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审计论文

审计论文企业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发布时间:2016-04-20 15:42:03更新时间:2016-04-20 15:43:38 1

  企业效益审计的客体内容非常广泛,覆盖了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包括财务收支、内部控制到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是一篇审计论文投稿范文,主要论述了企业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摘 要] 按照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部署,企业内部审计不仅要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方面履行好职责,还要在揭露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文章结合企业效益审计实践,对效益审计的基本原则、审计重点和审计评价方法进行了粗浅论述,研究和探索企业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体系,以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内部审计,效益审计,内容,方法

  管理效益审计的主要任务从揭露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到促进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转变。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一定的评价标准,选择有效的审计方式,运用科学的审计技术方法,对企业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以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管理层对效益审计高度重视,将管理效益审计作为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有效监督手段。

  1 企业效益审计的立项原则

  (1)重要性原则:选定效益审计项目时应紧密围绕提高企业效益的审计目标,以财务资金为重点领域和范围,以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和浪费以及国有资产流失等为重点问题,以促进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为主要目的。以资金投入大、监管机构重视的业务为关注重点。

  (2)实效性原则:效益审计应从经营管理活动中选择对经济效益影响较大、问题比较严重、迫切需要改进的环节出发立项进行审计。

  (3)可行性原则:效益审计要充分估计对被审计事项及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审计的复杂程度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应统筹兼顾所立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审计人员的能力,不要选择被审计事项不易观察和计量、信息和数据不易获取,没有统一明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项目。

  2 企业效益审计重点关注的内容

  效益审计项目的内容宽泛,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应根据审计目标和审计模式,选择相应的审计内容。企业内部审计实务中应以企业某一单项或多项经济活动为基本对象,评估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分析和预测经济活动实现效益和未来效益。审计实务中应将以下内容作为审计重点。

  2.1 影响企业效益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从成本、费用等方面审查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审查各项成本要素的实耗水平,检查各项成本超支的原因,对照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以及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建议,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提供信息,促进企业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从影响收入因素的角度审查和分析产品销售过程中定价、销售费用控制、产品发运、销售收入核算等环节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估和分析影响效益进一步提升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2.2 企业中可能存在的重大损失和浪费

  从生产物料能源投入产出情况审计和评价企业物料、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物料能源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根据物料、能源平衡原理和成本分析原理,对企业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以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效益的目的。

  从评估采购活动对整体效益的贡献情况,分析和评估采购活动的效果。确定采购活动在提供质量保障的基础上,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

  2.3 重要投资项目的资金利用效率和效益
审计论文投稿

  从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方面评审资金筹集的合理性、有效性,评审资金管理的可行性、风险性;评价企业资金分配、管理与占用方面存在的资金闲置浪费问题和薄弱环节。

  2.4 管理控制效益情况

  从管理角度考察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效益情况,审计财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系统和责任机制是否健全,有无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管理是否科学,有无管理漏洞等,从而健全管理系统,完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 生产技术利用和创新情况

  从推动技术改造、科技成果应用与开发实现增产增收、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评估企业生产技术组织、工艺流程、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利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内部潜力。审查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相关的信息系统开发、应用和安全情况。

  2.6 人力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

  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检查有关部门人力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关注企业员工合理化建议中提到的管理和效益的问题。

  3 选择恰当的效益审计评价方法

  3.1 经济性的审计评价方法

  经济性是指投入的节约,即是否经济节约地获取和投入资源,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审计人员在评价经济性时要关注资源获取和投入的时间、种类、数量、质量、成本和相关的决策、管理等方面。方法包括:投入合理性的评价、投入充分性的评价、投入时机恰当性的评价、投入管理和控制的评价、投入环境影响的评价和利用本量利关系对投入分析评价。

  3.2 效率性的审计评价方法

  效率性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一般用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来反映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效率使用资源的特征是:一定产出条件下的投入最小化;既定投入条件下的产出最大化;或更多的产出消耗更少的投入。审查评价效率性时可使用的方法有成本收益法、成本效果法、价值分析法等。

  3.3 效果性的审计评价方法

  效果性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即产出的结果和影响达到或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有时对产出的结果和影响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时可以认为目标是产出的正的结果与影响达到最大化,负的结果与影响达到最小化。在审查评价效果性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产出成果对环境的影响。方法包括:目标评价法、目标成果法、事前事后法、杠杆法、评分法等。

  3.4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审计评价方法

  影响效益的因素复杂,一些评价项目很难用具体的数据去评定,需要用模糊分析理论进行审计评价。在企业效益审计过程中,能够量化的项目应坚持定量评价,不能量化的项目应结合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2]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审计论文投稿期刊推荐《中国审计》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主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主办,是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审计专业期刊。主要宣传国家有关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审计理论和实践的研讨,交流审计工作经验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njilw/5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