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视角下的网络语言与网络社群互动

发布时间:2019-08-06 10:49:23更新时间:2019-08-06 10:49:23 1

  【摘 要】本文通过对网络社群互动的考察,来探讨多样性的网络社群互动中语言的影响与作用。伴随着第三方网络交互工具的出现,网络社会群体的规模日渐扩大,始终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通过对网络社群互动中语言的分析,能从纷繁复杂的网络现象中看到个体间互动时的语言特点和网络语言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社群;网络语言;社会互动

网络语言

  1 “符号”与“假面”:互动中的语言

  网络社会群体(简称网络社群)指的是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互动,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 在网络社群中,人们彼此之间通过网络交互工具进行沟通和联系, 并展开一系列活动,由此形成的集合体。 而现在,QQ 群、微信群、微博热门话题等的普及使网络社群中个体的互动更加频繁。 对于这类网络群体而言,用户行为趋同,并且在意识和目标上也都非常相近,通过网络交互渠道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基于此形成的网络群体。

  从广义层面分析,社群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关系。 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社群成员彼此联系,人们在社群中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往活动构成了整个社群的互动。 一般来说,网络社群的互动包括线上互动和线下互动。 在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中,米德认为人类交流都是通过符号实现的,不断提升自我认识,构建相应的群体乃至社会。 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理解的过程中,也是通过符号实现的,据此对自身行为对他人所形成的影响展开评估。

  2 文字、语音与表情包:网络语言的进化

  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 人们的可利用时间变得零散而破碎,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语言的零散破碎。 在网络社群的沟通中,网络对话的口语性和键盘输入的非口语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差,因此,网民在网络交际中尽量以简省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书面语常以简短破碎的文字呈现,其中穿插着病句、错别字、有歧义的语句等非正常语句。作为语言动态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词汇成为网民自我宣泄、展现自我意识和深层诉求的载体, 他们不断创造出妙趣横生的网络新词, 这些新的词语非常受网民的喜爱, 不仅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更重要的是诙谐幽默,有利于促进彼此之间信息传递, 甚至影响到网络以外的媒体及社会生活各领域。

  在微信和 QQ 的使用中,大部分人习惯于使用语音。 据调查显示, 微信用户之间聊天时使用语音信息的比例高于使用文字信息的比例。 口语中总是存在大量的缺省现象、 迟疑现象,包含大量的非书面语。 这些非书面语的表现非常复杂,有时反映了说话者的某一思想状况, 具有向听话者传递信息的作用;有时并没有任何意义,仅是一种说话者的习惯方式。 语音与文字对比起来, 更能通过语气变化展现说话者的感情和心态,易于从各个角度把握说话者的说话内容。

  3 优势与争议:网络语言的影响

  网络上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一种单调的信息交流。这种交流过程中没有声调的变化、语气的强弱,更没有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缺乏呈现意义的载体,如服饰、空间环境等象征物。 这虽然给交流设置了许多障碍,但是网上交流却并没有停下它发展的脚步,人们认为网上沟通具有很多面对面交流所不具备的好处。 ①网络给人们提供了面具,让人们可以说出在现实世界中不敢说出的真实想法。 ②交流心态较为放松,不存在难以启齿的言语交流。 ③由于交流的双方互不相识,没有利害冲突,可以不必太过介意对方的看法。 ④网上交流可以不受现实世界太多的干扰,比如相貌、嗓音、动作等视觉和听觉的因素,排除这些因素进行纯粹思想和体验上的交流。 ⑤可以满足人们爱好幻想的天性。 文字的表达能力也有局限,恰恰给网友们留下了天马行空的空间。 但是,网上交流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故意“造假”,因为看不见当时的环境与说话者状态。 不过大部分网民认为是人就都会有想要隐瞒的东西, 不必过多计较,到话不投机时不去理会,也就可以自然地结束沟通。

  4 结 论

  网络社群的出现,突破了现实世界地缘、业缘的限制和血缘关系的纽带,使得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相同价值取向的人联结在一起,淡化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但是我们又看到,那些通过网络社群在现实中走得比较近的人实际上又是以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联系起来。 公共群体互动网络空间提供给网民较大的网络自由活动性。 公共群体互动的网络空间能够为大量的网民提供一个可以相对自由活动的网络平台区域。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互动交流带来的是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加强。 社区论坛、QQ 群、微信群或者网络游戏群组为了自身的发展,通过对社群关心的议题的策划和组织,为凝聚群体成员对社群的团结和忠诚度, 为长久地发展网络社群的建设等也自觉或自发地组织群体成员的现实互动。

  参考文献

  [1]陈建民.中国语言与中国社会[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海燕.网络语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吕明臣,李伟大,曹 佳,刘海洋.网络语言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推荐:计算机网络论文快速发表范文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68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