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文化产业论文

维汉文化差异及翻译中的文化问题

发布时间:2011-04-01 09:49:00更新时间:2011-04-01 09:49:34 1

维汉文化差异及翻译中的文化问题
古丽拜克热木•托尔逊
摘要:本文通过一些典型的实例揭示了维汉民族文化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指出译者不仅要做到语言形式内容上的翻译,还应尽可能地把一种文化信息全方位地传送到另一种文化中去,才能使译文传神、达意。同时还对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文化的可译性、可译性限度以及处理文化的翻译方法进行了粗浅的讨论。
关键词:语言;文化;文化差异;文化的可译性;可译性限度;翻译方法

1. 引言
语言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沟通交流、丰富人类文化、促进文化趋同的过程中其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语际间的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每一种语言都从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重视如何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必须力求表达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内涵。翻译是一种传递文化信息的方式。语言的转化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送才是翻译的实质。从本质上说,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的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信息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换言之,满足文化等值传递的翻译才能够算做有效的翻译。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民族的历史,反映出民族的习惯传统,透视出民族的文化心态,蕴涵着民族的思维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层面很大,词汇层、语法层、语境层都会受其制约。因此文化对语际间的翻译而言,其影响之大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我们在把一种文化转换成另一种文化时,必然要涉及到文化对翻译的影响、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文化转换的标准和目标、文化的可译性和可译性限度、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等问题。下面我们对以上问题逐一进行讨论。

