图书馆服务的社会效益不再是停留在主观认识层面,不再是无法测定的“软”要求。

  参考文献:

  [1]毛信德.当代中国词库[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430-433.


文章TAG标签:图书馆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renwenjiaoyulw/6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