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思想政治论文

社会学概论课程如何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02 16:02:18更新时间:2018-03-02 16:03:20 1

  素质教育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以来,高校的素质教育问题引起了教育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并一直持续至今。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社会学论文。

中国社会保障

  摘要:社会学概论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往往被忽视。事实上,任何社会行动都具有社会性的底色,对其把握和分析都离不开社会学的分析框架。社会学概论课程具有深刻的素质教育意蕴,两者在理念上和功能上具有相当高的契合度。社会学概论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行动与社会反思的能力。将社会学概论课程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对于提升大学素质教育水平是一种新尝试,也是创新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机制的新探索。

  关键词:社会学概论课程;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社会适应能力

  素高校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素质教育过程的主要环节,对于提高大学生素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为核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这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教育作为一种实现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其根本矛盾是人的现有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个人的发展问题置于社会整体的框架下来思考。作为高等教育核心理念之一的素质教育,强调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即个体发展要与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具体而言,亦即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结合、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结合②。从这个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是一个不断持续创新的过程③。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下的高等教育普遍呈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工具理性主义色彩。从实践层面而言,主要表现为呆滞僵化的应试教育和单一狭窄的专业教育,这两种异化的教育形式明显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前者容易使得学生知识体系残缺,主体性受到压制和扭曲,从而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使教育失去了灵魂,学生的个性品格和社会适应能力亦令人担忧;后者由于不注重人的完整个性与创造性的培育,单纯地为了迎合现实,以就业为绝对化的价值导向,把人的某种单一向度的专业技能训练当成人才培养的一般目的,阻碍了人的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使得人最终沦为被纯粹工具理性所占据的“单向度的人”①。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自身的社会认同感下降,普遍表现出迷茫焦虑的心态,乃至使诸多校园案件不断涌现,等等,从某种程度而言,都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缺失有关。欲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改革高校现有的课程设置,实现当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代化转型②。需要明确的是,这里并不是为素质教育设置“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对立面,即彻底取消应试教育;也不是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以素质教育取代专业教育。我们认为,对于高等教育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而言,成功的素质教育是以专业素质教育为基础和以非专业素质教育为关键的有机结合,即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而非“制器”③。所以,就高等教育而言,重视素质教育,就应将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渗透到应试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④,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体而言,国内的素质教育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社会矛盾与问题不断凸显的时代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以及一系列的实践,它是对当下盛行的功利主义观念下的应试教育和专门化教育弊端的积极回应。因此,探索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新机制,树立正确的课程教育理念以及创新大学课程设置等问题就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

  一、社会学概论课程的素质教育意蕴

  (一)社会学及其研究范畴

  社会学是一个具有深厚理论传统和广泛应用实践的学科,并且与其他学科具有天然的交叉渗透特质,显示了社会学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独特地位。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和人的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学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因此,本文围绕其素质教育功能,只作一些基本介绍。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曾说,社会学是对人类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研究,是一门令人着迷而欲罢不能的学科。我国社会学家郑杭生先生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性社会科学。”⑤社会学广泛探讨文化、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群体与组织、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问题及调适、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等内容。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认为,对于复杂社会一些问题的思考离不开社会学中重要的心智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他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指出,社会学的想象力作为一种思考社会问题的重要的心智品质,可以帮助人们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看清世事,并以此区分“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议题”⑥。因此,具有这种心智品质的人,可以站在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舞台上思考、发现现代社会的整体架构,使他们关注有限的个人经验和广阔的社会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即运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发展理性,清醒地认知社会;同时,把自身置于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整体中,这样才能理解自己的处境和处理当前的困惑,进而把握自身的命运。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所言:“如果你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你将会吃惊地看到,你自己的生活也是多多少少可以预见的。你也将发现,在你寻找和实现个人目标时,社会学知识给你提供了更多的洞见和自由。”①可见,在这种“社会学的想象力”中,社会是一个高度相对性和具体性的存在,个体与社会处在互相建构与互相型塑的“结构二重性”关系之中②。因此,作为社会学学科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论,社会学的想象力让人们从更加广阔的视野看待身处于其中的社会。并且,其蕴含的思考和分析社会的心智品质,可以超越对个体日常行动的狭隘认知,将个体的日常生活作为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关键结点,发现社会构成中能动个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看待社会。社会学的关注领域十分广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早在1917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一书中就指出,个人之间处在不断地相互作用过程之中,由个体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的网络就是社会。社会学的任务是要阐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阐明个人如何相互交往而形成群体,群体又如何制约个人的行为。因此,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主要包括角色与人格、价值与规范、权力与制度三个方面③。实际上,齐美尔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只是涉及基本层面,由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是由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结构的影响下塑造而成的,因此社会学涵盖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或人际互动、中观层级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文化,以及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几乎无所不包。

