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新闻论文

新闻学硕士论文:新闻不是一面镜子

发布时间:2013-12-12 16:26:59更新时间:2013-12-12 16:27:42 1

  在媒介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中,一直存在一个哲学认识论本源上的变迁。早期媒介社会学对于新闻的认识,认为新闻是对客观实在的反映,即新闻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客观现实。反映在方法论中,便是以经验的方法,客观、定量地来研究新闻是如何地反映客观现实。而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范式发生了改变,兴起了“社会建构论”这一潮流。

  摘要:媒介社会学的研究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影响。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媒介社会学兴起一股建构主义潮流,并进而体现在媒介社会学的研究中。新闻并非是一面镜子,而是一个象征的世界。新闻组织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过程,将客观现实世界建构成主观现实世界。新闻实则做为一种符号现实而存在。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新闻建构论,媒介社会学

  一、由社会建构论到新闻建构论

  社会建构论包括两方面社会学理论起源,“沃特斯简要列出了建构主义脉络的社会学名家或代表理论,分别是经典阶段的韦伯、齐美尔,现代阶段的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和常人方法学以及当代阶段的结构化理论。细分下去,沃特斯将这一脉络拆解为两条支流,分别是受韦伯影响的现象学、常人方法学以及受齐美尔影响的符号互动论。”①韦伯针对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结构这一现状提出研究社会行动。这一转变的创造性在于,社会并非一种客观实在,其是主观建构的产物,而人也并非只能对社会这一外部结构做出反应,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参与建构社会。而观察者、研究者所要做的便是理解人在社会行动中所体现的主观意义,并且如何实现意义共享,这一理论被现象社会学家舒茨所沿袭。

  舒茨将现象学与社会学进行融通,其主要思想又由其学生伯格和鲁曼在《现实的社会建构中》进一步延伸和修正。书中将现实分为了客观现实和主观现实两个层面。客观现实通过习俗、规范等一系列制度及其主体互动过程而变为主观现实。日常社会便是一种主观现实的存在。而“社会建构”(socialconstruction)这一特定的命名也被认为是由伯格和鲁曼《现实的社会建构》中首先提了出来。②

  追溯社会建构论的另一支流则是主要探讨主体间是如何互动,进而形成主观社会现实,它与前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社会分为“主观现实”与“客观现实”,而日常社会便是主观现实,其注重“建构”这一事实。而后者更关注“互动”。互动工具便是“符号”。在此理论基础上,社会又被分为“主观现实”、“客观现实”、“符号现实”,符号便是主体间互动的工具,该理论的代表者便是芝加哥学派的米德与布鲁默。

  社会建构论被引进新闻领域的第一人被认为是李普曼,他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拟态环境”,从而打破了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的镜像论。李普曼认为,新闻不过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模拟,人们的反应并非是对真实的客观世界的反应,而是对新闻这一媒介营造的主观世界的反应。

  塔奇曼在《做新闻》这一著作中大量体现了该思想,其认为“新闻描述一个事件的过程中,新闻也定义和形塑这一事件”③此思想将在接下来第二部分详细讨论。

  二、《做新闻》中的“社会建构主义”思想

  《做新闻》采用了一种个案研究手法。前两章主要考虑的是新闻源及新闻价值的问题。塔奇曼认为“跟踪事件而兴盛的行政体系、对相互交叉的各种责任的协商过程以及决定每天的新闻作品的协商和选择过程,这些集体性的活动便赋予日常发生的事件以‘新闻价值’的属性”④

  “新闻组织规定了具体的截稿时间便创造了工作节奏,新闻媒介根据处理日常新闻事件的经验来决定什么样的新闻有价值,而这一价值又反过来影响对新闻价值的判断”⑤

  这一时空定位新闻价值的过程便是现实世界客观化的第一步——什么地方的新闻以及具有什么属性的新闻可以成为“媒介事实”的内容。

  第四章,作者深入新闻组织内部,发现记者所选择的新闻源并非随意,而是依据新闻源的规范度、权威度而选定。进一步说,记者往往倾向于合法性系统,继而赋予新闻以合法性,“新闻工作者往往选择制度内的信息源,而不是普通者所提供的信息”⑥。而这样做的原因往往与新闻媒介追求效率,追求新闻的准确性有关,“找到那些拥有权力的人作为新闻源,是因为这些人能够对记者报道中的信息承担责任”⑦。但这样做的后果便是难以避免新闻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因为合法机构倾向于维护主流价值观,新闻源的选择倾向就是新闻维护主流价值观的原因。但新闻源的选择也并非固定不变,其具有灵活性,但这往往是在常规新闻源失效的情况下,新闻媒介才会寻求准新闻源。通常情况下,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难以进入媒介版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新闻往往需要采取非常规手段进入版面,也就是甘斯所谓的“破坏性”进入、中国的绿色和平组织往往采用这样的手段进入新闻视野。

  叙述完新闻如何从新闻源、新闻价值角度构建事实后,作者转而进入新闻内容领域,以叙事学视角分析新闻如何构建事实。首先,在镜头选择上,电视新闻的拍摄往往尽量避免戏剧性的手法。镜头往往采用平拍的手法。同时为了使新闻真实更细腻,对快速动作往往采用慢镜头手法,如体育新闻中的快慢动作制播。第二,电视新闻的拍摄距离也旨在构建公共距离,以给人一种客观的感觉。“这种社会意义外在的表象是通过镜头语言来实现的,这种建构要求既没有亲密感,也不会有疏远感。”⑧第三,电视新闻拍摄对人物及背景的选择,往往具有象征性。“记者会站在具有明显识别标志的地点前进行报道,新闻片通过这样的镜头告诉读者,记者实际上是站在事件发生的现场。”⑨

  而对新闻事件的拍摄往往是要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进行性质编码,如工人罢工活动就要对工人聚集在工厂外游行示威的场景进行拍摄。

  再接下来的几章,作者深入分析了新闻报道所包含的意识形态问题。“新闻媒体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容易与社会活动、利益集团和政界人士接近。那些掌握了合法权利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与社会活动、利益集团和政界人士接近。社会底层的阶级几乎被排除在媒体的信息源之外,除非他们能得到中产阶级的支持,因为中产阶级和媒体保持着稳定的联系。”⑩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对于打破日常生活秩序的社会活动往往抱有敌视情绪,其采用专业主义的手法“抹黑”这些活动,如忽视妇女活动的正规性,将其塑造成“软新闻”。

  总之,新闻是一种反映生产它的组织机构实践的产品。报道领域的空间、组织新闻的时间、记者和新闻源之间的关系以及报道的惯例手法等决定了什么东西能成为新闻和如何成为新闻的。由此塔奇曼认为,新闻是建构的现实,是社会现状的再生产,是一种意识形态。

  注释

  ①②张梅:《从社会建构主义到新闻建构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

  参考文献

  伯格,鲁曼著,汪勇译,现实的社会构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张斌,新闻生产与社会建构—论美国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建构论取向,现代传播2011年第1期。

  张梅,从社会建构主义到新闻建构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inwenlw/2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