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物业论文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1-02-26 11:50:38更新时间:2021-04-29 10:31:11 1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定向培养模式探索

  宋春燕崔连珍

  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市场调研和不断探索,确定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具备核心职业能力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定向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实现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具有社会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所要求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技能,我院不断进行市场调研,探索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模式。

  一、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促使物业管理快速进入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并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物业纠纷的数量也迅速增加。造成纠纷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即物业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管理服务不到位。

  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内的许多服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对物业管理知识知之甚少,不熟悉现代物业管理的模式,或者是虽具备一定的物业管理知识,但缺乏相应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然而,物业管理行业的迅猛发展已使得物业管理的职能由原来的简单收费、维修房屋转变成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因此,行业的发展对物业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市场调研的数据显示,从物业管理公司的架构上来看,物业管理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包括两个层次,即管理层和操作层。管理层侧重于管理人才、企划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应是具备多种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应拥有丰富的物业管理经验,熟练掌握物业管理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强烈的市场意识和管理意识,具有超强的市场活动能力。操作层则侧重于物业管理的基层从业人员,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与业主进行沟通,并为业主解决一些基本技术问题。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将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素养和文化修养,具有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能力,从事物业管理基础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强化校企合作,构建人才的定向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离不开社会实践和教学的结合,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不能满足物业管理人才的需要,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企业在应用型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

  为此,我院专业教师先后到深圳市长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安信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哈尔滨菱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进行市场调研,并及时跟踪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物业管理企业对岗位群人才的任职要求,并最终确立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比较困难的课题,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因此,我院专业教师和由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者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多年合作,结果不断的探讨研究和实践过程,探索了一些成功的人才定向培养的新形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岗位职业能力和行业发展状态及时改革和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物业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我院根据专家建议和以往的教学经验,对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和调整,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新建构了课程体系,强化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社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是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构建“2+1”教学模式。我院房地产与物业管理专业从建立之初就一直采取“2+1”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与企业零距离对接。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岗位能力训练相结合,教学与顶岗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所学直接面向企业需求,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并且,使企业有充分的时间考核学生。

  (二谈课程标准)

  三是在企业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物业管理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岗位需求非常大,企业渴望与学校合作。我们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地共二十余家校企合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能够满足学生了解和认识物业管理相关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校外基地的功能:1、专业实习,体现教学做一体化;2、顶岗实习,就业前的训练)

  四是行业专家对每届学生进行岗位认知教育和就业指导。为加强学生对物业管理专业以及行业的认识,我院在每届新生入学初即邀请合作企业专业来校对新生进行岗位认知教育,向学生介绍物业管理的内容、相关的岗位要求以及行业的发展状况等情况,并将学生带到合作企业,由工作人员引领学生参观合作企业并现场讲解。在学生毕业前,也会邀请行业专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就行业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动态做专题报告,并传授求职面试的注意事项等。

  五是聘请行业专家授课。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对《客户服务管理》、《物业智能化技术》、《物业管理实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聘请行业专家授课,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多更快地和企业实际和案例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没有课程类别之分,共同教学)

  六是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为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随时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学院每学期都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实习,合作企业为挂职锻炼的教师提供锻炼岗位,教师参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这种方式即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又加深了双方的合作。

  (四五六改表达方式,以研究的口吻而非总结)

  三、校企合作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意义

  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定向培养应用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模式,不仅可以向物业服务企业输送大量的合格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而且可以提升学院的办学知名度和学生的自信心和就业率。经过多年的实践,物业管理专业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是与知名物业服务企业合作推行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效果。通过与知名物业服务企业的合作,能够使学校及时把握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企业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学校培养的具备行业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也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则通过校企双方的培养,可以培养其团队意识,有效提升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拓宽发展空间。

  二是实践校企合作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高职院校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探索应用型专业的办学出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重新定位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职教育创新,为学院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积累经验。

  三是推行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定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校企合作教育,定向培养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在产学研培的基础上,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合作教育,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培养以企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为培养内容,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和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一系列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现代物业管理专业核心竞争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职业岗位需求。

  总之,当前的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非常迅速,随着科技的进步,物业管理行业设施设备日益高档化、复杂化,物业管理的难度也与日俱增,物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底蕴、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岗位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适应行业的发展,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和企业合作定向培养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提高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玉阳,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体系设计研究,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3)

  2、田园,高等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

  3、李柏青,校企合作教育,定向培养高职人才,机械职业教育,2006(10)

  4、王晓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辽宁高职学报,2008(1)

  5、鲁捷,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wuyelw/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