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戏剧论文

传统戏曲服饰图案的艺术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30 11:01:14更新时间:2022-03-30 11:01:14 1

  摘 要:戏曲服饰图案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以拟形为主要手法,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与希冀,富有生命力、表现力。该文探索戏曲服饰图案的发展传承、内容塑造、构图方法和色彩运用,总结戏曲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思考戏曲服饰图案独具民族特色的美学观念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戏曲服饰图案 文化内涵 艺术特征

传统戏曲服饰图案的艺术内涵研究

  一、传统戏曲服饰图案的发展演变

  戏曲服饰是中国传统民俗生活的艺术化表现。其中,图案艺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具有装饰美感,而且深受民俗文化的影响,能够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人文特征。戏曲服饰图案源于中国传统服饰图案,并不断发展演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中国传统服饰图案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商代。这一时期,人们对自然较为敬畏,服饰图案形态多为云纹、雷纹等自然元素,并以几何化的形式表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服饰图案逐渐具有等级象征意义[1] 。秦汉时期,服饰图案题材进一步丰富,不仅涌现出大批具有祥瑞寓意的动物图案,如鹿、鹤等,而且出现了字符类图案,如“万事如意” 织锦等[2] 。这一时期,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增长,戏曲艺术由此萌发,并以酒席助兴表演的形式呈现。虽然当时的戏曲艺术难登大雅之堂,戏服体系也尚未成型,但多样的图案题材无疑为戏曲服饰图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更加开放,服饰图案由此演变出更多的表现形式,如狮虎纹样、连珠纹等。这一时期的服饰图案风格华贵,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唐以后,戏曲艺术不断发展,戏服体系逐渐形成。这一时期大量的图案形式,为戏曲服饰图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宋元时期,服饰图案的风格由华贵转向清丽,多以花鸟组合的形式呈现。戏曲艺术也迎来了发展高峰,前期杂剧盛行,后期南戏逐渐成为主流[3] 。戏服图案也得到了拓展,其内容不仅包括飞禽走兽,而且出现了植物花卉题材,能表现君王的威仪、文士的温雅等,富有表现力。明清时期是戏曲艺术发展的繁荣期。明代服饰图案题材进一步丰富,“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这一时期的图案特征。戏曲服饰图案也是如此,其往往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如,桂花和万年青喻示富贵万年,莲花和鲤鱼喻示年年有余,等等。到了清朝,补子图饰出现,多绣于官员朝服,以不同的纹样区分官级,体现了中国传统封建等级观念。这一时期的戏曲服饰图案也融合了少数民族的特色元素,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二、传统戏曲服饰图案的类别

  戏曲服饰图案延续了传统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各类纹样展现出来。戏曲服饰图案主要分为几个大类,即神禽瑞兽类、植物花卉类、自然景观类和几何符号类。

  1.神禽瑞兽类神禽瑞兽类图案主要分为龙、凤、飞禽、走兽等图案。龙纹图案被广泛应用在蟒、帔、靠三类戏衣上。龙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图腾,受人尊崇。龙纹图案在戏曲服饰中多为帝王将相所用,通过不同的图案形式突出人物特征:团龙整体趋向圆形,用以表现人物的高贵与庄重;行龙舒展矫健,用以表现人物的刚毅与威厉;大龙形态夸张、盛气凌人,用以表现人物独霸一方的气概[4] 。凤在传说中为百鸟之王,具有华贵、如意的寓意。凤纹图案在戏曲服饰中通常象征地位尊贵的女性,一般被用于蟒、帔、靠的女性戏服[5] 。在戏曲服饰中,飞禽和走兽纹样也具有重要的内涵。飞禽图案多绣于文官官服,走兽图案多绣于武官官服,并根据官位品级有不同的区分。在文官官服中,一品官服图案为仙鹤,二品至九品官服图案分别为锦鸡、孔雀、云雁、白鹇、鹭鸶、鸳鸯、鹌鹑、练雀。在武官官服中,麒麟作为传说中的瑞兽,有吉祥、珍贵的寓意,寓指品德高尚、才能杰出之人,用于一品武官官服。二品至九品武官官服图案分别为狮、豹、虎、熊、彪、犀牛、海马。

  2.植物花卉类植物花卉类图案常被用于褶和帔,角色性别不限。植物花卉的图案创作对象为花、叶、茎、蔓,具有极强的造型可塑性[6] 。在通常情况下,图案的表现主体为花,呈面状;茎蔓为次体,以线型分隔画面、确定纹样位置。二者相辅相成,富有美感和节奏感。

  3.自然景观类自然景观类图案多为辅衬型图案,能够丰富图案的整体内容层次。自然景观类图案原型源于自然,通常以日月星辰、海水江崖以及各式云纹为主要题材,烘托画面的氛围。以海水江崖为例,这类图案通常位于服装边缘,呈浪花形。海水象征海潮, “潮”与“朝”谐音,多用于官服。“江崖”同“姜芽”,表现出山峦的叠嶂连绵,有“锦绣山河、疆土永固”的含义。海水江崖还可被称作“蟒水”,主要分为全卧水、立卧三江水、立卧五江水、直立水和弯立水五种形式[7] ,用以表现戏曲角色的不同性格。