  (二)社会学概论课程及其目标定位

  社会学概论课程是讲授有关文化、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群体与组织、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问题及调适、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等知识的一门课程。它作为社会学基本知识,对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进行了高度凝练,集中总结了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运行的机制与规律,通过课程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社会学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和个人困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在我国,社会学概论课程主要面向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其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与素质教育联系紧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社会学的主要功能;(2)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知识理性看待并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的公民意识;(3)为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提供有益的导向,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④。由此可见,社会学概论课程具有十分丰厚的素质教育意蕴。

  (三)社会学概论课程的素质教育意蕴

  首先,教育功能之契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失范理论来看,旧有的社会规范逐渐被打破,社会上缺乏被普遍认同的规则和道德标准,个人和社会都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在这种“病态的”社会解组状态下,从利益重组的角度而言,利益结构的日趋多元化、利益主体的重新分化,以及利益主体之间的激烈博弈,使得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整体而言,当下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一个突出的方面,表现为个体的行为逻辑透露出鲜明的工具理性色彩。这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指的是以功利化思想为主导、以职业化为现实目标导向的应试教育和专业化教育,两者背后隐含的“物化”“齐一化”“单向度”倾向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追求基于完整人性基础上的人之全面发展的理念。因此,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亟须注入新的课程元素。社会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学科,对于社会(包括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研究具有先天的综合性优势。它既以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为研究内容,同时也关注微观层面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的机理机制,更有介于日常生活的微观研究和统一性的宏大理论,并有以可观察的社会行动为研究重点的中层理论。因此,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它内在地要求借鉴其他各个学科之所长,同时能够运用其学科内部积淀下来的经典而富于创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既立足于社会整体,紧扣时代的脉搏,又深入社会肌理,探究问题发展的多重背景机制及其背后蕴含的结构性、情境性因素,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解决方案。认知社会与适应社会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功能优势对于素质教育理念下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对置身其中的社会有了正确且相对全面的认知,才会有更进一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同时,社会学概论课程作为对社会学基础知识与核心思想进行介绍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功能不仅仅停留在指导学生的社会认知层面,在形成大学生对社会基本认知的基础上,也提供了对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层的认知、以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社会行动的准则,提供了对自身和社会本身的反思层面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正如美国社会学家乔治•查农(JoelCharon)在《社会学与十个大问题》一书中写道:“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为日后从事职业做准备的地方,大学也必须设定这样一个目标,即为学生提供一种让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他们所在社会与文化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如果大学教育想要鼓励这一更加宽广的理解和认知态度、激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研究和仔细考察与其所在社会相联系的生活状况,那么社会学就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①其次,教育理念之契合。无论是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层次来看,还是从社会学强调的心智品质与核心理念来看,都可以明显地发现,社会学所立足的基础在于个体与社会的“结构二重性”关系。这里的个体与社会的含义从本体论的角度而言是完整意义上的———即自在性意义上的人和完整意义上的作为统一整体的社会。而且,这种社会的完整性亦是基于人的自在性的充分体现。之所以强调人的自在性,是因为它恰恰与素质教育尊重完整个性与创造性以及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的理念相契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培育人性之完整性,包括个性的完整性与自在性展现、对个性的尊重与道德意识的自觉(而非福柯所言之“规训”)、社会适应能力的系统性与全面性等方面。对此,英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到,“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斑斓的生活”,各学科之间致命的分离状况,极大地扼杀了现代大学课程的生命力,我们需要教育来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②,这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社会学概论课程即是一门能够充分展现作为“独特的统一体”的生活的课程,它与素质教育强调的知识、能力与态度三者相统一的“完整性意味”十分之契合。尽管社会学概论课程只是对社会学精要部分的基本性做以介绍,但其自成一体的体例编排及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及核心理论与思想的梳理和精炼概括,使大学生通过对以个人与社会关系为核心的一系列思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其对综合素质在自在意义上的完整性理念的体会、内化和实践的达成,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阅读期刊:中国社会保障

  《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在宣传社会保障事业、解读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开展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交流社会保障改革经验、反映相关建议和改革呼声、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服务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实用性等特点的专业互动平台。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与公益慈善,内容还涉及工资福利、劳动就业、劳动关系等,得到广泛好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ixiangzhengzhilw/65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