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心理学论文

物不迁论的思维如何探索

发布时间:2016-11-14 15:46:47更新时间:2016-11-15 08:54:26 1

  就动静关系而言,或以现象为动,或以本质为静。本文认为,作为“秦人解空第一”人,僧肇应该是准确把握般若空义,即空是毕竟空,只能直观而非能用任何语言思维所描述。下面小编简单介绍一篇关于思维方式的论文。

人物画报

  摘要:《物不迁论》以“迁”与“不迁”关系为轴心,以“不迁”否定“迁”立论,旨在否定“迁”的主体自性。本论侧重破现象之自性,通过剖析动静矛盾,重点对治世人迷惑于假象而以诸法万象为动以及执著于动静的二分观念,阐明大乘空宗中观学派诸法不生不灭之义。

  关键词:僧肇;《物不迁论》;思维方式

  一、“迁”与“不迁”的时空关系

  “物不迁”之语源出《庄子•德充符》,“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1]144-145。庄子“不与物迁”之本意在阐明心不为物所扰,任物自迁之德性。所谓“迁”即流转变化,“不迁”即非流转变化。在《物不迁论》中,僧肇讨论的“迁”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实体在空间上前后位置的转移,如事物由此至彼,在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同时,此物与之相依存之物的存在关系发生变化也即参照系的变化,此即为狭义的“迁”———运动,与之相反即静止。此论的前提是物体是有自性的,有自性才能占有空间,如康德所言:“吾人固能思维空间为空无对象,然绝不能想象空间之不存在。故必须视空间为‘所以使现象可能’之条件,而不视之为“依存于现象”之规定”[2]。而且,单纯从空间和位置而言,事物可作往复运动而不变(存在状态),由此及彼再由彼及此。我们通常也以此物在空间和位置上前后序列的变化来度量时间,也就是把时间空间化。

  二、“迁”与“不迁”关系立意

  《物不迁论》开篇即言:“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4]142僧肇在本论中大量描述了常人以常识观察世间万象,无论“生死交谢,寒暑迭迁”“四象风驰、璇玑电卷”“江河竞注、野马飘鼓”,还是“庄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临川”“梵志出家,白首而归”[4]142-143,莫不处于流转变迁之中。然而,对于这种事实的经验现象,僧肇却说“余则谓之不然”,认为“物不迁”。佛陀以依缘起法立诸法无常之法印,缘起之物因恒常流转变化而无自性,僧肇何以作出了貌似有违诸法无常的结论?僧肇对“迁”的否定———“不迁”立意在何?①“不迁”是不是否定缘起之物的流转变化?如果僧肇否定缘起之物的流转变化,那么是否意谓缘起之物的本质是非流转变化的?如果这样,僧肇岂非肯定了缘起之物非流转变化的本质,也就即肯定了缘起之物是有自性?以“秦人解空第一”的僧肇对般若空义的造诣,应该断然不会下如此结论。那么僧肇“物不迁”的立意是什么?作为罗什门下高足,僧肇是深谙般若空义,精通《中论》论法。

  三、认识“物不迁”的方法

  虽然僧肇指出否定世间万象之流转变化是为了世间阐明万象不生不灭,本质是空、无自性,但如何透过流转变化的现象来把握世间万象的本质———“物不迁”呢?《物不迁论》说:《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以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4]142《放光般若经》说,事物不生不灭,没有变化。但佛经所谓不变,并不是教人离开了变化而寻求不变,而是在变化中认识不变。事物虽然变化但本质无自性,不生不灭。站在事物本质不生不灭的高度来看事物的变与不变,那么变化和不变本来没有区别,惑者才以之有别。僧肇指出世俗之人执着于动静、去留二元两分的认识方法,割裂了动静关系而不见诸法实相。僧肇通过揭示事物变化中的动静辩证关系为核心,运用双遮双遣的方法,认为应该以动静相即来认识诸法本质与现象不即不离。

  (一)动而非静,静而非动

  《物不迁论》说: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4]142首先,从空间向度看,“昔物不至今”,即过去存在的事物现在不存在了,所以,事物是变化的而非静止的。这就是常识所见“动而非静”。这种变化是我们通过对一事物在空间位置上不可逆的前后序列存在状态的比较而来,同时也隐含着事物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体验到时间真实流淌的存在,而这不可逆的前后序列存在状态的变化本质上是一事物占据空间和位置的变化。比如一个事物存在,它有它的位置和空间,一个事物消逝,它不再占据它曾经的位置和空间;或一个事物运动或属性如大小的变化也就是它占据位置和空间的变化;或者一事物自身性质在变化而我们感知不到其变化,但这种变化总是要变现出来,仍然在空间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常识是以空间的变化来度量“迁”与“不迁”的。这种事物在空间变化的前提是事物是有自性的,所以能够占据空间和位置。一切有为法皆依赖空间而变现。正如康德所表达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事物的纯粹空间,但绝对不能想象一个不占有空间的事物。但是,僧肇认为,从时间向度看,“昔物不至今”也可以推出如下结论: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

  (二)即动即静

  “静而非动”是通过对常识所见从事物空间位置变化来而作出“动而非静”地批判而得出的结论。但是,“静而非动”仍有问题,那就是定格、静止在特定时间点上的事物仍然占据则空间,仍然有自性。僧肇认为这个“静”非静,每个瞬时时间点事物的存在状态仍然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之故。[4]142“回也见新,交臂非固”出自《庄子•田子方》:“丘以是日徂。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1]535意指事物无时不刻地发生变化。《注维摩诘经》又言:新新生灭,交臂已谢,岂待白首,然后为变乎?[5]361中诸法如电,新新不停。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52.

  [3]任继愈.关于《物不迁论》——一篇形而上学的佛学论文[M]//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61.

  阅读期刊:人物画报

  《人物画报》以关注财富和关注时事的社会精英人士为主要读者群,关注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背后人物的故事,以全新的视角,生动的语言讲述国内外热点人物背后的故事,把握政商趋势,从政治、商业、文化等多角度解析全球热点。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lixuelw/6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