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中国教育学刊保障生态安全需要发展生态消费

发布时间:2014-11-19 14:08:31更新时间:2014-11-19 14:09:01 1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等生态安全问题也随即显现,这使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在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要: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保障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生态消费是保障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是因为生态消费能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的影响来减少生态安全问题的发生。本文在分析了生态消费是如何保障生态安全的基础上,还从生产者、消费者以及政府的角度提出与总结了应如何发展生态消费。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保障生态安全,生态消费

  一、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意义:

  保障生态安全对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保障生态安全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处于不受威胁的状态,使生态环境保持既满足人类和生物群落持续生存和发展,使生态环境自身的能力不受损害,并使其与经济社会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因此保障生态安全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保障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基础

  生态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限制作用不可忽视。基于这种理论观点,生态安全从一开始就将人类发展和自然生态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要求在两者之间找到均衡点,从而实现社会稳定。生态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障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1]。

  二、保障生态安全需要发展生态消费

  人类的消费活动既受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又反作用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2]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主要是由消费引起的。不良的消费行为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而生态消费是在满足自身消费需要的同时,综合平衡物质生产和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自觉遵从生态系统对人类消费的约束,实现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3]。它能通过对生产、消费的影响,保障生态安全,具体表现在:

  (一)生态消费通过对生产的间接引导,保障生态安全

  (1)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违规生产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威胁。以IT、纺织、日化、汽车等行业为例。根据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IPE)以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14年7月发布的绿色供应链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指数(以下简称CITI指数报告)显示,IT、纺织、食品饮料、日化、纸业、汽车、啤酒、皮革 8个行业在华污染数据如下:

  企业IT纺织食品饮料日化汽车纸业皮革啤酒

  违规记录2501690055251174170273863200376

  数据来源:2014年CITI指数报告整理(IPE及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生产印刷线路板的企业的不稳定达标排放,会给当地河流、土壤和近海造成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同时,纺织行业对河流、湖泊的水污染严重。日化产品中的黄磷等会造成土壤污染;汽车用钢、汽车玻璃、轮胎橡胶、蓄电池生产等多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污染物,造成水污染、固废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

  (2)生态消费对生产的间接引导机制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工业的高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排放为代价的。这违背了生态消费的本质要求。为了满足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生态消费不仅要求厂商在生产资料选取中的生态性,在生产过程中,调整生产模式,改变现存的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转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生态生产方式。更要求其生产的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生态消费能直接引导消费者行为,促进生态安全

  (2)居民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活废水的出现是消费直接引起的,目前,城市生活用水的浪费现象严重,污水排放量大。有数据显示:全国97.5%以上的城市有水域污染,其中40%为严重污染,90%的重点城镇的水源地遭到污染。根据中国环保部2004-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2004-2012全国环境公报整理而得

  其次,与居民消费有着直接关系的汽车尾气污染目前已成为城市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做的调查显示:以更宽敞的住房,大排量汽车等“大型化”的消费模式正在兴起。随着汽车销量的迅速增长,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也日益加剧。据统计,汽车尾气污染占目前很多大城市空气污染的70%以上。在“京津冀2013年元月中旬强霾污染事件”中,北京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的汽车尾气排放量过大,导致PM2.5污染物严重超标。

  (2)生态消费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与方式,促进生态安全

  目前,我国盲目攀比,随意挥霍的消费主义倾向明显,消费主义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主义不仅仅满足需要,而在于不断追求对于彻底满足的欲望”[4]。这种对物欲的放纵、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攫取以及对消费品的挥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只有摈弃消费主义的不良消费习惯,才能使人展现其全部潜力,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确立起真正的人道主义关系,促进人的充分、自由、全面发展[5]。

  三、如何发展生态消费

  改变不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发展生态消费模式“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6]因此,发展生态消费需要从这三个角度联合入手。

  (一)从生产者角度出发:

  合理调整三大产业的结构比重和内部结构。应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的部署,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能够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并使这两个优化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7]。

  (二)从消费者角度出发:

  主动提高自身的消费安全意识,养成理性的生态消费行为习惯。目前我国消费者维权意识还相当薄弱,这使不法产商有机可乘,消费安全问题频发。因此消费者应加强对维权法律知识的了解,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的利益。

  (三)从政府角度出发:

  适当调整生态消费品价格,加强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建设及宣传。适当降低生态产品、节能产品价格,或在购买及使用生态产品过程中给予适当政府补贴,增加企业对生态产品的生产,促进生态消费品的普及和使用,并在此基础上限制供应能产生较大碳排放的产品,完善保护生态消费的法律制度。(作者单位:湘潭大学研究生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尹世杰.再论生态需要[N].光明日报,2004-8-24

  [2]尹世杰.论生态需要[J].当代生态农业,2000(3):44一46

  [3]王启云.保障生态安全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J].《消费经济》,2010(6):11-1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4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