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思想政治论文

高级政工师论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思想析论

发布时间:2014-12-23 15:36:19更新时间:2014-12-23 15:37:04 1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工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的改革思想精髓,强调以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为基本出发点,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其改革思想的深化集中体现在认清发展道路和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描绘出当前和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深入探索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厘清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等之间的关系,为各级党政机关、地方政府推动改革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方向,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级政工师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改革思想,深化改革

  自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召开到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这一过程标志着中国新一轮的党政权力交接已顺利完成。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履职期间,向各界民众展示了崭新的执政理念与精神面貌,尤其是提出应从改革的总体目标、战略部署、重要环节、关键领域等几大方面全面系统地推进和深化改革,构建了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的新蓝图,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深化改革的新认识和深刻把握,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强烈反响。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习近平同志一年来的讲话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他强调最多的关键词是“改革”,由此可见,习近平对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1]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思想,是一个闪烁着辩证法光芒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而突出的辩证统一性。

  本文拟从改革思想溯源、改革思想产生、改革思想深化三大方面,对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从中把握改革的时代背景、特点、思路与方法。

  一、改革思想溯源:新时期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改革议程回顾(1978-2008)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思想继承了新时期以来历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髓。纵观党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大都是在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35年来的7次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和关键举措的变化,折射出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现代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以及中国发展模式的认识逐步深入,日趋成熟。表1(见下页)为对历届三中全会改革议题、改革领域及具体举措等内容的回顾。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三中全会已成为“改革”的代名词,是观察中国“后30 年”发展变革的重要历史线索。自1978年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共召开了七次三中全会,而“深化改革”是贯彻始终的主题。七次三中全会有五次议题直接与深化改革相关,两次是和农村改革与发展相关,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有四次全会都是关系到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重要会议,分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届三中全会、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它们标志着我国改革历经了最初的启动阶段、展开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构建阶段,及最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每一段都具有特殊的时代性色彩和纲领性意义。然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劳动力要素已经决定了未来经济潜在增长率将逐渐下滑,当前面临着比过去几十年更加严峻的现实考验,为了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全社会热切期盼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掀起的新一轮改革浪潮能再一次释放出“改革红利”,从而开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新的增长周期。

  二、改革思想产生:现实危机倒逼改革

  “危机推动改革”“问题倒逼改革”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习总书记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我党抓革命、搞建设、干革命事业从来都是为了解决国家发展过程中遭遇的种种现

  表1 历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议程回顾

  实问题与困境。”[2]自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大致经历了三个周期:(1)1978-1991年,这个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家庭联产责任制等农村领域以及价格和企业等改革赋予了中国经济极大的增长动力,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 (2)1992-2001年,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作为新的经济周期的发端,随后在1995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框架,确定了以市场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发展理念;(3)十六届三中全会规划了2002-2012年的经济改革,中国又迎来了一轮新的高速增长。在过去的35年里,中国已经步入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9.8%左右。这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国家综合国力得到了持续增强,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国际上称其为“中国奇迹”。[3]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历经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经济改革,促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也使得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而且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驾驭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发展道路上仍然潜伏和隐藏着一系列的矛盾与危机。习近平同志立足于国家长远发展,明确指出,“国家发展道路是艰辛和曲折的,遭遇各种矛盾和挑战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在国家未来发展道路上,将会面临更多的艰难困苦。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亟待转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公平、公正、协调、可持续等问题亟需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根本转变,城乡区域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居民收入分配的明显差距等;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不高;一些关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问题――教育、治安、生命安全、环境、就业、住房、医疗保障等亟待解决,一些贫困山区和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较低,社会矛盾愈加严峻;在政府部门内部,目前仍然存在着贪污腐败的现象,某些领域的严重腐败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毒瘤,反腐大旗需要高高举起,并且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也需不断改进……解决以上问题和矛盾的关键抓手就是全面深化改革。”[4]习总书记的讲话深刻反映了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的各种矛盾,并且指出了改革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医药良方。习总书记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改革阻力较大,任务艰巨,因此,他进一步提出,“要勇于突破改革利益固化的藩篱,冲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枷锁,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5]   现实矛盾和问题倒逼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改革的战略部署,坚定改革者的意念和决心。李克强总理指出,“必须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加快改革的步伐,明确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必须依靠改革,改革是促进当代中国发展的最大‘红利’……。”[6]李克强总理的讲话让所有人明确当前改革势在必行,既给支持改革者吃下了定心丸,也让反对改革者打消了疑虑。李克强面对改革过程中的重重障碍和阻力,明确强调,“改革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必须坚定改革意念,敢于触动利益,敢于涉深水。”[7]2013年5月,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李克强重申,“只有在前进中,在改革和发展中,才能真正解决难题,从而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8]

