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水利论文

全椒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月期刊网水利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8-04 08:35:34更新时间:2011-08-04 08:37:49 1

全椒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程 锋

摘要:本文通过对全椒县水资源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指出全椒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的问题,如工农业用水浪费严重、水质污染严重等,提出了加强管理,改革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等措施,以使我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 现状 问题 可持续利用 对策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江淮分水岭南侧,属于大别山余脉延伸的江淮残丘部分,地处长江流域下游,属滁河水系。境内河道密布,大小河流18条。境内水资源呈现以下特点:年际变化丰枯悬殊,年内降雨时间集中;易涝易旱;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城镇供用水矛盾突出。文章通过对县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对未来水资源管理方式、方法等进行探索。
一、 开发利用现状
建国以来,我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工程基础。截止2010年底,全县水利建设总投入3.1亿元,共完成土石方2.6亿方,兴建大小水库100座(其中在型1座,中型4座,小(一)型19座,小(二)型76座),拦河闸坝24道,总库容由建国前不足2000万方,提高到3.13亿方;兴建机电排灌站130处,总装机340台,2.7万千瓦,其中国营电站装机123台,1.38万千瓦,提水能力56秒立米,可灌溉45米高程以下的35万亩农田;共开挖排灌干支渠776条1676公里。已形成“蓄、拦、泄”同步,“放、引、提”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体系,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56.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9.2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8%和61%,农业人口人均拥有1.2亩旱涝保收田。
境内主要河流滁河、襄河、大马厂河、小马厂河、管坝河等都建有水库或闸坝等水利控制工程,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普遍达到80%以上。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仅作农村地区部分家庭用水水源,作为城镇集中生活供水水源或工矿企业供水水源的,全县仅3处,且规模较小,一般供水规模在2—3万方/年。所以今后尚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除地下水外,地表水已所剩无几。以2007年为例,全县总用水量为7566万方,其中地表水7446万方,地下水120万方。各项用水量中,农业灌溉为3543万方,工业为600万方,城镇生活为403万方,农村生活及其他用水3020万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使得河川径流日渐减少,本来宽阔的河道在枯水期只有涓涓细流,一些行船河段甚至无法通航。
二、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浪费严重。
农业用水历来占我县用水第一位,农业生产长期以水稻种植为主,农业灌溉采用大水漫灌,农田需水量大;而另一方面灌区配套工程不完善,沟渠渗漏严重,渠系利用系数一般仅为0.3—0.4,水资源利用率极低。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几乎为零,万元产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生活用水浪费现象更是十分严重。由于水价偏低,节水器具使用范围较小,生活中的常流水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广大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公共用水。
2、水环境污染严重。大量工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仅县城每年排放污水就达1600万方,境内主要河流襄河污染严重,特别是城内河段,水质常年在劣Ⅴ类。部分水库因渔业养殖的过度扩张和大量投饵,水质富营养化严重。
3、工程型缺水。由于大多工程建设较早,工程老化严重,年久失修,长期带病运行。此外,渠系不配套,渠道标准低也制约了主体工程效益的发挥。政府投资有限,而水利融资渠道又不通畅,导致水利设施岁修疲软,已经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
三、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措施
针对我县水资源特点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而支撑和保障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研究并采取对策:
1、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目前,我县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多龙管水,政出多门”,涉水部门包括水利、国土、建设、环保等数家。必须改革现有水资源管理体制,主要改革措施是合并部门涉水管理职能,成立水务局,把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水资源管理上质与量的统一,时间与空间的统一,开发与治理的统一,节约和保护的统一,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权威的水资源管理新体制。
2、节约用水
县镇两级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节水意识;理顺水价,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城镇、节水型社会;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水、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科技、优化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建立节水工业。
农业是我县用水第一大户,其用水方式落后,农民节水意识不强,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因此,农业节水潜力巨大,应采取以下措施节水:(1)、改变大水漫灌方式,积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2)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高产、高效、节水的农作物;(3)加大农田小型水利投入,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4)改革农村用水管理模式,建立农村用水协会,改革农业用水价格体系,用经济杠杆调节农民用水需求。
3、加强水资源保护,防止水体污染
(1)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以水资源有效利用和水环境保护为目标,制定《全椒县水功能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境内河流、水库等各类水域水功能管理。按照我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水功能区划。积极开展城市水源(黄栗树水库)、马厂水库、三湾水库、襄河等重点水域水质监测,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创造条件。
(2)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核定重点水域纳污能力,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建立入河排污口登记制度和审批制度。对重要水功能区和重要入河排污口进行实时监控,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地。让居民能用上放心水、清洁水。
(3)加强地下水和湿地保护。合理布局地下水采集点,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做到采补平衡。注重发挥自然水体的生态调控功能,制定生态用水管理办法,确保生态环境基本要求。建立生态调水、生态补水的长效管理机制,维护河湖生命健康,最大程度减轻对水生态环境的干扰。
4、优化配置水资源
积极做好全县水资源综合规划、城市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重要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用水大户企业落户全椒,对一些水系原有供水秩序、供水量产生了影响;要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做到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要,又能保障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5、开发新水源
(1)加大当家塘坝建设力度。塘坝工程不仅能充分拦蓄当地径流,而且工程投资少、见效快。我县目前已建成当家塘28000面,总蓄水6000万方左右,其中万方以上当家塘1.1万面。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塘坝建设,尤其在北部山丘区,应再掀当家塘建设高潮,充分拦蓄当地径流,解决部分抗旱死角用水矛盾。
(2)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近年来,通过水利部门的积极努力争取,我县先后完成了对黄栗树、马厂、三湾等大中型水库和20多座小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通过除险加固,使得这些水库的蓄水能力大大加强,安全系数极大提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水源保障。我县境内水库众多,大多水库因年久失修和当初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很多水库急待除险加固,但国家投资毕竟有限,大量的小水库还有待地方政府加大投入,而目前地方财政较为紧张,需多方筹集资金。
(3)改造提水工程,提高引提外水能力。经过多年努力,我县已兴建了以晋集、汪畈、新河、卜集、上九连、下九连、军民等七大国有电站为代表的大小机电排灌站130处,总装机340台,2.7万千瓦,其中国营电站装机123台,1.38万千瓦,提水能力56秒立米,可灌溉45米高程以下的35万亩农田。通过这些电站的兴建,在旱情严重本地蓄水量不足的情况下,可有效提引长江水以解燃眉之急。
结束语:
以水资源紧缺、管理机制滞后、水污染严重等为主要特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已成为全椒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正值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机会,我们要进一步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角度重新审视治水思路,解决和处理好这些涉水问题,为全椒水利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为全椒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水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崔泰昌、石东海、穆仲平:山西省水资源特点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水资源保护,2003(6),60—62;
2、周端庄,世界河流开发与水资源利用(J),人民长江,1995(9),73—79;
3、《安徽省全椒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1994;
4、《安徽省全椒县县城供水水源规划》,20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uililw/1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