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化产业论文

亨利.摩尔的雕塑与东方置石艺术的异同

发布时间:2012-08-07 10:31:47更新时间:2012-08-07 10:41:11 1

摘要: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创作手法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置石有着相似的特点,本文从风格、内涵、手法等方面对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置石进行了对比研究。

关键词:亨利·摩尔;雕塑;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置石

Abstract: The sculpture artist Henry. Moore ‘s writing techniques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stone, this article does the contrast ion and research on the Henry .Moore sculpture and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stone from the style, content,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Henry .Moore; sculpture ;natural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stone

中图分类号:TU-0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作品享誉世界多年,全球各地都可以见到他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不论是位于建筑物入口前、公园点景还是广场中心都能够与周围环境高度协调,同时,优美的形态也提升了空间品质。亨利·摩尔创作手法别具一格,同时被西方艺术界和东方艺术界所认可。他的作品不同于西方传统艺术对于几何感的重视,而与东方艺术中的写意有着微妙的相似性。

1.气韵十足、完全独立与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自英国浪漫主义风潮起,西方人开始对自然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模仿,亨利·摩尔出生于风潮晚期,无疑也受其影响,他曾这样说:“观察自然是艺术家生命的一部分,从而吸收对造型的构想力,保持清新避免公式化,增加灵感。我最人的兴趣无疑在人体造型方面,但在对大自然的探索里使我发现形态和节奏之道……。”

而亨利·摩尔对于自然的追求主要在于通过抽象的雕塑来展示其本身的生命力。1978年的作品“母与子”(如右图)选用千年形成的钟乳石,以天然的纹理搭配母与子形态的虚实对比,很好的诠释了他对于自然的观察,值得一提的是其褶皱使得雕塑的流畅线条更具层次感,很好的表达了雕塑生命力。

东方园林一直以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著称,而置石更是体现这一特点的一个重要方式。中国古典园林的置石点景向来讲求自然,石在中堂人厅是古玩佳品,体现主人的情趣爱好,在盆景巾块奇石就成了咫尺千里的风景,这些点景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韵味暗藏。而石材本身也未经雕琢(虽然精挑细选),直接从太湖等地运至园中,可见中国的古人对石的自然性甚下功夫。

2.表现人性与表达性格

亨利·摩尔的创作根植于大自然,而研究他的人把他和欧洲另一位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进行对比,米开朗基罗是从“神”那里寻找回来他所追求的“人性”,但仍然是把这些作品放置在教堂类的建筑里。摩尔呢,他是从大自然“那里感悟到了他所向往的人性”,并把他的作品投放到了无限美好的自然风景之中。在摩尔看来回归自然的人性才是最美的才是至高无尚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亨利·摩尔理论中的那些由神性中寻回的人性,还有很多事天生的人性,他的诸多作品中,有很多是以表达母爱作为主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创作于1978年的著名作品“母与子”,早在1952年他就以“母与子”为题创作了一个青铜材质可以摇动的雕塑作品,亨利·摩尔本人的自述中说:这一系列的安乐椅雕塑,是为女儿玛利创作的,可以摇来摇去……我发现摆动的速度是基于底座的弧度重量和平衡的分配,所以每个摆动的频率都不相同。并且亨利·摩尔对于孔洞和褶皱的喜爱更多的是源于对自然的观察与研究所得到的理解和感悟。这些孔洞和褶皱为他的雕塑带来生命力和层次感。

中国古人选择园林中的置石讲究“瘦、漏、透、皱”,而看起来无比自然的置石体现的实际上是古人的气节性格。(后为留园冠云峰)

“瘦”,似有闲石野鹤之味,“瘦与肥相对,肥即落色相,落甜腻,所以肥腴在中国艺术中意味着俗气”,“外枯而中母,似淡而实浓,朴茂沉雄的生命,不是从艳丽中求得,而是从瘦淡中撷取”。山占代文人追求的境界实则如此,脱去俗气于瘦淡中显现朴实的生命本质。

“漏”,互相通达,四处皆有路。对于文人志士来说,通达似乎是官场上最有利的局而,而内心通达则是指向人生的最高境界。

“透”,玲珑剔透,不遮掩,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反映在外,心口一致而不受任何约束,这是任何朝代的文人都希冀的,但也是那些率性而为的文人悲剧命运的缘山。

“皱”,突现节奏感,生命的韵律通过它得以展现。外表光鲜不会使人留卜印象,过于完美则失掉了特点。而“皱”则打破规整的外态,木不完美的心灵不必遮掩,任山它缺憾罢了,而生命的奇特却会使人记忆犹新,不难忘却。这也是为何占人最爱它的缘故。

