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特殊教育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发表一种值得深思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4-08-29 16:13:59更新时间:2014-08-29 16:14:29 1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一直是我国教育不断追求的目标。在这个视分数为生命的时代,德育的地位被忽视了。寻找一种合适的德育方式是教育者的使命。生活化德育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种德育方式。

  【摘 要】生活化德育是一种立足于学生实际生活的德育,从学生真实的生活出发,让学生认识道德、体验道德。它始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化德育与时展相契合,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社会化。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关键词】特殊教育论文发表,生活化德育,道德体验,主体性

  一、生活化德育意味着什么

  儿童往往被人们视为经验不足、缺乏正确认知的群体,基于此种观念,对儿童进行德育往往是从成年人的世界出发,以便让儿童及早地、“正确”地认识道德、体验道德、养成道德。然而,儿童有着属于自己的世界,且儿童自己的世界需要自己来管理,成人只不过是儿童世界之外的旁观者,要相信儿童的世界应该由而且必须由儿童自己来做决定。成人则要尊重儿童的决定,为儿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提供环境并防止一些最坏的情况发生,儿童完全有能力自我管理,他们知道什么对自己好、什么对自己不好。[1] 而基于成人观的道德养成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德育,是一种强加给儿童的德育。这样的德育看上去是最具“效率”的,但是实际上却是“表面文章”。不尊重儿童的世界就无法让儿童体会到道德的实际意义,也就无法让儿童真正养成道德。

  教育家卢梭在《 爱弥儿 》中倡导“尊重儿童的世界”,“尊重”不同于“保护”,更不同于“包办”“灌输”。生活化德育强调要从儿童自身成长的世界出发,循循善诱,不牵制、不抑制,正如《 学记 》中所言“导而弗牵,强而弗抑”,让儿童在自我的世界中,以自己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去体验道德、感知道德,直至最后养成道德。

  总之,生活化德育就是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从儿童特定的、现时的、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儿童过具体道德的生活,避免对儿童的道德引导政治化、说教化、空洞化,进而使儿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实现全面而深刻的道德认知、道德体验、道德养成。

  二、生活化德育的意义

  1.生活化德育与时展相契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是一个交往不断加强、交流不断加深的时代,特别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正在转型,各种价值观、道德观不断碰撞的时代。传统道德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为统治者统治的工具,因而其最突出的功能当属政治功能,然而有研究表明,道德不仅能促进政治环境的和谐,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

  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在面对人们各种价值观念、利益关系多元化的形势下,一方面要立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起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也要立足日新月异的市场形势,引导学生树立起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价值观。生活化德育正是基于时代的特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充分体现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统一。

  2.生活化德育与学生需要相贴近

  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才是真实的、深刻的,这是与纯说教式德育截然不同的。它首先承认学生是“人”这一基础观念,作为“人”的学生就有自身的需要,有自己的追求。只有结合自身实际需要的道德认识才是深刻的认识。

  此外,生活化德育强调作为德育对象的学生往往也是德育的主体。说教式德育与生活化德育的不同在于:说教式的主体往往是教师、成人。这样就形成了两套价值观念,一套是属于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一套是在学生看来是“强加”于自身的价值观。而人的行为应该是一致的,作为处事原则也应是一致的,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生活,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去进行学生生活化德育。

  3.生活化德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社会化

  生活化德育强调的是德育的情境性、实践性,要求跳出传统德育说教性、枯燥性的圈子,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认识法律规范、民情风俗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悟德育的真谛。从这个角度讲,生活化德育强调的德育是社会规范等在学生身上不断内化的过程,强调学生道德的养成更应是一个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2]

  三、生活化德育的误区

  1.过分强调“生活”,忽视知识学习

  生活化德育强调德育立足学生生活,提倡在实践中认识道德、体验道德并最终养成道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味地依赖学生自身去“领悟”。在生活化德育概念的理解上,应把生活化德育更多地理解成一种理念,一种德育的工具,但并不是唯一,它也需要辅助性的措施,如教师的循循善诱、合适的引导和讲解等。例如,在实地参观革命纪念馆时,由于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所限,更缺乏革命斗争的切身体验,如果单纯依靠学生自己来领悟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会出现理解不够深刻甚至无法理解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地进行讲解与引导,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

  2.尊重并非简单放任

  尊重强调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承认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不压制、不灌输,要求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主动性;而放任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消极态度。生活化德育不是放任,而是学生的主体参与。[3]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的旁观者,而是要扮演参与者,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同时为学生的德育活动创造安全、合适的环境。

  3.学校与家庭生活的两重性

  人的生活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整体性。在时间上,要求德育不仅要在学生阶段进行,而且应在整个人生过程中进行;在空间上,要求德育不仅应在学校中进行,而且在家庭中也要同样展开。学校与家庭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环境,但是却同属于统一的德育范畴。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学生不应有两套伦理原则,即校内一套,校外一套。人的行为是一致的,因此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校外也应保持一致性。然而,家庭与学校的不一致性往往让德育步履维艰,更让学生困惑不解。例如,学生在学校中学习要遵守交通规则,但是在生活中每每出现家长“带头”闯红灯的现象,这无不让学生疑惑,更容易使学生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等做表面文章的不良行为。

  陶行知说:“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同样地,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也就应该接受什么样的德育。生活化德育的理念为我们打破传统德育指引了一个新的方向,但探索的道路是艰辛的,亦是漫长的,为了心中的信念,只有矢志不渝,方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215123)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庞惠启.浅议生活化德育[J].成功:教育版,2011(6).

  [3]陈言贵.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滁州师专学报,2004(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eshujiaoyulw/43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