  4.几何符号类几何符号纹样历史悠久,源于中国传统美学,构成形式简洁、直接,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呈现。其经典纹样之一为太极八卦符,是道教的代表性标志,通常被用于八卦衣上,装饰布局遵照严格的规范。太极符号为黑白组合,分为阴阳两极,绣于八卦衣的中心;八卦符号环绕四周,在前身后身按规律排列,不可随意布置,有“肩担天地、胸怀风雷、背负山川、袖藏水火”之意,在戏曲服饰中多用于表现神机妙算的军师形象。

  以上是戏曲服饰图案的主要纹样类型。戏曲服饰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每一类图案都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意蕴。各式各样的服饰图案融合了自然界的不同事物,创造出众多玄妙有趣的形态表达,是戏曲艺术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后世极具研究价值。

  三、传统戏曲服饰图案的艺术内涵

  1.形态与寓意戏曲服饰图案不过分追求逼真,而是重在提取动植物的轮廓形态,与戏服的内在涵义融合,突出图案的整体神韵。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花型圆润饱满,花瓣层层叠叠,是“国色天香”的象征,喻示国富民强、生活美满幸福。但在对戏曲服饰图案的形象处理上,牡丹没有一味追求对复杂花瓣的细节刻画,而是着重表现饱满的花形,以彰显其“富贵圆满”的花语(图1)。戏曲服饰图案还通过多种浪漫、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内容塑造。如孔雀、云雁等鸟类图案,羽毛的色彩相比现实往往会更加绚丽。又如狮、虎等兽类图案,神态相比现实往往会更加夸张、鲜活[8] 。各式各样的戏曲服饰图案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审美沉淀,至今依然熠熠生辉,为戏服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透视处理戏曲服饰图案不同于现代图案,具有严谨的透视关系,其透视处理风格独树一帜。一方面,戏曲服饰图案旨在通过淡化透视效果,将空间上的三维物体转化为平面上的二维画面,削弱图案的体积感,使元素在各个细节角度上都能以平铺的形式在图案中得到完整呈现。另一方面,为了使图案效果更易于理解,戏服图案不会全然无视空间规律。元素中仍能体现多种透视类型,主要类型分为焦点透视、散点透视、环形透视和反向透视。其中,反向透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透视方法,它不被传统认知观念束缚,画面近处的元素不一定大,逻辑上小体积的元素也不一定小,它的大小关系是依据图案的呈现重点而定。如,图2为凤纹图案,为了强调凤凰美丽的羽毛,图案运用反向透视法,特意缩小同一平面内的凤凰身型,以将人们的视觉重点转移到画面中占比更大的羽毛元素上,视觉处理主次分明,令人印象深刻。

  3.构成形式(1)对称法在戏曲服饰图案中,对称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对称即以点或线为中心,将元素作旋转或翻折处理,最终形成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元素的图案集合。对称图案平衡了观者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形成了大方规整的氛围效果。图3为团凤牡丹的对称图案,左右两边皆有一只裹金彩绣团凤绕牡丹飞翔,在提升图案整体复杂度的同时不破坏画面的整齐。团凤牡丹带来的华美端庄感,增强了戏服的艺术感染力。对称构图有助于加强图案的视觉效果。图像的反复排布能够刺激人的视觉神经,加深人对图像的视觉印象。对称法巧妙运用这一原理,不仅使图案的排列理性、规整,而且提升了图案的整体表现力和内容丰富度,对突出戏服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2)均衡法在戏曲服饰图案的元素构成中,均衡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其追求观感上的平衡感,体现元素的协调性。图4为团龙图案,整体龙形呈环状。头部结构复杂,占据大幅画面,居于正中以稳定画面重心;身段构成较为简单,量感较轻,位置较于头部向右偏移,同时分配一上一下两只龙爪,增强了右侧的重力感;尾部带一龙爪,位置偏左,龙爪向上扬起,与头部呼应,形成环状龙饰。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互相协调,即表现出团龙戏珠的动态神韵,又达成了视觉上的画面平衡感。合理分配形、色、量协调图案的元素组成,这就是戏曲服饰图案中均衡法则的体现。当图案需要稳定画面时,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分散元素体量:过大体积的元素可排布正中,稳定画面重心;小且零散的元素可分布两边。戏服图案中平衡画面的规律还有很多,不同的图案与形制呈现出不同的构图手法。(3)时空重组法时空重组法是比较新颖的构图方法。为了保证戏服生动的表现力,古人在图案设计中将来自不同时空的图案元素安排于同一维度的画面中,以表现时空在一瞬间的停滞,延伸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如,图5中的仙鹤官衣补子,画面包含岩石、海面、云纹、蝙蝠、太阳等元素。而实际上,在自然界中,海面中没有岩石,云朵不会紧贴浪潮,蝙蝠不会与太阳同时出现。画面中的这些元素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是作者创意性的表达,灵动有趣,为人们带来了独特的观赏体验。虽然采用时空重组法构图的图案元素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但艺术本质是浪漫自由的,打破常规的组合并不妨碍艺术表达。天马行空的元素按一定的目的汇集在一起,不仅扩大了画面空间,而且用全新的语言诠释了图案主题,展现出较强的画面张力,赋予了图案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审美情趣。