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虽然很多用铜等人工材料制作,但无处不体现着自然的力量。而中国古典园林虽然使用自然的太湖石,诠释的却是人的气节与追求。这些与我从前认识的西方的几何式与东方的自然式大有不同。

3.形态中的“孔洞”与“衣褶”

亨利·摩尔的“虚与实”,是一件反映出木纹和穿孔特性的作品,他自称:“我对孔洞的喜好,是以制造空间效果和立体造型而来的。对我来说,洞不单只是个圆形的孔,它其实是一个块件被前后贯穿的表示,揭示出另一个像限,另一个思维空间。”虽则人体雕塑的丰腴圆润让人觉得与留园冠云峰的清峙独立毫不相干,但摩尔特有的挖洞、打眼、留空隙的手法却与中国审石标准中的“透、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透、漏,指的是有很多以横向为主、前后左右相通的孔和以纵向为主、上下相通的孔,孔彼此相通,若有路可行和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正是这样的原理,亨利摩尔的孔洞,把那些不能观察到的背面也揭示出来,同时产生了内在形体的扩散与空间的存在感,依赖于穿透形体的孔洞,将光线导入形体的内部,折射的光线又引发出内部的幽深。大小分布的孔洞给人以无限的联想,有着中国画里留白的美感。

另一件作品“披衣侧卧像”,则体现出亨利·摩尔对于衣褶形态的喜爱。衣褶可强调出塑像的张力状态,能紧紧的拉张在塑像的突出部位上,如肩膀、大腿、胸脯等等,在凹处则出现松弛揉皱的衣褶,两者间形成明显的对比,披在造形身上的衣褶,可以借着本身雏摺的方向,浮现出衣褶底下的体态,更加强了雕塑性,这件塑像尽管看似安静和平,但它绝非迟钝、相反更其有精灵机巧的气质。正如中国园林选石讲求的一个“皱”字,是石表的褶襞纵横,外形起伏不平,千姿百态,其受光影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明暗交错之美。这种不规则、不对称的奇形怪状,不仅表现了变动不居、石无定相的天趣,更包含着勃勃的自然生机。静态中内含着动态,无生命中蕴含了有生命。

4.简约深远与意在石外

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对于人体曲线的描绘非常具有东方韵味,他雕塑中的曲线一直是一种极其简约却又饱含深意他的作品“三件套卧像”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作品中曲线大开大合,简单勾勒出神似的三个斜卧女子,其形态各异但都及其舒展,有人体流畅的曲线,又神似山峦起伏的自然景象,面对亨利摩尔这个的雕塑作品,很容易使观赏者找不到“确定”的感觉,看到的一起都似是而非,没有直接的表达,也没有全面的描述,其大气的曲线描述了人体的特点又精简了复杂的细部,赋予了形体模糊而充满想象的含义。高度浓缩的女人体在模糊细部的同时又在极力夸张变形女人体的弧形结构。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心绪外化后的事物是带着主观感情色彩的,是有生命痕迹的,即使一块小小的石头,也不再是静止无生命的了,而是人本身鲜活气息的附带者。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置石一直是文人造园者表达自己感情的重要手段,普通人观赏其形体并没有很多联想,文人通过自己的描述以及诗词,赋予置石很多深刻的含义。爱园中之石并非爱那雕镂枯瘦之石,而是爱那些自己所赋予的含义,爱自己的才华,即爱自己。石头只不过是一具外壳而已,置于园中之石与园林主人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因此细拔高耸、瘦挺奇特如苏州留园“冠云峰”;棱角分明、瘦骨嶙峋如苏州留园“瑞云峰”;抑或水中独立如杭州西湖“皱云峰”等无意在石外,石美,意更高。而这些置石则正是用自己或瘦、或漏、或透、或皱的身姿衬托着点置者心中那美好品德和追求。由此观之,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在形与意方面的若即若离与东方园林置石的意在石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5.结语

通过对亨利·摩尔作品和其理论的研究以及对于他的作品与我国传统园林中置石的对比,可以发现虽然西方人对于自然的态度比较直接,对于几何感的追求彰显着人类的力量,但西方人亨利·摩尔的当代雕塑作品反映对自然的追求与东方人对待自然暧昧态度却十分相似,并很好地将这种风格与环境相协调。也许亨利·摩尔的艺术会对我国的艺术家们有所启发:向自然学习,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更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亨利·摩尔的环境雕塑艺术》世界建筑2000年12期

《亨利·摩尔的雕塑艺术与建筑》时代建筑1988年1期

《中国园林石文化》科技信息2008年36期

《亨利·摩尔的环境雕塑艺术》世界建筑2000年12期

《浅谈中国式古典园林中的“石”文化》饰2009年1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wenhuachanyelw/1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