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论文范文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

发布时间:2013-12-12 16:25:39更新时间:2013-12-12 16:26:02 1

  “空巢”(emptynest)这一术语最早源于自然界,是指雏鸟逐渐长大展翅飞翔,并开始独立筑建自己的幼巢,母巢里只剩下年迈老鸟的现象。随着家庭生命周期(familylifecycle)理论的提出,空巢这一概念便逐渐在社会人口学领域活跃起来,它代表着人类家庭生命周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

  摘要: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课题。在综合国内外有关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后发现,目前,学界对空巢老人的界定并不统一;从其心理健康现状来看,空巢综合症是空巢老人各种身心症状的主要体现,主要受社会支持、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收入以及其他一些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影响。虽然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未来研究应从统一空巢老人的涵义,完善研究方法,深入对其自身内部心理因素的探讨及加强跨文化的比较与借鉴等方面来开展。

  关键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空巢综合症

  在这个阶段,孩子完成了学业开始步入社会,而父母却已离退休,独自留在家里。自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延长,许多国家相继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为此,空巢老人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回顾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对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阐述,探讨了解决对策,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1空巢老人的内涵

  随着对空巢老人研究的深入,不同学者对空巢老人的含义进行了阐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解:第一,有学者将空巢老人定义为最后一个孩子离开,只剩下一对夫妻独自生活的老年父母。如Chudacoff和Harevenw(1979)在其研究中就持这种观点,Sartori和Zilberman(2009)在界定空巢期时则更进一步强化了该观点,这种观点还得到了近期一些研究者的支持(Xu&Chow,2011);第二,人们认为空巢老人是指只与配偶或一个人单独居住的老人。此种定义与前一种稍有不同,他们觉得独居的老人也应该是空巢老人。譬如,Liu和Guo(2007,2008)就持此种观点:第三,研究者把空巢老人界定为那些子女不在身边或无子女的老人。如,李德明、陈天勇、李贵云(2003)将空巢老人分成了绝对空巢组和相对空巢组,前者主要包括子女全在国外或外地、或无子女的老人;后者指子女与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但不一起吃住。Xie,Zhang,Peng和Jiao(2010)也作出了同样的解释。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目前对空巢老人的界定尚无定论,分歧的关键在于是否应该将无子女的老人纳入空巢老人的范畴。这一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态度完全不同,如Wenger,Dykstra,Melkas和Knipscheer(2007)认为,无子女(childless)的父母也有多种区分,包括从未生育的父母(丁克父母)或曾经有过子女,但后来夭折或意外死亡等。不过,一般学者们都赞同空巢老人是指最后一个孩子离开,只剩下一对夫妻独自生活的老年父母(Gratton&Gutmann,2010)。

  2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关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结论绝大部分都带有消极色彩,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学者Koller和Gosden(1984)研究发现,独自居住存在较大的社交孤立(socialisolation)风险。他们通过比较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人际交往发现,空巢老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更多限制,容易产生心理紊乱。美国研究者Lawton,Moss和Kleban(1984)的研究还发现居住方式对老人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非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指数要高于空巢老人的幸福感指数。进入21世纪,更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聚焦到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上。韩国学者You和Lee(2006)把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情绪状态依次对比,结果发现,非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情绪状态更好。挪威学者Keliman和Christiansen(2010)经调查预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不愿再独自居住,因为与他人同住才能尽可能多地在情感上获得支持,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帮助。在中国,有研究者对偏远山区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发现,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较低,收入少、代际关系较差、社会支持少,同那些非空巢老人相比他们内心更多的是感到孤独和抑郁(Liu&Guo,2008)。国内还有一些研究也证实,空巢老人心理上表现出更多的痛苦、不适、焦虑和抑郁(Sun,Lucas,Meng&Zhang,2011);那些没有同子女一起居住的空巢老人自我评价偏低(Li,Zhang&Liang,2009)。从这些研究结果来看,空巢老人的确在情感上更脆弱,对来自外界的支持与关心更渴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突出。这些突出的心理问题归纳起来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即“空巢综合症”(emptynestsyndrome)。

