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银行论文

银行论文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3-12-06 14:45:47更新时间:2013-12-06 14:45:49 1

  摘要:同业业务支撑了近几年银行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使得银行能够维持整体利润的快速增长。同业业务被我国商业银行当做集体性创新发展的方向,背后存在监管趋严、资本稀缺以及“金融脱媒”等原因驱动,而同业业务本身是商业银行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探索,符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但同业业务的发展改变了银行等传统**的信用扩张方式,导致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表现及传统监管指标有效性发生变化。未来引导同业业务的稳健与合理发展,需要从宏观制度引导及微观化解渠道两方面展开。

  关键词:商业银行,净息差,同业业务,风险

  研究背景

  金融危机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快,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资产方中同业资产的占比越来越高,负债方对同业负债的依赖也是越来越大。从上市银行资产结构来看,商业银行依托同业非标非标化同业业务是与标准化同业业务相对应,主要指金融同业之间除同业存放、同业拆借、回购等标准化业务之外的其他合作业务,目前包括同业理财投资、信托受益权转让、应收租赁款回购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同业往来业务。业务的发展支撑了近几年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保持了银行业整体利润的快速增长。资产负债结构多元化符合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而依托理财、同业等创新型业务推进银行的转型发展也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但相对于银行传统存贷款业务仍具有管制利率保护的特点,同业业务面临的是完全市场化的定价与竞争,在中国商业银行集体步入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以同业业务为转型突破口对金融体系而言是否是一条可持续并兼顾稳健与收益的道路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

  已有文献多采用计量方法对金融同业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主要从银行间市场批发性资金的波动、银行间市场的有效性等方面展开。本文拟结合危机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政策调控的背景,在客观阐述近几年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取向探讨同业业务发展的合理性及可能带来的冲击,并就如何规范同业业务的发展作了初步思考。

  同业业务功能的演进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运行环境发生改变,商业银行资产方与负债方同时遭遇“脱媒”,尤其在2011年中国实体经济降温之后,银行利润增长压力凸显。为了规避金融管制,谋求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已经完全市场化的同业市场成为商业银行突破传统业务模式、多元化利润增长的重要平台,而同业、投行以及理财业务等创新型业务已然成为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一个集体性方向。

  首先,金融脱媒中“负债脱媒”导致银行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同业业务作为批发性资金的头寸调剂渠道对“熨平”金融体系流动性波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金融深化条件下资金存在的形态会多种多样,但资金频繁切换于存款、理财以及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而言则是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尤其在2011年下半年以后,商业银行存款增长全面乏力,在存贷比的“监管红线”要求下,银行存款大战不断升级。从数据表现来看,2011年之后银行存款季末冲高的特征尤为明显,但一旦度过季末存款迅速从银行流走。商业银行依托同业市场调剂资金余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2009年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与同业拆借的交易量是89.7万亿,到2011年增长到132.9万亿,这一指标到2012年则增长至188.4万亿。

  其次,宏观调控下商业银行传统授信业务发展受限,依托同业业务创新,商业银行既能实现资本节约、满足监管要求,还能实现盈利水平的持续增长。在中国,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对银行经营至关重要,商业银行所有的经营行为与业务创新,除了利润导向,还有就是监管的导向。2010年以后,宏观调控转向,银行信贷额度收紧,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积极寻找各类业务的创新发展。如已经被叫停的同业代付,是以同业资产的名义为企业提供贷款,对银行而言,既可以逃避贷款额度以及存贷比指标的约束,又能帮助银行节省资本,还能将客户带来的利润最大限度留在银行体系内,这对银行而言是一举多得,这也是同业业务不断膨胀的最初动力所在。同业代付的具体模式,是一家商业银行向代付银行存出一笔同业存款,从而形成自身的同业资产,而受托支付的商业银行计入的却是同业负债,与企业发生的支付行为计入的科目是其他应收款项。对企业的信贷投放已经实现,但却未出现在任何一家银行的信贷资产中,只是体现为两家银行同业往来的增加,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中也仅视同25%的银行同业类风险资产。在同业代付被叫停之后,商业银行则继续利用其他同业非标业务的创新、表外业务以及通道业务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并维持了盈利水平稳定增长。同业业务蓬勃发展的这几年,也是中国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以来业务创新最为活跃的阶段,充分体现出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再次,受到同业市场规模壮大的影响,同业业务本身蕴含的盈利空间逐步增大,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的一极。在实际业务运作中,同业资产的投资资金可能并不完全来自行内闲置一般性存款资金,更多的可能是来自市场的同业负债,同业业务以短套长的期限套利逐步成为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同时,为了捕捉市场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同业市场中,以往以传统业务为主的部分银行也开始加大同业等创新业务的发展力度,将同业业务授权下放至分行。随着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分层,在同业业务一对一的市场询价交易机制的安排下,信息不对称现象时有发生,这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明显的套利机会。

  同业业务发展的利与弊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多元化符合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改革发展的方向。尽管市场化运作的同业业务未必会改善银行的净息差,但它符合低资本消耗方向下银行集约经营的思路,在金融市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同业业务的蓬勃发展也意味着商业银行获取利润的途径日渐增多,交易方式和品种也更加灵活多样。