  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思想萌生的直接动因主要来源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决社会民生问题、解决政府自身问题等三大方面。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深知改革是驱动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允许有牵绊,但不能不改,他们深知改革发展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以巨大的勇气和胆魄,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于创新的思维治国理政。习近平同志等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突出特点是,对改革的目标、蓝图、路径、进程、趋势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战略性的考量,审慎提出了改革是化解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遭遇到各种矛盾、危机和挑战的唯一出路。2013年11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新开启了中国全方位一体化的改革战略,召开了旨在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充分彰显鲜明的中国特色,描绘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总体走向和整体命脉。[9-10]

  三、改革思想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勾画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

  改革是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所有问题和矛盾的关键,发展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是当前和未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对改革思想的深刻认识和现实决策即在此背景下提出的,这也就决定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掀起的改革浪潮具有更多新的特征和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十八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所提出的各项改革举措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历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而且将立足现实国情与努力汲取人类发展史上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改革之路,形成了思路清晰的改革路线图和科学系统的改革方法论。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清晰且成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长和完善将迈向一个新的起点,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总纲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11]本次改革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表现出领导集体空前的勇气和决心,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规划了总布局,制定了总方针。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两大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以治理主体与治理举措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内容进行社会网络分析(见图1所示),可以看出,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反映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清晰且成体系。

  图1清晰地反映出,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是一场全面深化的改革,这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7次会议有所不同,前7次的主题仅仅是强调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本次改革则涉及了党的建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等多个领域,这是本次改革的主要亮点和特色。网络中各项改革举措节点的大小大多数是相同或相似的,总体上分布较为均匀,体现出改革整体全面推进的特点,更加注重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性,齐头并进地同时推动各项改革,将其看成是一体化的发展,而不再是“单打独斗”。另外,在改革主体方面,以企业-政府-社会公众为核心的治理主体位于整个改革网络的中心位置,形成了国家与社会协同共治的治理体系,而党对改革的领导距离各改革主体最近,体现了党中央对改革领导工作的充分重视,从战略顶层设计上做好各项部署。[13]

  图1 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目标与部署的整体网络①

  (二)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共有24处出现了“治理”,具体包括国家、政府、社会等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而且也涉及到了治理体系及其结构能力、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明确地把“治理”作为实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路径,充分反映出新一届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治理模式取得的最新成果,是领导改革开放的认识结晶和经验总结。[14-15]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现实路径(见图2所示),主要包括:(1)治理体系强调“多主体参与、多元共治”,治理主体不再是依靠政府一种力量,而是形成了企业、社会公众、非政府组织、军队等更多的有机要素协同共治的模式,从权力的单向度强制性行使转变为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治理的运作模式是复合的、合作的、包容的。另外,企业、社会公众、政府三类组织构成了一个紧密的“小团体”,并且社会公众位于核心位置,这一点也反映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突出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的治理理念。(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点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突出社会事业改革是重中之重。2013年《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指出,“让人民群众依法通过社会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充分回应了社会关注的民生期盼,大力培育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持续强化以人为本、民生导向、公共服务等现代治理理念。因此,社会事业改革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其创新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驾护航作用,构建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和民主政治制度,从整体上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13]   注 释:

  ①:图1、图2均出自吴建南、郑烨等的工作论文“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社会网络分析”,该文以治理主体与治理举措为研究的切入视角,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描绘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总目标、战略部署、实现路径等。本文在此借鉴了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1]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习总书记为何反复强调这些[J].人民论坛,2013,(21).

  [2]习近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N].新京报,2013-11-14.

  [3]唐任伍.论习近平的改革思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1).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5]李斌.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N].人民日报,2012-12-12.

  [6]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N].人民日报,2012-11-23.

  [7]李克强.改革中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但别无选择[EB/OL].人民网-北京频道,2013-03-17.

  [8]范京平.华媒评李克强“改革行动论”驾驭全局勇趟深水区[EB/OL].中国新闻网,2013-05-08.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2-11-13.

  [10]王宜胜.聚焦改革: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重要执政思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5).

  [11]刘开法.论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3]吴建南,郑烨,贾金晓.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基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社会网络分析[Z].工作论文,201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ixiangzhengzhilw/4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