  一般而言,空巢综合症是指父母因子女离开而难以适应,同时因缺乏关爱、与子女沟通障碍等产生的一系列身心症状。其主要表现有:焦虑、失落、抑郁、恐惧、失眠、头痛、食欲不良等,这些症状如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老年人性格变得孤僻、自闭,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可以引发老年痴呆(陈传锋,严建雯,张红,汪莹,李安彬,李梅,2008)。后来,Sartori等(2009)对空巢综合症做了进一步说明。首先,他们认为空巢综合症是指父母因孩子离开而产生的一种不良感受或情感压力。其次,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空巢综合症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即消极性与积极性)。消极方面,老人常常会觉得被子女抛弃或被孤立,由此而变得悲伤、焦虑、抑郁、失去信心、自我否定或低自尊等;积极方面则是老年夫妻一起积极应对,和谐相处,用其他方面来弥补孩子的缺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角色适应后,症状逐渐消失。最后,他们提到空巢综合症的形成还伴随着多种生活事件的发生,如退休、更年期等。因此,对空巢综合症的成因分析不应仅考虑子女离开,还应该结合同时期的其他重要生活事件以及所生存的文化背景等来综合考察。然而有意思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认为空巢阶段会对老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有部分学者的调查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如Pas,Tilburg和Knipscheer(2007)通过对空巢老人面对面的访谈发现,尽管在空巢阶段父母与子女不再以经营代际关系为重点,但家庭功能并不会因为他们的分开居住而被削弱,相反,父母与子女间相互支持与联系更加紧密频繁。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他们对空巢老人持乐观态度。Tilburg,Gierveld,Lecchini与Marsiglia(1998)在跨文化的访谈研究中证实,北欧与南欧之间有着明显差异,其中,荷兰空巢老人大多数都自愿独居,而意大利空巢老人较少自愿,一旦独居就会感觉很孤单。另有研究者通过对芬兰、德国、日本、英国、以色列、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跨文化比较后发现,没有孩子不一定就会在晚年出现社交孤立(Wengereta1.,2007),他们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发达国家,有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正因为孩子不在身边,反而能充分享受自由,用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结识朋友、休闲娱乐等。因此,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能一概而论,不同文化背景会存在差异。

  3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3.1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目前公认的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Liu,Sun,Zhang及Guo(2007)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呈负相关,社会支持越多,空巢老人的孤独感越少。Larsson和Silverstein(2004)发现,对空巢老人而言,正式支持(社会公共老年服务)并不能满足他们深层次的需求,也不能完全替代非正式支持(亲人的日常照顾),非正式支持似乎更为重要。这一观点与其他一些研究结论不谋而合,如有人就提出,亲人的支持常常能给老人带来更多动力,那些单身、无子女、离异以及寡居的老人或多或少会在社会支持方面略显劣势(转引自Cloutier-Fisher,Kobayashi&Smith,2011)。Rosow(1970)的研究表明,对于空巢老人来讲,子女的支持应排在第一位,其次是邻居,最后是同龄朋友。不过,当空巢老人生病时邻居的支持却成了除子女以外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彭茂华和尹述飞(2010)对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与抑郁关系的研究也证实,来自成年子女的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Walker和Hiller(2007)采用开放式访谈对空巢老妇对其邻居关系的感知进行了研究。他们首先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严格筛选,随后从中选出了20名年龄在75岁至93岁之间的空巢老人。访谈中的问题包括请空巢老人谈谈自己的生活背景,对邻居的具体看法以及自身对邻居关系的感知等,结果发现,空巢老妇对邻居关系的感知直接影响她们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感,换言之,建立一个互惠信任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能使她们更有安全感,而且能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类似的结论也得到其他学者的支持(Bowling&Stafford,2007;Gardner,2011)。不过,Mottus,Gale,Starr与Deary(2012)对老年公寓里1091名空巢老人的邻居关系和生活质量的调查发现稍有不同,空巢老人的邻居关系同生活质量的心理因素方面没有直接联系,但如果以身体健康状况为**却能使二者产生显著的间接相关。Lim和Ng(2009)把空巢老妇的居住方式、缺乏自信与心理幸福感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时发现,空巢老妇一旦感到孤独,这种独自居住的方式就会对她们的自信心、幸福感产生不利影响,要缓和这种状况就需要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加强对其情感支持,这也间接说明了社会支持的重要。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社会支持是维护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成年子女对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尤为重要;而良好的邻居关系常常对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而广泛的人际交往也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3.2性别与婚姻状况

