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审计论文

审计方面的期刊推荐及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4-08-20 14:03:03更新时间:2014-08-20 14:08:52 1

  月期刊网审计方面的期刊推荐《中国审计》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主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主办,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审计专业期刊。主要宣传国家有关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审计理论和实践的研讨,交流审计工作经验等。
  【摘 要】 随着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颁布,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已迫在眉睫。文章通过论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涵义和目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审计方面的期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预算体系,内控评价与监督体系

  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已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在生产、销售等领域更多地参与经济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确保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对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和程序作出了具体规定。因此,如何适应当前财政部门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涵义和目标

  美国的《联邦政府内部控制准则》充分结合了COSO报告,将政府内部控制定义为:政府为了实现运行的有效性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而进行管理的组成部分。我国学者王志远认为:“政府内部控制是为保证政府(机构或组织)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杜绝舞弊、浪费、滥用职权、管理不当等行为而建立的控制流程、机制与制度体系。”《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由此可见,内部控制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它需要全员参加,因为它不只是制度更是行动,也是为实现多重目标服务的。

  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相比,行政事业单位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根据《规范)》的有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法性

  这是最低的要求,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要合法合规。《规范》指出,通过设计内部规章制度,在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层面对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减少或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可靠性

  这要求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客观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单位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另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地位的特殊性,还代表政府承担公共事业的管理、监督和服务职能,所以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还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腐败。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的不断公开、透明,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要求政府权力运行在阳光下。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建立事先防治和事后惩治等反腐倡廉机制,最大程度上防止舞弊和欺诈行为。

  (三)效率性

  与企业追求的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不同的是,作为公共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就是对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它也应该关注受托责任即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其发展目标应是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更应强调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和社会满意度,如何有效配置资源,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也应成为其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内部控制要素是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它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基本要素。其中内部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控制活动是手段,信息与沟通是条件,内部监督是保证,它们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动态内部控制系统框架。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环境不完善,尚未建立完整的内控制度

  近年来,虽然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是“领导重视,部门协作,全员参与”的内部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多领导没有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门召集相关部门系统研究相关的整体框架设计。现有的内控制度多数没有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尚未明确各责任主体,而所谓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是由财务部门提出,是为了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而出台的一般财经规章制度,尚未建立较权威和可行的内部控制指导规范。

  另外,在单位内部很少开展内控方面的专门培训。很多业务部门简单地认为内部控制仅和财务相关,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财政专项资金的支出随意性较大,各项目之间相互挪用资金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部门内部缺乏有效沟通,预算管理方法落后

  近年来,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负债规模也越来越高,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在逐步增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不对称,造成预算松弛

  由于预算编制过程有一定要求,其内容多为财务数据,有的业务部门单纯地认为编报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对预算编制的进度与内容知之甚少;预算编制大多是会计“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不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有的业务部门虽然会向财务部门上报预算,但是为了规避由于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一般会多列成本、少列收入。这些主要是因为财务与业务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一方面,财务人员无法准确掌握完成各项业务实际所需的资源,出现信息不对称,预算松弛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另一方面,业务部门误认为预算编制是一个报预算和砍预算的过程,于是自行将定额标准大幅上调,以期在调整预算后能够满足本部门业务发展的需要。

  2.财政拨款数额的确定缺乏科学的模式

  收入预算编制方面,有时会将预算外资金与预算内资金区别对待,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系统中,收缴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支出预算编制方面仍采用较为落后的预算编制方法――“增减法”,不能切实做到将资金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

  3.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

  在具体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占用、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出现;年底突击花钱现象屡见不鲜,预算随意调整性较大。   (三)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内控监督缺位

  长期以来,受单位性质和传统理财观念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常以吃“皇粮”自居,重投入、轻产出,经济效益观念淡薄,风险管理和财务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有的单位政府负债居高不下,有的单位对合同把关不严,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经济纠纷;有的单位缺少对业务流程、运行及其绩效的评价;有的单位预算监督体制不到位。这些内审的缺位和外审的偏离,导致风险预警功能彻底丧失,更加剧了内控评价机制欠缺的程度。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加快研究内控规范的步伐