  4.色彩运用(1)色彩对比戏曲服饰图案的色彩运用独具特色,其中一大特征是其具有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戏曲服饰图案的色彩对比可分为三类,分别为色相对比、明度对比以及纯度对比。色相即颜色,是色彩的首要特征,决定了色彩的颜色基调。戏曲服饰图案中大量采用互补色对比,如经典戏服女硬靠中红与蓝绿的对比、黄与蓝紫的对比[9] ,给人以鲜明强烈、醒目有力的视觉冲击,不仅使戏服呈现出华美绚丽的视觉艺术效果,而且衬托出女将英勇飒爽的形象气质(图6)。明度,是色彩明暗程度的简称。明度对比是色彩对比的重要方面,其深刻影响着色彩方案的走向。色彩在明暗线上的差距越大,画面越清晰绚丽;色彩在明暗线上差距越小,画面越含蓄朴实。在戏服图案中,为了表现柔美秀气的人物形象,通常采用中调明暗对比,给人以含蓄、温和的视觉体验。在表现尊贵威严的人物形象时,为了烘托人物的气质,增强视觉冲击力,图案通常采用高调明暗对比,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在五级以上,以呈现鲜明、强烈的配色效果。相应的,在表现平民人物时,图案则多采用低明度形式,淡化明暗对比,基调色和对比色间隔在1至 2级,以烘托出朴实的视觉氛围。色彩明度对比形式多种多样,为戏曲服饰的艺术表现提供了无限可能,承载着独特的民族审美理念。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在戏服图案中,纯度对比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对比类型,其决定了色调方案的走向,对整体视觉效果的呈现起着重要作用。戏曲服饰图案通常运用高纯度的色彩体现审美特征。纯度越高,色彩越趋近于原色,显得明亮、生动,可满足戏服图案在装饰性上的高要求。同时,高纯度的色彩饱满热烈,具有夸张的写意美,能够强化观众的感知,更加鲜明突出地表现戏曲角色的人物性格,并烘托舞台的氛围感。(2)色彩调和戏曲服饰图案拥有强烈的色彩对比特征,但要注意的是,过度强烈的色彩对比会为观者带来艳俗、违和的观感,易造成视觉疲劳,因而色彩的调和辅助非常重要。在戏曲服饰中,图案的色彩调和需要结合服装本身的材质和底色,也要兼顾戏曲人物特征的表现。金色和银色是戏服图案最常用到的调和色,它们通常被用于图案的镶边或彩绣。这种调和形式不仅能够中和对比色可能会为观者带来的视觉疲劳,而且不会影响戏服整体富丽华美的效果。此外,白色和黑色属于百搭色,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小范围的白色就能够较好地协调色彩对比强烈的区域。黑色低调沉稳,调和效果明显,但在戏曲服饰中不宜被大范围的使用,否则容易使图案整体效果显得单调黯淡,除非有特殊的人物特征需要用黑色表现。在通常情况下,戏曲服饰图案使用黑色时经常配以各色花纹,在调和色彩的同时避免过于沉闷。如,图7 为戏曲服装彩绣龙箭衣的图案截取,纹饰华美,具有丰富的色彩。在色彩调和方面,图案运用了金色、黑色和白色:金色用于龙纹彩绣,用以表现团龙的尊贵华丽;黑色用于衣领边缘,在中和繁复纹样的同时作为异色宽边将整块红色衬底划分为两个部分,淡化了红色带来的视觉膨胀感,也增强了色彩层次;白色用于描绘云纹和龙纹的形状边缘,不仅调和了过于丰富的画面,而且使各个纹样的形状更为明显,避免被高饱和的红色衬底模糊图案。戏服图案的色彩调和手法还有很多,可根据不同的舞台需要协调色彩搭配,是戏曲服饰图案艺术表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结语

  图案艺术是戏曲服饰浓墨重彩的组成部分,兼具具象美和写意美。其不仅是戏曲服饰艺术的灵魂,而且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手工艺人的智慧结晶,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审美理念。分析戏曲服饰图案,有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承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的文化精髓,并为现代艺术和设计提供新的灵感与思路[10] 。

  参考文献:

  [1]赵寅.饕餮纹和铭文在商周的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8(15): 31,41.

  [2]陈虹婷,李晶.基于汉服文化的交互产品设计[J].设计,2020,33 (4):134-136.

  [3]韩芳.历史的启示——由戏曲史看古典戏曲的发展前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5):89,102.

  《传统戏曲服饰图案的艺术内涵研究》来源:《美术教育研究》,作者:刘 悦 李若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julw/7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