  性别与婚姻状况是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另外两个重要影响因素。首先,绝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为女性空巢老人同男性空巢老人相比其心理健康状况更欠佳。如,Spence和Lonner(1971)从家庭生命周期与社会角色转变的角度对女性空巢老人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在他们看来,“空巢”即代表母亲角色的丧失,更强调女性角色的转变。如果女性对这种改变不能做出尽快调整,就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相反,Yetter(2010)却发现男性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较高,他们觉得单独居住不仅有利于自身独立,获得自由,而且能促进自我成长。其次,不同的父母角色状态、性别与婚姻状况对老人产生的心理影响差异显著。Bures,Koropeckyj—Cox和Loree(2009)运用老年抑郁量表(The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研究发现,父母角色状态(parentalstatus)和抑郁程度与其性别、婚姻有关。在他们的研究中,以中老年人为对象并将其父母角色状态从生物学意义与社会学意义上进行划分:生物学意义上分为未生育的父母与有亲生子女的父母:社会学意义上分为空巢父母与非空巢父母(至少同一个自己的孩子或继子一起生活)。婚姻状况则有已婚、离婚、寡居以及从未结婚四种类型。结果显示,无论是哪种父母角色状态,已婚都可以降低其抑郁程度,而寡居的男性抑郁较严重,从未结婚或没有生育子女的女性抑郁程度较深。Hansen,Slagsvold和Mourn(2009)也使用了老年抑郁量表(TheGeriatricDepressionScale,GDS),同时还采用了生活满意度量表(TheSatisfactionWithLifeScale,SWLS)、自尊量表(Self-EsteemScale,SES)以及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AffectAndNegativeAffectScale,PANAS)对不同性别中老年人的父母角色状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对父母角色状态的划分与Bures等人不同,分为没有孩子的父母,与孩子一同居住的父母,空巢父母三种,并把研究结果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来体现。其中认知成分包括生活满意度与自尊;情感成分包括积极与消极情感、抑郁、孤独。结果证明,父母的角色状态对女性认知上的幸福感有明显影响,特别是那些无子女的女性比其他两种的生活满意度与自尊都低,而任何一种父母角色状态对男性的主观幸福感均不产生影响。另外,还有学者指出主观支持、婚姻状况与抑郁有明确的联系,特别是寡居的空巢老妇,由于缺乏配偶的社会支持,功能性损伤以及身体疾病等都可能进一步增加患抑郁的风险(Xieeta1.,2010)。此外,其他类似的研究也证实了性别和婚姻状况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Read&Grundy,2011;Koropeckyi-Cox&Call,2007;Wengereta1.,2007;Larssoneta1.,2004)。总体来说,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的空巢老人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明显差异,特别是女性,由于与生俱来的母性本能,孩子的离开更容易使她们感到情绪低落,心情抑郁。因此,在对空巢老人心理问题的疏导过程中,应更多关注女性空巢老人和那些婚姻状况不佳的空巢老人。