2. 维汉文化差异与有效翻译
2.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任何语言都是用以表达文化的,其背后都隐藏着文化内容。因此语言和文化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使语言在其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上有着鲜明的个性。
维吾尔民族和汉民族历史悠久、语言丰富、文化绚丽多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表达风格。文化差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维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要求译者仔细分析和推敲词语的深层意思和文化内涵来翻译。只有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作深层、动态分析才能使译文完全深入其文化内涵。维汉两个民族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地域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等几个方面。
2.2 宗教文化差异与翻译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每一种文化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宗教,它对中国人,尤其是对汉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世界的“老天爷”。而深受伊斯兰教影响的维吾尔族文化中则没有这些概念。伊斯兰教认为“胡大”是创造宇宙万物,主宰一切的唯一真神。汉语的“老天爷”和维语的“胡大”所代表的东西不完全相同,因而在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翻译中稍有不慎,便会出现问题。汉语中许多词语都含有强烈的宗教文化色彩。例如“借花献佛”、“五体投地”、“一尘不染”、“看破红尘”、“四大皆空”等都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点石成金”等成语的形成则是与道教的神仙人物及神仙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有密切关系。维吾尔语中的(真主保佑)、(净过身的,沐浴过的、净身用的水壶)、 (坐静)等语词无不渗透着浓厚的伊斯兰文化的宗教色彩。
2.2 地域文化差异与翻译
地域文化指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差异,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述。汉民族的先民生活的一些地区盛产竹子,汉人的衣食住行便同竹子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在创造成语时竹便自然地引起了汉民族的丰富联想,出现了“青梅竹马”、“胸有成竹”、“滥竽充数”、“节外生枝”等与竹文化相关的词语。维语中(沙子开花;铁树开花)、 (在头上砸核桃;欺人太甚)、(问的是高山,答的是花园;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等熟语都折射出维吾尔人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如在汉文化中牛被视作忠诚、勤劳的象征。人们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成老黄牛,因此有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言。而在维语中常常用牛作喻体用来形容某些呆板、愚蠢的行为或状态。
2.3 饮食文化差异与翻译
饮食是民族文化中最具民族性和稳定性的部分。由于不同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不同民族意识,体现在两个民族饮食文化中的差异也很明显。汉民族传统菜肴的烹饪方法十分讲究,名目繁多。而维语表达时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只有通过妥协和补偿手段才能同以上动词达到意义上的对应。同样是面食文化,汉维两个民族也各具特色。维吾尔族有着丰富多彩的馕文化。《突厥语大词典》中所收录有关面制食品的词有20多个,其中以馕的名称最多,共有16个。由于浓重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食有关的词语在维吾尔人的日常生活中俯首皆是。如:(馕袋子,饭桶)、(囫囵馕,不愁吃穿)、(吃习惯吃的馕,安分守己)、(馕是信仰,无馕遭殃)。用汉语翻译以上词语时,必须处理好文化移植与可接受性之间的矛盾,为了弥补语义不对应的损失,只能采取妥协和补偿手段。
2.4 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历史文化是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不同,所以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沉淀的文化内容也不相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导致翻译中的“短路”现象屡见不鲜。
维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大量不同的典故、成语、谚语、俗语等。这些习语是历史文化在语言形式上的积淀,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译出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
3. 维汉翻译中的文化问题
3.1 文化的定义及对翻译的影响
尽管人们对“究竟什么是文化”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和看法,但普遍认为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语言是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首先它是整个文化的基础,通过语言,文化才能得以保存并传递给后人。其次,语言直接反映一种文化的现实。一个民族的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层面很大,词汇层、语法层、语境层都会受其制约。因此文化对语际间的翻译影响巨大。所以译者应该抛弃过去的“语言工具观”,建立新的“文化语言观”,既要考虑语言又要兼顾文化。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
3.2 翻译的标准与目标
在翻译界无论是严复的“信”、“达”、“雅”,泰特勒(Edward Tyler)的“翻译三原则”,还是奈达的等效论以及当今各类翻译教材所反映的三项翻译标准,即忠实内容;明白通顺;保持风格,实际上它们所包含的翻译理念都是大同小异的。可以概括为:译文的语言表达要做到与原文相应的原则,即要服从于忠实内容和保持风格两个标准;等值地再现原著的意义内容,不增减、不歪曲是翻译的最基本的标准;等值地再现原著的话语风格,对原著的言语环境、语体和个人风格不破坏、不改变,这是翻译最重要的标准。
奈达提出的“能动等值”概念将能动等值定义为:翻译质量,即用接收语传达原文思想内容,使译文接受者的反应与原文接受者反应基本相同。这里的“反应”不仅包括语意、内容、情感,同时也包括文化因素。他还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中指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有意义。”以上论述足以说明文化的翻译已成为翻译的重要目标之一。
3.3 文化在翻译中的作用
在翻译实践中,文化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翻译的质量和读者的接受程度。例如维语若直译成“阿不都哈力克的靴掌”,就丧失了维语原语的文化意义,而且读者也不解其意。首先要向读者交代清楚阿不都是维吾尔族民间故事中的一个脸皮很厚的人物,在向读者交代清楚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之后,才容易让读者接受,因此,可以看出译出原作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3.4 文化的可译性和可译性限度
文化是可以翻译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人类拥有许多相似的经历。尽管不同文化中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或根本就没有相对应的表达方式,但这不是主流。第二,造成文化可译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文化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文化融合趋势更加明显,这无疑为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创造了条件,但在文化融合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都具有与其它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个性化特征,都是一个相互不可取代的文化系统。文化差异产生的因素主要:历史特征、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因此在语际间的转换过程中问题总会存在,文化上的差异给文化的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在翻译过程中实际上很难做到既保持语言形式又保持语言意义。
虽然文化上的差异进一步限制了翻译的可译性限度,但从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上来看,“翻译的目的在于努力寻求与原文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换言之,翻译要最大限度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其它因素(包括文化因素)。所以我们应当把翻译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应该不断努力去完善它。
3.5 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问题
综上所述,要做到既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又要让读者可以接受并非易事。我们认为:首先从译者自身的素养来看,译者不仅要具备卓越的语言翻译技巧,而且本身必须是真正的文化人。译者必须做到对双语文化的精通,否则本人都不理解原语的文化内涵,翻译就无从谈起了。此外,译者在文化的翻译过程中还应针对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文体对翻译的不同要求来灵活处理,尽量保持住原汁原味。
4. 结语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文化的翻译已成为翻译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衡量一个翻译文本的重要尺度之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内容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译者的任务是尽量消除两种文字间的文化障碍,首先对原语言的文化信息进行感受、分析、整理、吸收然后将其转变为目的语的文化信息,从而准确完成语际间文化信息的传递。只有克服文化差异,实现文化信息连贯的翻译,才能算作有效的翻译。
文化对语际间的翻译而言,其影响之大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译者应该抛弃过去的“语言工具观”,建立新的“文化语言观”,既要考虑语言又要兼顾文化,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所有信息。我们认为尽管文化的翻译方法可以有多样的选择,但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在处理维汉文化的翻译问题时,应根据不同语体、不同的翻译目的来灵活处理,这才是翻译中较高的境界。

参考文献:
[1]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托乎提.巴克.怎样翻译 [M].民族出版社,1994.
[3]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外语出版社,1997.
[4]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史震天.汉维互译实用教程[M].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
[6]奈达.严久生译.语言文化与翻译[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
[7]包慧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wenhuachanyelw/8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