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范文农业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

发布时间:2013-12-03 14:42:25更新时间:2013-12-03 14:42:27 1

  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贫困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农业高校中贫困生的人数增加更快。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我校现有贫困生人数6375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0%,其中动物科技学院1047名本科生中,贫困生比例高达60%,如何妥善的处理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院校领导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摘要: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担。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还要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和帮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经济贫困的同时促进贫困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完美的人格,顺利完成学业,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本文将以农业高校贫困生的特点及心理状态、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为基本分析点,结合平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对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教育辅导略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业,高校,贫困生,心理,对策

  研究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有利于贫困大学生恢复心理平衡,树立起自尊、自爱、自立的坚强信念,拥有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健康;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我校“育人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高校贫困生常见心理特征

  农业高校贫困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多为较为封闭的农村或边远地区,家乡的父老乡亲对“农业高校”存在较为严重的误解,时常认为“好不容易花这么大努力和金钱从农村走出去,结果还是从事农业,以后没有什么前途”,这些曲解使得贫困生的父母与家庭感到抬不起头,给在校贫困生带来了许多困扰。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发展导致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攀富鄙穷的社会风气使得部分贫困生不愿意把贫困看成是历练,而是看成苦难和挫折,对金钱充满了渴望,这些社会因素导致贫困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消极情绪。

  1.1自卑心理

  贫困生虽然家境贫寒,但凭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坚强的毅力,在中学时代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从小就形成了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态。进入大学以后,大家都是学习上的精英,贫困生突然间感觉自己的优势荡然无存,再加上巨大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在心理上十分脆弱。他们越觉得自己家境贫寒低人一等,也就越加害怕别人另眼相看。在自卑心理的影响下,贫困生变得敏感多疑,不愿被人看不起,不愿轻易与老师或者同学谈及家庭经济状况,而是把更多的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在寻求和接受资助时,常感到人格受到伤害,甚至不愿参加学校安排的勤工助学活动,形成自尊而又自卑、坚强而又脆弱的双重性格。生活上的困难、心理上的不成熟,加上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造成了他们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冲突导致了他们的情绪表现极不稳定。

  1.2焦虑心理

  贫困生由于其家境贫寒,学习和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保证,他们常为饮食和学费而担忧,特别是一部分贫困生因饮食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身体需要,从而导致他们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不佳等不良后果,使他们愈发感到惶惶不安、忧心忡忡。长此以往,紧张和焦虑油然而生。还有就业过程中将遇到的挑战无形中更增加了贫困生的压力和焦虑感。贫困生过度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体验损害了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从而严重地影响其学习和正常生活。

  1.3敏感多疑心理

  贫困生心理负荷一般较重。经济上的拮据、语言的匮乏、衣着的寒酸使他们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他们常常内心设防很多,总是害怕别人谈论自己的不足,疑心别人说自己吝啬、落伍,不愿与同学交往,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有的甚至对家庭富裕的同学产生嫉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贫困生有更多的心理包袱,形成多疑心理并且胆小怕事。

  2引起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导致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有社会环境、经济原因、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教养模式、个性特征等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典型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2.1贫困家庭

  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他们在校期间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经济上的困难。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贫困生的心理年龄远远超过了他们的生理年龄,许多情况使他们忧虑和紧张,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

  2.2相对落后的习惯使其对城市文化不适应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两种文化的碰撞中,以农村为中心的文化在城市必然遇到冲击,而自己又不愿为城市文化修正自己的习惯,由此将产生诸多矛盾,继而产生自卑心理。

  2.3城乡差异使其对环境不适应

  农村和城市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现代化的建筑、设备比比皆是,人们往往是见多识广,而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则是经济落后,人们相对孤陋寡闻。这种城乡差异往往使刚入学的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电话卡等都不会用,起初心理上会有较大的不适应,但这种不适应带来的自卑心理往往是暂时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贫困生能正确面对,积极适应,但有些人却长期不能适应,造成心理自卑,不可自拔。

  2.4资助工作的实施不当

  社会上一些善意的资助实施不当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有的资助工作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折,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学校一部分困难补助发放不恰当,没有具体调查清楚,导致一些真正困难的同学得不到补助,而另一些非困难学生却占用了名额,致使困难学生的心理更加不平衡。3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相关途径

  3.1建立健全农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是保障

  首先,建立贫困生档案。了解和掌握贫困生思想动态是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农业高校通过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和基层院系动态排查等方法,建立健全贫困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各种困境和难题。其次,健全农业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体系。心理健康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农业高校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组织保障,专人负责工作,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办公场所,设立专项经费,通过引进人才、培训等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人员专业化,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人员专家化,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质量和效果。一方面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作为必修课进行系统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自己调节或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再次,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农业高校应建设专门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结合高校BBS、QQ群交流等方式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宽教育途径,建设教育新阵地。

  3.2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力求扶贫方法上的创新性与时效性

  传统的扶贫都是简单的给予,这种扶贫的方法虽然起到了扶贫解困的作用,但也在特困生与其他同学之间划出一道明显的界限,这往往会导致贫困生的自闭心理。解决之道就是广开扶贫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助学。第一种方法是积极帮助特困生申请**助学贷款,使贫困生真正摆脱心理的自卑感;第二种方法是变明补为暗补。因为贫困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学习上的不适应而导致学习成绩有可能在短时期内难以适应,而过去单靠学习奖学金的发放来帮助贫困生的做法有可能使贫困生失去救助,因此必须创造性地设立奖项扩大奖学金的发放范围,如变贫困生补助为各种形式的贫困生奖学金;在扶贫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本学校贫困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加大奖学金的发放范围和力度,以适当的途径和适当的时机,使真正的贫困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第三种做法是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助学岗位,变无偿补助为有偿补助等等,使贫困生真正摆脱施舍感所带来的自卑、负疚等心理负担,走向自立、自强。

  3.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贫困生的具体实际,高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面前不低头,能够正视困难、积极进取。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力求使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主动承受由于经济窘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3.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贫困生创造“精神解困”的环境

  引导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提倡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纠正部分人群对贫困大学生的种种偏见,摈弃世俗观念;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大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力度,防止出现对贫困大学生的不公平现象等。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从无到有,由少至多,从零散到系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乃至繁荣的过程,但已有研究成果重复度较高,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研究方法总体呈实证和思辨两大模式,前者强调调查、实验;后者多以思辨、解释及经验总结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师理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对象。但现有研究多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角度来谈,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群体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寥寥无几。同时,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规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操作及实效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综上所述,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求学过往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帮扶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甚至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高校的贫困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贫困大学生在学业上跟其他大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心理贫困问题上不再“贫困”,以期引导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真正地担负起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徐燕刚,刘文亮,胡芸.高校贫困生心理能力初探[J].教学研究,2007年04期.

  [2]刘登菊.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黄慧.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lixuelw/25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