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发表国外资优儿童教育模式评介

发布时间:2014-09-09 15:32:56更新时间:2014-09-09 15:39:10 1

  贝斯特认为的:“民主国家里具有一般能力的儿童或不到一般能力的儿童并不是唯一值得考虑的对象。高智能的儿童也有他的民主权利。美国公立学校里高智能的儿童有权接受在严肃性、高质量和综合性方面同其他国家最好的学校制度下类似智能的儿童所接受的相同的教育。”(齐慧甫、王宏方,2004)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发展公平普遍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时,同样关注不同需要的儿童的教育,包括高智能儿童――资优儿童的需要。

  【摘要】全面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既要关注一般儿童和能力低下儿童,也要关注高智能儿童的需要――资优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分析了资优儿童的定义,介绍了国外资优儿童教育的三种模式,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才能鉴别和发展研究模式和自主学习者模式。

  【关键词】学前教育论文发表,基础教育,资优儿童,自学学习者模式

  一、资质优异儿童的定义

  资优儿童的定义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这些儿童的鉴别和教育。一些学者做了一些研究,比如李莉的《有关天才儿童的定义的研究综述》、赵厚勰的《“超常教育”“ 英才教育” “天才教育”“资优教育”辨》。前者在文中用“天才儿童”,而后者大力支持“资优儿童”这一称谓。

  (一)天才儿童。天才儿童使人们过多关注“天生之材”,可能忽视了后天的因素。赵厚勰认为,“任何人才都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得结果。“天才”这一概念显然过多强调了前者得作用,而忽视了后者得作用。所以用“天才教育”这一概念来指称对具有天赋才能儿童的培养教育,不太合适。”这对我们专门开展对具有天赋的儿童的教育不利。人们对“天才”期望过高,对他们缺点包容度降低,而且媒体的捧杀作用也不能不考虑。

  (二)超常儿童。我国大陆的心理学家于 1978年提出了“超常”(super-normal)或是“超常儿童”(supernormal children)的术语。超常儿童是指“智能明显超过同龄常态儿童发展水平或是具有某种特殊才能的儿童”(教育大辞典,1990年)。

  我国所使用的超常儿童和超常教育多偏重与智力而比较忽视培养创造能力和社会性能力,很容易使超常儿童的筛选与教育产生局限,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

  (三)资优儿童。中国台湾的儿童心理学者,鉴于近代学人对天才一词有弃置倾向。因而,他们使用了资优儿童这个名称。郭为藩在《特殊教育名词汇编中》对资赋优异这个名词作了详细的解释。“资赋优异儿童泛指那些在思考、推理、判断、发明和创造能力明显超出一般同龄儿童的儿童。”(郭为藩,1983)这个名称从字面上来理解显然是指人的天资优异或资质优异。(李莉,2003)

  “资优儿童”的名称首先肯定了儿童天资聪颖,资质优秀。“人之初,如玉璞”。资优儿童的“玉璞”更加剔透光亮,但是仍需要切磋琢磨。因此,用着这个名称人们既肯定了天资的优异,又不会拒斥后天的教育。不足之处是,“资优儿童”在大陆并不常用。此外,资优儿童主要强调了一般智力,对某方面特殊才能的人关注的较少。

  二、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任朱利(Renzuli. J.S)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建了《丰富教学三类模式》,后又建立了《旋转门识别模式》(The Revolving Door Identification Model)。80年代中期,在此基础上,进而形成了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天才行为的《全校范围丰富教学模式》(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SEM)。

  方案实施首先是学生的选拔。(1)通过智力和成就测验把一般能力最高得分的15-20%的学生选出来,建立候选人才库。(2)通过创造潜力及个性特征评定,由教师、家长推荐,或学生自己提名作为候选人。

  其次是对候选人进行三方面服务:第一,对候选人的兴趣、能力、学习风格进行评定;第二,对所有合格学生的常规课程进行压缩、调整,避免重复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使他们有时间去从事更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第三,参加丰富教育三类模式的活动。

  第一类,一般探索性活动。让学生在资源教室等场所,接触在普通常规课堂接触不到的大量的学科、论题,听取名人、专家的报告,参加感兴趣的调查、旅行,探讨有趣事件等。第二类,集体培训。包括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训练,学习技能、交往技能训练,以及学习使用高层次、先进参考工具能力等。第三类,个体和小组研究实际问题。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确定科研或艺术创作的选题,拟定研究计划,组织全过程的执行,最后提出创造性的成果(产品或论文),并通过专家评定,以确定成果的水平。

  这种教育模式选拔出大量的候选人,把鉴别和教育相结合,对资优儿童的鉴别不单靠测验或学习成绩确定,而是通过学习、活动和研究过程进行实际的、动态的考察、鉴别。这样有助于真正鉴别资优儿童,避免遗漏。

  鉴别和选拔是资优教育中十分困难而又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其一我国现阶段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紧缺,对所有人都进行资优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鉴别和选拔必不可少。其二,资优教育并非人人适合,对非资优儿童进行资优教育。毕竟资优儿童和一般儿童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差异,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客观的标准,用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三、才能鉴别和发展研究模式

