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体育科学论文

论篮球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分析

发布时间:2011-02-25 13:55:13更新时间:2023-06-14 10:36:03 1

  摘要:篮球裁判员对一场激烈的比赛所做的裁决是否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裁判员对规则的充分理解、临场的经验、身体素质和两个裁判员的密切配合,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临场裁判员的心理素质。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和书籍、观摩比赛、录相以及自己教学亲身的体验,从各个方面分析临场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引言
  客观公正的裁判工作是篮球运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条件之一。现代篮球比日益激烈、紧张,其比赛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单纯的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经济的利益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往往比赛的结果的直接影响者就是我们执法比赛的裁判员。因此,提高我们裁判员的裁判水平是很有必要的。裁判员怎样才能在激烈紧张的比赛中出色地完成裁判工作呢?其中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我们的裁判员要具备良好的临场心理素质。研究分析篮球裁判员临场心理素质,有助于裁判员裁判水平的整体提高。
  1临场裁判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和了解得知,不少的篮球裁判员都是篮球运动员出身,他们不仅掌握了篮球的技术、战术,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而且掌握了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知识,他们反应好,有体力,有一定的临场经验,但为什么在临场时总是吹不出高水平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影响和阻碍这些裁判员向更高水平发展呢?一句话,心理素质是影响和阻碍他们裁判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国内、外一些重大的篮球比赛中,往往可以看到一些临场的裁判员错判、漏判甚至反判,是什么因素出现这些情况的发生呢?原因很多,但其中临场裁判员缺乏稳定、持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篮球裁判员在钻研规则理论和丰富临场经验,不断提高裁判技巧的同时,必须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并发展裁判员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方能取得临场判罚的成功,才能跟上和适应篮球运动的高速发展的需要。
  2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问卷法
  3结果分析
  在调查、问卷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观摩比赛、录相和个人的教学经验,所分析临场裁判员的心理素质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概念分析
  所谓裁判员临场心理素质,就是指裁判员在临场裁判过程中,在双方人员(包括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的言行、气候、场地,以及裁判员之间相互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心理反映。
  3.2高尚的裁判道德是控制激烈比赛的思想基础
  裁判员在临场判罚时,只有坚定不移地站在规则的立场上,以发展和推动篮球运动为出发点,以发生的一切问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感情代替原则,以自身利益代替原则,不允许“乱”和“滥”用裁判的权利,只有在公平、公正、严肃和准确的临场动机和工作态度下,才能充分发挥裁判水平,才能大胆地判罚和果断地处理比赛中所发生的一切问题。反之,动机不端正可能会看人或看球队行事,注意力集中在个人上,要么“哨下留过”,要么“寻机找岔报复”,使判罚尺度和宽容不一,使队员和教练员不满意,就会引起球场风波而无法收场。
  3.3身体素质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健康的身体,是保持裁判员良好稳定的临场心理素质的前提。要想出色地完成比赛任务,必须根据比赛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停顿地奔跑和移动,去寻找理想的观察位置、角度和合适的判断距离,方能看得清,判得准确。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一个临场裁判员要奔跑3~4千米的距离,大脑皮层还要不断地接受来自各个不同方向和不同对象的突发性刺激信号。然后根据规则中各种条款,进行快速的思维,并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应答,如果过早地出现疲劳,注意力就不可能长时间地集中在比赛上和稳定临场的判罚上,就不能觉察到那些在精力旺盛时很容易注意到的一些问题。
  3.4配合裁判员水平的高低与临场心理素质有直接的关系
  在比赛中往往有些等级低的裁判员认为与自己配合的裁判员比自己的等级高,因而对自己的临场裁判水平估计过低,从而产生了自卑感的不良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临场缺乏勇气和信心,缩手缩脚,有依赖思想,怕自己出丑,总想由对方来代替自己裁决,易产生保守和过于求稳的思想,影响了判罚的果断性和坚决性。
  有些级别高的裁判员场上表现傲慢,看不起与自己同场工作的等级低的裁判员,对场上运动员更是不放在眼里,在裁决中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明明错判、漏判也不悔改,这样的裁判员的心理素质就不够稳定,容易激动,甚至有时候会对提出疑问的运动员产生报复心理,这样很容易有意识上的错误,达不到公平裁决的效果。
  3.5赛前的心理准备与临场裁判员的心理素质有密切的关系
  赛前的准备事项很多,其最重要的就是心理准备,心里调节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场判罚时对发生的各种情况心理所能承受的能力。裁判员临场前思想越重视,准备越充分,临场的心理素质就会越好。从心理准备来看,是否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在最适宜的状态,是裁判员临场发挥得好坏的关键。裁判员赛前状态即是裁判员参赛前在内心里产生的情绪状态,这些情绪状态能使他们身体机能发生某些条件反射性变化,其中包括中枢神经兴奋变化,新陈代谢过程、脉搏、呼吸、血压、体温及汗腺、血糖水平等的变化。这一系列变化赛前对竞赛的认识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对接下来的临场工作有重要的影响。
  

  3.5.1赛前过分激动状态
  产生原因:缺乏临场经验的裁判员通常表现出这种状态。它是由于刺激物引起大脑皮层中枢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程上升,使大脑皮层对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由于兴奋过度,使其作用失调,自我控制能力减弱,从而破坏了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使兴奋与抑制失调。
  影响: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裁判员,临场的心理素质表现是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表现为情绪强烈紧张,心跳加快,心神不定记忆力明显减弱,经常遗忘比赛中的重要因素,注意失调,无法把记忆力集中到即将面临的临场工作上。
  3.5.2赛前淡漠状态
  产生原因:赛前淡漠状态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
  影响:裁判员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则临场的心理素质表现是对判罚结果缺乏信心,知觉和注意强度减弱,心理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缺乏果断性,情绪低落,心里不佳,无精打采,意志消沉,萎靡不振,反应迟钝,体力明显下降,全身软弱无力,鸣哨时机慢,抓不住第一犯规动作,甚至会产生“厌战”和不想参加即将开始的临场工作。
  3.5.3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产生原因:是由于裁判员对临场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估计不足,过高地估计自己的临场能力,过分相信自己能轻易而举的完成临场任务。
  影响:处于这种状态下的裁判员其临场心理素质表现为知觉、思维迟缓,注意力的强度下降,遇到意外情况不能正确处理,不经思考,自以为是,对判罚的结果采取消极态度,不放在心上。
  3.5.4赛前怯场状态
  产生原因:怕吹“砸锅”,怕观众起哄,怕球队不满,怕领导批评怕承担责任;激烈而严肃的比赛气氛,观众的大喊大叫等这些情况的刺激;过分担心临场的后果和临场前思维准备不足;临场休息不好,体力差,使大脑神经细胞过分疲劳等因素引起裁判员的怯场状态。
  影响:裁判员赛前一旦出现这种状态,情绪马上紧张起来,紧张的情绪在大脑皮层达到一定的兴奋程度时,并在大脑皮层的一个区域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时,根据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兴奋引起抑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iyukexuelw/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