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体育科学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南瑶族“棕包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发布时间:2022-05-06 10:39:26更新时间:2022-05-06 10:39:26 1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破解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做出的国家重大战略之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有效地推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为“体育非遗”)的继承与发展,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体育非遗的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体育非遗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情况相当严重,边缘化和空心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基于此,我国学者陈小蓉[1] 、汤立许[2] 逻辑推演出体育非遗的 3 个结构层次:自然属性层、制度行为层和精神文化层,阐述了价值认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演进基础,设计和创建了我国体育非遗资源数据库。 任塘珂[3] 、郑燕[4] 针对我国体育非遗法制的不健全,借助国外经验建议分散立法和精准施策,让体育非遗的保护有法可依。

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南瑶族“棕包脑”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瑶族“棕包脑” 作为体育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瑶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彰显着瑶族人民的历史文明和价值认同。 它根植于农耕文化,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空间在乡村,通过身体运动的展演形式,折射出瑶族的生活习性、生产方式、宗教习俗等,充分体现了瑶族共有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5] 。 湘西南瑶族“棕包脑”的活态传承核心是“人”,要充分发挥“政府服务、居民自治、市场运作” 的活态传承机制,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活力。

  一、瑶族“棕包脑”文化溯源与文化特征

  “棕包脑”,瑶语音译为“曼术” (瑶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义为送财神,表达吉祥如意。 瑶族“棕包脑”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生态祭祀舞蹈,因用棕片包着脑袋舞蹈而得名。 “棕包脑” 发源地位于湖南省洞口县境内的长塘瑶族乡老艾坪村(见图 1),后流传于雪峰山腹地的罗溪、月溪、渣坪等瑶族乡和周边隆回县、怀化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偏瑶族的居住区。

  瑶族“棕包脑”文化起源于民间的神话传说, 虽无史料记载,但一直延续至今,传递着瑶族的 “孝母文化”。 相传在长塘山上住着一对瑶族母子。 一天,年轻美丽的瑶族女人在山上采摘山果时,被凶恶的山鬼掳走。 她的儿子长大后,决心救出母亲。 为了不让山鬼认出自己,顺利救出母亲, 少年费尽心机。 他把割来的两块棕片,做成四方帽子戴在头上,腰系常青藤,把自己装扮成“棕包脑”的模样。 乔装打扮后,他拜“倒立梅山神张五郎” 为师,苦练擒鬼除魔的本领,然后隐身山林。经历千辛万苦,在“三峒梅山” 的帮助下,打败山鬼,救出母亲,母子团聚[6] 。

  瑶族“棕包脑”融入了梅山武术的动作形式和蚩尤文化的神韵,其表演形式分为个人、双人与集体,器械为刀、棍、板凳,原始、神秘的舞蹈动作,孔武有力,表现出较强的健身娱乐价值与社会价值。每年正月十四或十五,瑶族人民通过“棕包脑”的身体表演形式与神共娱,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这种祭祀舞蹈一直延续至今,已有 1 000 余年,2014 年被列入第 4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传统舞蹈类。 见图 2

  二、湘西南瑶族“棕包脑”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影响因素

  当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文明的扩张,城市的“拉力”与乡村的“推力”加速了乡村人口流动,导致乡村人口结构失衡,“空巢” “留守儿童”现象普遍增多。 同时,移动互联网文化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的零碎时间更多地被移动互联网文化所挤占,尤其以短视频承载的现代竞技体育文化成为当今的主流文化。 在现代竞技体育文化冲击下,体育非遗文化慢慢地被蚕食,逐渐退出历史文化舞台,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内生动力不足又外遭秩序混乱,过度依赖政府的资金扶持,正面临着文化断层甚至消亡的发展困境。