  内部环境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前提,因此各单位要在《规范》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业务活动的特点,将内控制度的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首先,要界定内控部门和人员职责,责任到边,责任到人。各单位的“一把手”须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重大决策必须通过领导班子讨论,尽量避免“一言堂”现象的发生。各单位还需完善岗位说明书,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人翁意识,明确单位业务流程,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实现岗位之间的制约和监督。

  其次,要认真梳理现有的内控制度,找出薄弱环节,重点构建。在具体研究制定本单位内控规范的过程中,可邀请专家进行评估,找出风险控制的关键点,提出内控考核评价办法,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内控体系。

  最后,不断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将内控制度建设作为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要着重把内控制度建设与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风险防范措施相结合。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以专家学者授课的方式,或者向内部控制管理到位的单位借鉴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运用先进的管理办法,积极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1.优化预算编制流程,避免盲目编报现象的发生

  作为预算管理的起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一般采用“二上二下、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一上”是指各基层单位先核对单位基础信息,完善定额标准,完成基本预算编制,经上级部门审核后再上报财政;而“二上”主要指项目预算的编制。“一下”、“二下”分别对“一上”、“二上”的批复。

  因此,可以在报送“一上”、“二上”到财政部门之前,在单位内部先进行协调和审核,使预算工作有的放矢。基层单位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先提交预算草案,上级部门经充分考虑听取各方意见后,进行综合审查,提出综合平衡建议,再反馈给各基层单位,基层单位修改后,再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这种事前规划的机制可以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

  2.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合理安排财政拨款

  零基预算是指各单位按业务活动范围及资源运用等先后顺序,着眼于“需要优先”,根据资源(财力)可能,筛选安排资金。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投入产出比。尤其是在编制项目预算时,要求在各个环节“精耕细作”,从立项依据、资金使用进度、资金使用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考察,使事业发展的需要与财政可供给资金之间的矛盾趋于缓和,充分体现预算的合理性。

  3.以财政信息系统为平台,适时进行动态监控

  作为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各单位都应按照“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在既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财务部门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执行预算,所有经审核准确无误的单据,都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上进行操作付款。每月底财务部门向单位负责人报送财务报表,说明经费使用情况(主要包括预算额、当月实际发生额、累计发生额及其差额),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加强相互合作,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信息与沟通是内控实施的重要条件。通过收集与单位管理相关的信息,对风险与隐患问题加以分析和处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及时将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单位内部进行传递,相互协调。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等外部监管部门的部署,统一信息口径,规范信息内容,健全信息库,在内部增强领导决策相关性。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对外公开“三公”经费,增强外部信息使用者对财政预算和决算信息的可理解性,在公众之间进行顺畅沟通和反馈。

  (四)从不同层面研究,建立内控评价与监督体系

  内部评价要以5E(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为原则,从组织结构、业务层面、预算管理等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进行综合评定。在具体业务流程中寻找、识别风险控制的关键点,设计风险管控流程,提高对风险的整体应对能力。

  从组织结构看,内控体系的建立不光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全员参与。领导层的参与必不可少,只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人翁的意识,集思广益。纪检、监察部门参与势在必行,他们通过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监管,增加内审的力度。业务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他们作为预算使用的主体,需要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完成预算编制、执行等方面的工作。

  业务层面主要指合同管理是否合规,即合同立项、签订是否合法、合同是否有效执行、偿付能力能否保证、合同是否有相应台账登记等;资产采购和处置是否合理,即资产购置是否采用政府采购流程、资产账实是否相符、资产处置标准是否准确、是否向相关部门报批或者备案等;基建工程是否规范,即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和立项评审是否科学、招投标环节是否公正、工程进度是否科学、工程审计是否及时等。

  预算管理方面,各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是否清晰、预算编制是否符合单位发展需求、预算收入是否完整、非税收入上缴是否及时、预算支出是否准确、执行进度是否有计划性、有无突击花钱的现象、决算是否符合财政要求等。

  通过对各个层面认真分析,建立起事前审批与预警、事中适时监控、事后绩效考评的控制机制,将绩效考核落到实处。绩效考核要与年度预算目标结合起来,要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还要与业绩考核结合起来,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沿着项目投入――实施过程――产出――效果的方向,构建一条坚固科学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控监管创新体系链。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应在领导和全体人员的参与下,结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进一步建立健全现有的内控体系,从而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提升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S].2012.

  [2] 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与案例分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3] 郭玲玲.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2011(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njilw/43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