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农村家庭养老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8-12 10:38:49更新时间:2020-08-12 10:38:49 1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家庭养老历来都是首选的养老方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和人民的经济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敬老等家庭伦理观念受到严重地冲击与挑战,家庭养老问题愈显突出。因此,对当代农村家庭养老中传统孝文化的传承问题进行探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农村家庭养老的启示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家庭养老方式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养老方式,以家庭单元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亲属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为纽带,以传统孝文化和尊老文化为支持,相互支撑,相互联结。中国传统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成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学习和继承传统孝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乃至当今社会的农村家庭养老方面,传统孝文化都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尤其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深度变迁,人们的生活习惯、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化的各种观念冲击下,中国农村家庭伦理道德观念越来越淡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广大农村青年传统的敬老、养老等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效益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等价值观念的挑战和冲击。在这种形式下,如何赋予传统孝文化以符合时代的新内容,弘扬创新孝文化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在当前农村家庭养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众人关心的焦点。

  二、传统孝文化在农村家庭养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中,孝文化对于维护家庭稳定以及和睦、建立正常的家庭伦理关系、形成全社会尊重老人、敬爱老人、提高个人修养、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孝道是家庭稳定和睦的基础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是社会活动的细胞。在我国家庭中,若能上敬下和,老有所敬,幼有所养,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兄弟友爱,妯娌和睦,社会便就和谐有序了。所以家庭和睦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不管是哪一个朝代都非常注重家庭,小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其中,家庭和睦的关键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根——孝与敬,儒家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孝道对保持家庭和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家庭是父子关系为基础,要父亲慈爱以及子女孝顺,传统孝文化不断对其行为进行规范。老话说,家和才能万事兴,家庭的和睦就是在于子女和父母的和睦,和睦的关键在于孝道,子女能够孝顺父母可以有助于家庭的和谐。

  (二)孝文化对于建立正常的家庭伦理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样自然变化的过程,但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发展到哪种程度,父母将孩子养大,反过来子女赡养父母这种伦理关系都需要整个社会来延续和发展。尊老养老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广大人民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维护家庭伦理关系的重要尺度。传统孝文化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传统美德,包含物质赡养和家庭慰藉的代际关系,传统孝文化对于化解家庭矛盾、维持家庭伦理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孝道文化有助于人际关系协调以及促进社会稳定

  按照古人的眼光看,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该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孟子说过,在家里就是要讲父子伦理关系,在朝堂之上,要论君臣关系。此外,儒家的文化也讲究推字,就是说,应当推己及人,这就是儒家中的忠恕,将孝顺父母的精神推己及人,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价值。在传统文化之中,儒家思想虽然一定程度上被统治者所利用,但是,孝道文化对于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传统孝文化对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启示

  我国的传统孝文化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不断创新,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其蕴含着丰富的养老思想,若合理发掘利用,可以适当弥补我国在农村养老制度方面的不足。孝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其中优秀的部分。当前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弘扬传统孝文化之中,让老人能安享晚年。

  (一)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倡导全民践行

  1.政府应加大孝文化宣传力度及倡导全民践行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孝的作用,比如唐朝时期,皇帝亲自撰写推广《孝经》,在这种高度集权统治之下,这样的宣传方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2]政府还要完善相关孝道设施的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我国孝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2.学校经常开展有关优秀传统孝文化教育的实践活动“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3]这就是说:孝道,是德性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的基础上产生的。学校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的机构,是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应该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和功能。首先,学校要从小引导学生读有关孝文化方面的名著经典,如《弟子规》《三字经》等,进行集体孝文化学习;其次,将传统孝文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清明节祭祀活动,经常去敬老院慰问老年人,只有注重孝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寓教育于实践活动之中,增强学生的孝道意识,有利于改善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

  (二)传统孝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1.传承传统孝文化的优秀内容传统孝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内涵不断变化,由少而多,由多而精。但是到了汉朝以后,从汉武帝开始,接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传统孝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一度陷于僵化状态。一直到了明清时期,思想界出现了一大批思想活跃的思想家,他们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应该传承传统孝文化的“敬老养老”、“生命意识”“侍疾”等精华内容。2.改造传统孝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传统孝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蕴含着大量的精华内容,但也包含了一些愚忠、愚孝等糟粕思想,不值得提倡且应该制止。因此,我们要对这些糟粕部分进行改造,改造成合理的东西,为我们所用。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思想。这种愚忠思想本身所包含的是爱国情怀,但随着专制集权的发展,慢慢演变成为忠君思想,现在我们要对其进行改造,要求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还有,如汉代的郭巨为了养活自己的母亲,竟准备活埋自己的女儿。对于这种愚孝思想,我们提倡生前孝敬老人。而不是像现代社会,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尽心照顾,等到父母去世后大操大办宴席,耗费巨资选墓地。老人去世后应该酒席从简,提倡八项规定。

  (三)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孝文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当前,我国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养老制度,除了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孝文化之外,我们还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孝行为,引导人们行孝。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我国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更加明确的界定。虽然这些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孝道的建设,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我国法律整体上不够完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实用性不够强。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发现并完善法律中的空缺,弥补法律中的不足,充分发挥传统孝文化的优势,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2.将物质赡养与精神赡养结合起来赡养老人,不仅需要“物质赡养”,更要“精神赡养”。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之中,赡养老人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弱,对子女的依赖也会越来越强,需要得到照顾。俗话说:“树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在满足老人的基本物质需求之后,更要照顾好老人的精神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精神赡养、情感满足比物质供给更重要。

  (四)改善并营造良好的农村家庭养老环境

  1.改善农村家庭养老环境我国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其一系列问题。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有程度高于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城镇、外出务工人口多等特征,因此农村老人家庭养老问题愈发值得关注,改善其养老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民之所思、民之所愿、民之所求时时放在心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等逐步深化,农村60岁老人养老金额度逐步提高,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村老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党的十九大更进一步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转变子女养老态度影响子女的养老有很多种因素,其中,子女的养老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当代家庭以独生子女家庭居多,慢慢地大多数青少年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和孝敬长辈的意识较弱。农村地区一部分青年受教育程度较低,不懂得感恩和孝敬。因此,子女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和老人交流,进行感情上的互动,拉近两代人之间的感情。学会感恩,体会老人的不容易,懂得孝敬老人,自觉承担起家庭责任。

  【参考文献】

  [1]石永丹.传统孝文化在农村养老中的价值作用及传承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4.

  [2]弓克.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N].吉林日报,2018-07-13.

  [3]王玉德.《孝经》与孝文化研究[M].第1版.武汉:崇文书局,2009:6.

  《传统孝文化对当代农村家庭养老的启示》来源:《新西部》,作者:徐怀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7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