  (一)城市“拉力”与乡村“推力”导致文化主体结构失衡 2011 年 10 月 31 日,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把武陵山片区纳入全国七大连片脱贫攻坚的主战区之一,其中湘西南地区成为湖南省脱贫攻坚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靶心区。 洞口县长塘瑶族乡位于雪峰山东麓,资水上游,由于深居内陆, 四面环山,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低经济增值的农业, 与发达地区相比,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增值效益较低,且经济增长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活力,从而加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 人口社会流动的高位移规律,即劳动力流动遵守“就高”原则,总是从边际效益低的产业和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产业和区域[7] 。 由此,城市拥有的教育、医疗、就业等优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巨大的“拉力”;同时,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推广以及农田责任承包制的时间延长,释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流向边际效益高的产业和区域。 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造成了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其表现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结构的失衡,

  据调查,瑶族“棕包脑” 文化的发源地———老艾坪村(见图 3),辖区面积为 7. 5 万平方公里,居住了 147 户,总人口 502 人,常住人口 200 余人,居住着瑶族、侗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其中以瑶族人口居多,占总人口的 2 / 3。 随着农村人口的大量流动,农村人口结构严重失衡,“棕包脑”文化传承的人群数量减少,且年龄结构偏大,主要以女性人群为主。 据图 4 所示,2021 年元宵节参与“棕包脑” 文化表演的总人数为 12 人,其中女性人数为 8 人, 且多为中年妇女,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为初中及以下学历。 显然,人口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着文化的发展。

  (二)封闭与保守的传承模式加剧了文化的脆弱性明清“改土归流”时期,中央为了加强对一些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废除土司制度而推行了流官管理制度。 一方面,这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推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大融合;另一方面,民族文化差异也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被不断激化,各族之间的纷争层出不穷。 瑶族先民为了抵御外族,崇尚武风,习武之人数不胜举。 瑶族“棕包脑” 文化融入了梅山武术中的基本棍术与凳术,其动作粗犷有力。 随着历史文化的积淀,瑶族“棕包脑” 文化慢慢地形成了族群记忆和民族归属感,成为瑶族人民重要的符号文本。 正因如此,瑶族“棕包脑” 文化传承秉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封闭又保守的传承陋习,延续至今,如图 5 所示。 同时,对族群内部的传习也需要严格筛选,如品行不端的人不传、好勇斗狠的人不传、不孝敬父母的人不传,素有“三不传”的戒律,这与习武追求的“武德” 同理,规范了人的修养与行为。 为了避免外族人偷师学艺,瑶族“棕包脑”文化的传习地点常常选择在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之中,并且传习弟子不得跟其他人透入传习之地,如图 6 所示。 长期封闭与保守的传承模式严重制约着文化的垂直流动与水平流动,它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棕包脑”文化的“原生态”,但是封闭与保守的传承方式割断了“棕包脑”文化与异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让文化的空间土壤变得脆弱,加剧了文化的脆弱性。