  3.3经济状况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几乎是所有老年人的共同愿望,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的国家或地区。大量研究表明,经济状况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Marcellini,Giuli,Gagliardi和Papa(2007)提到城市老人空巢的现象比农村更普遍,农村老人大多数不愿意独自居住。但由于城市与农村经济水平的差异,无论空巢与否,城市老人的主观幸福感都比农村的要高。Belvis等人(2008)指出,那些低收入,居住在离亲戚较远的地方,且与朋友联系较少的空巢老人,其生活质量要低于平均水平。近期的研究也证实了经济状况的确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Zhou,Chen,Wang,Wang,Zhang&Zheng,2011),Yeung和Xu(2011)的研究指出,空巢老人缺少子女的经济支持,经济状况不佳,常常难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死亡的风险。另外,李德明等(2006)的研究也发现,无论是空巢老人还是非空巢老人他们的收入都普遍偏低,但空巢组中的夫妻同住组比独居组收入要高,然而由于绝大部分人或多或少会给予子女经济支持,所以总体来讲都会感到有经济带来的压力。You等人(2009)在对空巢老人抑郁和精神状况进行调查时发现,空巢老人比非空巢老人的抑郁程度要高。但在控制收入水平后,抑郁情况却明显好转。另外有关对社区空巢老人的抑郁状况调查也发现,在农村社区空巢老人的收入更低,抑郁水平更高(Murata,Kondo,Hirai,Ichida&pjima,2008)。总之,诸多研究结果提示,在探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时,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状况这一社会人口学变量。

  3.4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宗教信仰,一些研究者认为空巢老人的宗教信仰可以让他们精神有所寄托,转移注意,减少抑郁(Wengereta1.,2007;Youeta1.,2009;Xieeca1.,2010)。当然,空巢老人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自我照顾能力(self-careabilitiy)、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水平等也不容忽视。生理与心理二者之间紧密相连,身体状况不佳往往也会给他们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带来心理上的痛苦(Bravell,Berg&Malmberg,2008;Soderhamn,Lindencrona&Ek,2000;Karagozoglu,Arikan&Eraydin,2012;Hacihasanoglu,Yildirim&Karakurt,2012)。此外,空巢老人的教育水平和养老方式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教育水平偏高的空巢老人比教育水平偏低的空巢老人更懂得如何进行自我调节,他们更容易主动寻求外界帮助或通过自身适应去改变(Bureseta1.,2009;Limeta1.,2009)。养老方式一般分为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两种。前者主要通过老年集体公寓、老年社区、疗养院等方式实现,后者则主要是指老年人或与伴侣单独居住在自己家里,由公共或私人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有研究表明,尽管子女不在身边,老年人对自己长久居住的家仍旧有特殊的情感依恋,居家养老可以提高空巢老人的幸福感(Rioux,2005;Kahya,Zorlu,Ozgen,Sari,Sen&Sagsoz,2009)。不过,也有不一致看法,认为住养老院的老人其生活满意度更高(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2008)。

  总之,目前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还停留在社会人口学层面。实际上,任何一个群体的心理健康都同时受内外双重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仅探讨外部因素只能了解其表面,并不能彻底深入其根本。

  4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对策

  不同的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维护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对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善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并保障其安全。研究者们注意到空巢老人不仅仅居住在城市,还有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农村。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活水平较低,居住环境也较差,从根本上不能给空巢老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此外,因为没有监护人在身边,空巢老人的安全也存在隐患(Lee,Cheng,Liu,Yang&Jeng,2011;Elliott,Painter&Hudson,2009;Xieeta1.,2010),这些都影响着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因此,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并保障其安全就成为维护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对策。

  其次,加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空巢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常常感到孤独、寂寞,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解决问题能力下降,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特别需要其他亲人、朋友或邻居的帮助与照顾(Suneta1.,2011;Mair,2010)。

  最后,需要政府与社会的介入,加快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与教育干预系统。近年来随着家庭养老的削弱,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养老保障体制,老人们退休以后没有了经济来源就会完全陷入困境(shen,Li&Tanui,2011)。此外,社区公共服务与教育干预也十分重要。它们可以分散建立在各个社区、居委会,及时向空巢老人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提供健康服务,进行心理干预(Ahn,Phillips,Smith&Ory,2011;Young,Bunn,Trivedi&Dickinson,2011;Hokenstad,Jr&Roberts,2011;Lee,Ko&Lee,2006;Beswick,eta1.,2008;Greenfield,Scharlach,Lehning&Davitt,2012)。虽然这些对策使空巢老人的不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大部分措施都过于宏观、统一化,应不断提高对不同空巢老人实际情况干预的针对性、灵活性,使老年服务更加人性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空巢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

