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思想政治论文

期刊范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发展取向

发布时间:2015-11-23 16:16:14更新时间:2015-11-23 16:18:17 1

  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了,很多高职院校也都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这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本文是一篇教育期刊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发展取向。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职示范建设院校验收的完毕,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载体建设、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和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步,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后示范建设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困境,在目标定位、发展取向等方面还有进一步优化、突破及创新的空间,以更好地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取向

  目前,国家首批百所示范高职院校已经进入“后示范”建设的新阶段,需要在冷静分析、理性评价的基础上思考高职院校未来建设与发展的诸多问题。“后示范”时期,高职示范校要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功能,以促进高职教育由被动“适应”任务转向主动职责“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目标的战略举措。高职示范校必须重新审视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发展取向,创建行动典范,以引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其高职学校的教育特点决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特性,尤其在教育客体和教育内容上均具有较鲜明的特点。

  1.高职学生生源复杂、背景多元。高职院校的生源状况较复杂,高中生、中职生、单招生、三校生等均有,其在认知状况、知识储备以及能力结构等的水平和层次上都与普通本科学生有一定差距,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更艰巨。

  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凸显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使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性。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等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更具丰富性。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素质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素质,即指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准”。良好的职业素质不仅能体现出高职学生的内在特质,更应该成为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重要鲜明特征,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发挥高职教育优势的内在需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在内容上进行延伸、功能上进行拓展,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职业意识、职业修养、职业精神、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素质、责任意识等职业元素的渗入,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特点和岗位群,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契合点,有效利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职业素质”针对性。

  (三)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能力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技能,即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可以说力度有余,而通用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功能却稍显不足,导致学生只“一专”而未“多能”。国际职业教育领域通常将职业能力(skills)分为专业能力(hardskills)和职业核心能力(soft skills):专业能力体现在具体职业所需要的具体职业能力,它决定职业者能否胜任某一专业、某一特定岗位;职业核心能力也称为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所有职业所共同需要的能力,具有共性的东西,是可应用到任何领域使用的技能,它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后示范时期,社会进入新职业时代,高职教育除了关注学生就业,更应该从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角度,成为一种伴随学生整个执业过程的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帮助未来的职业者在职业迁移和职业发展中获得主动权和选择权。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取向

  后示范时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取向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参与示范校的后示范建设过程中,在面对或处理学校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生需求与学校资源、教师创新教育与服务等的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有的基本立场、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容取向及行动取向。

  (一)以实现学生个体发展为目标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回归人的本身、关注人的现实成长不仅是时代的呼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诉求之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群体为视角重视理论灌输,缺乏受教育者个体的深刻体验与认同,主体的教育理念跟不上客体思想的变化要求,方式方法满足不了客体的心理需求。后示范时期,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预防教育生成“工具人”的可能,以适应社会多元发展需求来引领人才培养和个体成长,要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取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强化其“人本意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上要将“体验式”理念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从根本上突破传统教育注重社会目标的思维惯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上到下、从关注社会目标到关注个体成长的重心转移。要注重和利用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柔性化、隐性化、人本化的特点和优势,开发个体的智慧潜能,挖掘情商潜能,诱发身体潜能,拓展个性特长潜能,最终实现政治品德更高尚、学习更高效、人际更和谐的目标。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的内容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做人”的依据。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结合其职业性的特点,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在尊重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遵循知一情一意一行的品德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目标分解、内容分层、过程分阶段,形成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序列化模式。   1.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分阶段实施

  分阶段,即指通过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职业道德理论教育内容进行延伸和强化,不同年级侧重不同主题的内容,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一年级侧重道德修养和行为准则教育,培育高素养的在校大学生;二年级侧重政治信仰、职业理想和认知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培养高素质的预备职业人;三年级侧重培养职业道德情感、践行职业精神,培育高职业操守的准职业人。每一阶段教育内容的实施均通过情境(或模拟情境)体验活动(如模拟法庭、ERP沙盘模拟经营等),引导学生感受职场情境、凝练行业规范、践行职业精神,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过渡,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2.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分层次培养

  分层次,即指将具有相似背景、相似兴趣和相似能力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团队,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具体可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1)根据年级特征差异进行分层:一年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重点在“实”,而不在“高”,要打好道德修养和行为养成的基础;二年级是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关键时期,要抓好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特别要抓好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突出政治信仰和职业理想信念教育;毕业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则繁重而复杂,学生可能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心理冲突,不过这也恰恰为职业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教育重点要“实”、“高”兼顾。在教育形式上应根据毕业班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小型多样和分散为主,注重个别指导,发挥学生党员和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
期刊范文

  (2)根据思想状况水平和层次差异进行目标分层:要对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以区别教育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并承认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合理性。如对于“敬业奉献”的要求可以是分层次的,一般层次的“敬业奉献”以在不损人利己的前提下保全个人利益是可行的,这个教育的目标就是广泛性的。而高层次的“敬业奉献”是对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的要求,这一目标就具有先进性。

  (三)以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品牌为特色的行动取向

  后示范建设,更要内提素质,外树品牌。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是思想政治教育所提供的精神产品或服务在其受众即学生心中的评价,要既有“品”,即有值得品味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又要有“牌”,即精妙构思的表达方式、精巧细致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具有一定的受众认同度。高职示范院校要不断积淀、打造精品、培育品牌,以保证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得以传承和升华,以发挥高职示范校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示范、辐射和引领功能。

  教育品牌对内要发挥凝聚力、向心力,对外要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实践路径方面,当务之急是在以下方面狠抓落实、加大投入:

  1.要提高层次。以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存在着层次不高、数量过多、形式肤浅等缺憾,许多教育活动限于“挂挂条幅、摆摆展板、做做讲座、开开会议、拍拍照片、写写新闻”的形式化模式,大而无当、空而无物、有形而无神,缺乏对教育受众的感召力、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品牌要提高层次,在目标定位上一定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使之紧紧抓住教育受众思想上的敏感点,激发兴趣,以实现同频共振。

  2.要富有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培育要充分反映学校、地域、专业特色和学生特色,要浓缩与整合特有的教育理念与精神内核,这是树立品牌的核心要素。要坚持推陈出新,打造融校本特色、行业企业文化与洋溢时代气息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好声音”,争取教育目标受众的价值认同,以增强品牌发展的内在活力和提升外在辐射力。

  3.要重质保量。要彻底摆脱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项目主体过多、分工不清、学生疲于参与的窘态,实现从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从重形式向重实效的转变,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项目既有“名”又有“实”。要以优质的品牌教育活动统揽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整合多学科的理论工具和方法,使之承载多样化的教育信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魏立娜,黄曦.基于职业特性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8):31.

  [2]孔伟,纪海波.高职教育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7):100.

  [3]崔岩.“后示范”时期,高职如何突破[N].光明日报,2013-12-07.
  教育论文期刊推荐《师范教育》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探讨新时期师范教育的规律;报道各地加强和改进中师的经验、成果和先进典型,提供国内外师范教育的信息;交流中师各学科教学改革的经验及科研成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ixiangzhengzhilw/5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