  才能鉴别和发展研究模式(The Talent Search Model of Talent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坦利(J.C.Stanley)1971年开始创立的。最初是为具有数学潜能少年的加速发展,建立的《数学早熟少年研究》,1980年,扩展到为物理、化学、语言等学科的超常少年服务,成立了学术才能青少年发展中心。

  这项研究以个别差异理论为指导。根据“工作适应理论”主张不仅要对特定个体的能力和爱好的差异进行评定,同样也要对环境因素(教育课程和专业等)进行评定。资优儿童中个体(智力类型、能力和爱好等)差异很大,科学的教育要符合个体的需要和潜力。这两个方面相适应,个体智能才能得到最佳发展。   方案实施包括四个环节。其一,选拔测试:研究者用美国教育中心编制的《学校于大学学术倾向测验》,选拔数学快速班的对象,开始用数学推理分测验,后来增加语言推理测验。

  其二,诊断测验:通过几种数学成就测验,了解这些数学早熟者掌握数学概念和计算等方面的具体水平和问题。

  其三,处方教学:根据诊断测验的结果,设计、安排教学。一般把数学实际水平相同的学生,不论年龄或年级,3或5人编成一组,由一个导师指导,不采取班级教学的形式。导师应是具有数学专长的人,不一定是任课的数学老师,可以是数学专家或具有数学专长的家长。导师按照学生掌握数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方案,避免学生已经会的内容,集中教给学生更深的、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教学进度以学生个人学习的速度为准。教学时间安排有两种:一为每星期周末两小时,另一为暑假三星期或一个月。

  其四,诊断后测。处方教学后,要用与教学前诊断测验平行的另一套成就测验方法,作为后测。学生测验的成绩达到第85个百分位或以上,表明学生掌握了所学教材,才允许开始学新的课题;没有通过的学生,对原课题要继续深入学习,直到掌握为止。

  这种课程模式对具有某方面优势的超常儿童 (如数学或文学等)特别有利,优势科目或方面既能加速超前发展,其他方面又能保持正常发展。该模式针对性很强处方教学不仅针对学生的水平和问题,在教学过程还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步子发展,有利于不同特点的超常儿童充分发展。

  四、自主学习者模式

  Betts等研究者认为,人生的成功和幸福,关键在于人的认知能力、情感和社会性的统一发展。资优儿童求知欲,智力潜力大,学习兴趣萌发早,他们在认知、自我意识、社会交往等方面有着不同的需求,尽早指导他们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他们成长为终生的独立学习者和自我实现者。

  选拔者通过智力和成就测验,结合教师、家长等人推荐,选出各类有超常潜力的学生(包括有创作性和主动行为,但成绩不高者)。选拔的程序很有特色。该模式公开了资优儿童的标准,让学生、教师、家长都了解;在学校和班级的活动中考察(大约一学年);未被选上的学生如自认为够条件,可以自我申请,再做进一步的审查、评定,避免漏选。公开标准既显示公平又利于大家的了解和推荐资优儿童,活动中长期的考察可以较好的保证选拔的准确,避免仅靠测验的局限。之后推荐、测验、面谈、评定材料,对未被选上的还给与机会。

  选拔之后,资优儿童的教育方案实施包括以下环节:

  1.定向:向学习者、教师及其他指导者,提供有关天才人物及创造教育等资料,使学习者了解天才任务的追求和品质,明确参加独立学习模式的意义、目的和要求;正确认识自我,及自己的责任。

  2.个别发展:为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学生首先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追求;培养必要的学习技能,发展自己的自我概念,正确地自我判断、自我调控;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沟通和合作,以及探查、选择未来的专业领域等。这些都是发展成为自主的学习者的必要基础。

  3.充实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学校规定课程以外的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感兴趣的领域,或自认为有意义的课题进行初步的调查研究和探索。最后,再小组报告交流、分享经验,讨论问题或改进。再这阶段中,学生逐渐转化为活动的主体。

  4.专题研讨:这时学生意识独立学习者,3-5人组成一组,选择共同感兴趣或认为重要的问题作为主题,学习和运作高深的知识、理论,进行专题讨论、座谈。对研究结果,允许他们做出自己独立的评价。

  这种模式的特点很明显。第一,充分关注资优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二,充分发挥资优儿童的主动性。当前的新课改一直也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两者有相通之处。第三,研究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这种模式没有过多对介绍资优儿童加速课程、扩充知识,而一直强调研讨、研究。第四,教师只作为最初定向和发展的指导者和之后的研究辅助者。该模式之所以叫自我学习者模式,其关键就是注重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使他们从学生(student)转变为学习者(learner)。

  明确资优儿童的定义和标准,参考国外资优儿童的教育模式结合我国教育实际逐步开展资优儿童的教育,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莉.关于天才儿童的定义的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3(3).

  [2]查子秀.国外超常教育课程模式[J].中国人才.2003(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xueqianjiaoyulw/4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