  5总结与展望

  尽管目前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具有争议和尚待解决的问题:(1)空巢老人概念界定的不统一,导致其研究结果的差异性;(2)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主要停留在一些社会人口学变量上;(3)研究方法多以调查为主,比较单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4)维护对策多基于外部因素,缺乏从空巢老人自身内部心理因素提升方面的对策。为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正确理解空巢老人的内涵,明确研究对象。以往的研究中对空巢老人的定义还很混乱。有的学者认为空巢老人仅指子女离开,只剩一对夫妇单独居住的老人,而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无子女的老人也等同于空巢老人,这就导致了研究对象的模糊性。如前面所述,无子女的老人也分多种情况(Wengereta1.,2007,),一种可以是丁克父母,另一种也可以理解为子女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死亡。但值得强调的是丁克父母与空巢父母二者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丁克家庭本身就不能遵循正常家庭从组建到解体的规律,更不适用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从生物学上来讲,丁克父母没有完成人类繁衍的本性,自然也丧失了父母角色扮演的社会学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将丁克父母与空巢父母区别开来进行比较研究,继而对空巢老人的定义再做进一步的探讨。如Bures(2009)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就对父母角色状态从生物学意义与社会学意义上进行了划分。

  其次,深入探讨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检验空巢老人自身心理素质的作用。尽管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探究已积累了相当的成果,但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婚姻状况、经济收入、教育水平、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宗教信仰等外在因素上,仅有少数研究提及空巢老人自身心理因子的作用。如空巢老人的外倾性、精神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积极应对可直接预测空巢老年人心理健康(严建雯,李安彬,2008);空巢老人的心理韧性、自我超越等内在因素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Lundman,eta1.,2011;Janssen,Abma&Regenmortel,2012);老年人的依恋特点与其心理健康具有一定关系(李春花,王大华,陈翠玲,刘永广,2008);老人的认知功能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也不容忽视(Llewellyn,Lang,Langa&Huppert,2008;李德明,陈天勇,2006;Edwards&Morris,2007)。由此看来,有关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因素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第三,促进空巢老人自身认知的改变,倡导积极应对老化。要想改变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外界的帮助支持和政策只是一方面,只有空巢老人自身认知的转变才是其根本。Stenner,McFarquhar和Bowling(2011)就认为,老年人应该从主观方面积极对待老化,这样不仅能维持健康,减少身体日益虚弱带来的压力,而且还能充分享受生活。“积极”可以涉及到各个方面,大到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认识,小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与锻炼,这一点对空巢老人来讲也不例外。此外,空巢老人还应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孩子缺失的痛苦中转移出来,多在其他方面进行发展,如多了解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维护技巧,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多交朋友等。郑日昌、傅纳和Headey(2005)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们发现饲养宠物犬能使空巢老人的身体更健康,就医次数更少,生活满意度更高。

  第四,完善研究方法,将多种研究手段相结合。目前来看,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采用访谈法、问卷法,尽管运用这些方法的研究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特点,但由于它们自身的不足,在进一步深入研究上具有局限性。也许是因为空巢老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生理机能下降等多方面原因,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还比较少见,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将心理学研究的一些经典实验范式引入该群体的研究中。

  最后,加强跨文化的比较与借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不同(Wengereta1.,2007)。西方国家没有子女尽孝的传统,在欧美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化,父母与子女间关系相对平等,亲情观念相对淡薄,而我国自古以来就强调孝道,“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更是根深蒂固,因此应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跨文化的比较与借鉴,学会建立一套能够适应我国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方案体系。如,可以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满足不同层次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在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或大城市,可以实施高科技养老(Matlabi,Parker&Mckee,2011;Ding,Cooper,Pasquina&Fici-Pasquina,2011),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为空巢老人打造高科技的全方位服务,而在那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则需加强社会介入,加大政府在人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建立简易高效的健康服务网络,健全家庭健康档案体制等(Xieeta1.,20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lixuelw/2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