  (三)文化内生动力不足,过度依靠政府扶持据瑶族“棕包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戴昌路口述,每到正月十四、十五期间,长塘瑶族乡地区热闹非凡,家家户户都期盼“棕包脑”送来财神或祝福。 每户人家的主人都会用鞭炮在门口迎接财神,心中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表演过后主人也会给予糍粑或红包来欢送财神爷,具体见图 7。 “棕包脑”表演者每次表演过后也能收获一定的物质报酬。 近些年来,由于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人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务工,只有过年才能短暂地与家人团聚。 到了正月初八的时候,瑶族乡居民又会踏上务工旅程,许多村寨呈现出“空巢”的迹象。 过去,“棕包脑”表演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现在仅需一上午就能完成,并且文化的空间土壤越来越狭窄。 据图 8 的 2021 年表演路线图所示:早上 8 点驱车赶到萧家大院,然后一直沿着线路边表演边返回,大约在 11 点左右到达老艾坪村并结束表演。 由于人口大量外流,习练“棕包脑” 人数缩减,且大部分人都认为“棕包脑”文化没有什么价值,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过去习练“棕包脑” 文化的人为了生计也不得不外出务工。 据戴昌路口述,他的两个弟子常年在长沙地区务工,每次洞口县文化部门邀请其参与“棕包脑”大型演出时都需要提前通知,其表演后又得返回工作地务工。 “棕包脑”文化内生动力不足,表现为“造血”能力薄弱,文化输出不能转化成经济效益。 “2010 年, 中央财政资金补助给国家级传承人 8 000 元传承活动补助经费,由各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一次性发放给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个人。” [8] 目前,经费增加到了 20 000 元,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励着人们对文化的传承,但大型比赛或演出仍要发挥文化部门的经济效能。 2012 年,瑶族“棕包脑”文化被邀请参加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演,由于交通费、食宿费以及租赁服装等费用较多,政府经济扶持力度不够,文化传承人只能自掏经费完成了演出,从而降低了文化交流的积极性。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南瑶族“棕包脑”体育非遗的活态传承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关键是生态宜居,保障是乡风文明,基础是治理有效,根本是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布局为体育非遗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体育非遗的活态传承既尊重了人民的首创精神与文化的多样性,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注入了新鲜活力。 瑶族“棕包脑”文化作为体育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态传承要以习近平新时代重要思想为指导,要以群众为根基,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增强社会的影响力,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

  (一)加强“棕包脑”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满足时代的健康需求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10] 。 时代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是由多种因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综合作用反馈出来的,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向前推进。 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时代的需求,它是由时代决定的, 又满足了时代需求。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前,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的蔓延,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提高,健康需求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二)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推动“棕包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洞口县位于雪峰山腹地,素有“中国绿色名县” “中国宗祠文化之都”“蔡锷将军故里”“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国雪峰蜜桔之乡”的美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的旅客参观旅游。 2019 年,洞口县全年共接待游客 132. 8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11. 6 亿元[12] 。 洞口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 “十四五”时期要发展包括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在内的服务消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目标,整合区域资源,推进体旅融合,让它们成为区域旅游经济新的增长模式,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高度整合。 同时,要形成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的双循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旅游产业的附加值, 形成连片的经济效益。 过去单一的景观观赏旅游方式,其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为游客被动式参与、观赏时间短、景观片段记忆消失快、旅游经济低,游客很难有较深的印象;反之,推进体旅融合形成观赏与体验的模式,其优势表现为游客主动式参与、观赏时间长、旅游片段记忆深刻、增加旅游附加值提高旅游效益等。 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体验当地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能更好地愉悦身心。

  (三)打造文化接力,让“棕包脑” 体育非遗进入校园瑶族“棕包脑”体育非遗产生于历史,活于当代,续于未来。 由于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冲击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大多数新生代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现代竞技体育,对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知之甚少,造成文化断层现象。 瑶族“棕包脑”文化要续于未来,就必须要抓实、抓细、抓牢新生代,只有新生代融入“棕包脑”体育非遗的传承中来,才能够发挥文化的接力棒功效。 “抓实” 是文化接力棒的前提,“抓细”是文化接力棒的保障,“抓牢”是文化接力棒的核心,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要打造文化接力棒,让瑶族“棕包脑”体育非遗进入校园。

  综上所述,瑶族“棕包脑” 文化的活态传承核心是人。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承载者与传承者,只有留住人、用好人,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出发,发挥 “政府服务、居民自治、市场运作” 的活态传承机制,不断地提升“棕包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小蓉,陈斌宏,邓宏,等.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创建[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 (10):127-134.

  [2] 汤立许.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18,54(3):29-36,86.

  [3] 任塘珂. 英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成功经验及本土化启示[J]. 体育与科学,2019,40(3):67-73.

  《乡村振兴战略下湘西南瑶族“棕包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来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作者:吴秋来1 ,白晋湘2 ,吴湘军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tiyukexuelw/74569.html

上一篇:初中足球运动训练中的障碍及其解决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