  (一)同业业务发展的合理性

  1.同业业务的蓬勃发展是商业银行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探索与萌芽前文已经谈到,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在严格的监管压力下调节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最有效的手段,这实际是在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缺乏资产流转渠道的背景下,银行萌发的非标准化资产流转方式。例如目前开展较多的信托受益权投资、他行理财投资以及券商资管计划等等,尽管其中各类投资项目本身存在对企业的融资行为,如果直接融资形成银行信贷,显然在目前缺乏信贷资产证券化手段的情况下,这对商业银行而言是形成了一笔相对固定的资产,但如果包装成为信用受益权或者理财产品以及券商资管计划等,就具有了在金融同业之间流转的可能,而目前这类同业资产流转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中国商业银行个体差异巨大,有些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占比较低,但负债资金富裕,而有些银行客户资源相对丰厚,但资金来源不足或自身规模受限。同业市场的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之间资源的相互调剂,在解决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往同业业务中相对传统与标准化的票据转贴现及回购业务便是典型的商业银行调剂资产结构的重要方式。从近几年上市银行的业绩表现来看,投资者对同业资产发展相对积极的银行往往更加关注,其盈利增长能力似乎也更强。例如上市银行中兴业银行的同业资产(包括存放同业、拆出与买入返售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一直在上市银行中排名前三之内,尤其在2012年其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进一步提升,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兴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已经达到38%,与信贷资产比重持平,而其净利润的增速在上市银行中从之前的中等水平攀升至前三甲。

  2.同业合作广泛深入发展,是我国金融市场混业经营迹象的初步显现

  近几年银基、银保、银信及银证的合作不断广泛,体现出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各类金融机构突破自身业务边界谋求资源整合与借力发展的改革取向。同业市场的发展令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由单纯竞争转为竞争加合作分工,是金融机构在市场变化情况下的适应性选择,有利于各类型机构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业务,分享收益,在带动各机构收益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如商业银行与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的应收租赁款回购,从某种程度上讲便是银行以自身的客户资源和资金承载能力对接金融租赁公司业务资源的重要体现。

  (二)同业业务对金融体系运行带来的冲击

  但我们必须看到,当银行传统信用**越来越多的不再通过直接信贷予以实现,而是借助金融同业之间的资金流转来实现,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表象将会有所改变,而传统的监管手段也可能趋于失效。

  第一,企业授信向同业“信用”转化,宏观调控手段趋于失效。目前对于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存贷比、信贷额度、贷款投向以及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实现,但对同业业务的扩张没有额度限制,因此借助同业业务的包装,银行能够逃避贷款额度以及存贷比指标的约束,令宏观调控手段失效。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中,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投放也能通过包装成理财产品同时银行同业非标资产投资买回,将直接放贷带来的100%资本占用变为银行信用下25%的资本占用,变相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不利于宏观当局对商业银行杠杆率的控制。

  第二,资金投放链条拉长,金融资产趋于泡沫化。试想,如果一笔资金不是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投放,而是陆续经历若干个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最终传递至企业手中,必然会带来金融资产若干倍膨胀,造成金融资产“泡沫化”。尤其随着对同业业务利润增长要求的提高,同业业务本身就有了不断扩张的动力,如果考虑其中部分业务具有的回购放大机制,同业业务越来越体现“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从2013年前5个月经济金融数据来看,金融体系繁荣与实体经济低迷形成鲜明对照,一方面实体经济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至2009年底以来最低水平,经济景气指标中PMI指数也徘徊于50%的“荣枯线”附近,但社会融资总量却能较去年同期猛增59%,M2同比增速也连续创出15%—16%的近两年较高水平。

  第三,在同业资产自我膨胀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逐利行为容易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增大。前文谈到,同业业务的重要盈利方式之一是期限错配,而每一个参与资金流转链条中的机构,都具有以短套长以获取期限套利的冲动,当金融资产泡沫化过程中期限错配现象同步加剧,就会意味着表面平衡的流动性局面实际非常脆弱。2013年6月银行间市场上演的中国式“钱荒”,从某种程度上便是今年前几个月同业业务大规模膨胀导致流动性风险集聚的重要体现。这种脆弱的流动性局面一旦遭遇超预期因素干扰,市场流动性便会出现“崩塌式溃败”。

  关于同业业务未来方向的几点思考

  同业业务的发展顺应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商业银行在传统存贷利差缩窄、宏观调控以及监管收紧等几方面因素夹击下为寻求自身可持续性增长而进行的努力。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而言,未来金融体系中会有越来越多的资产或负债处于完全市场化状态,这意味着金融体系运行会越来越多的体现出顺周期特征。作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在试水完全利率市场化的业务中,面对去年四季度以来各类资产利率全面下行,逐利行为下导致以量补价行为发生,金融资产膨胀而期限错配规模不断放大,由此也埋下了流动性风险的隐患。这反映出在金融经济形势日新月异、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与盈利方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及宏观当局的监管政策与导向都需要作出积极调整。在2013年6月中国式“钱荒”发生之前,金融体系表面流动性的指标都非常正常,如商业银行总体杠杆率并未超标,上市银行总体流动性比例也维持在较高水平等等,而6月份流动性危机的冲击让人始料未及。未来规范同业业务发展,需要从宏观制度引导及微观化解渠道两方面展开。

  在微观层面,第一,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引导部分同业业务由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转变,为金融机构主动调节资产结构创造手段。前文已经谈到,同业非标业务的流转实际可以视为是一种类证券化产品,解决的是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问题,缓解商业银行盈利目标与监管指标之间的矛盾。但非标业务最大的风险在于形式多种多样,监管部门难以把握实质性风险。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能有效推动同业非标业务向标准化业务的转变,增加同业资产流转的透明度,降低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体系的整体风险。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还停留在试点阶段,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我国资产证券未到期的余额是278亿元,而同期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是26万亿,金融机构表内贷款余额是66万亿,信托公司与银行对接的单一资金信托余额也有6万亿。可见,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无论是发展空间还是市场供给量及市场承接量来看,都存在巨大的可能。第二,建立商业银行稳定资本补充机制。资本稀缺与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是同业业务不断膨胀的另一重要原因。在2013年新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后,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令商业银行在业务开展中对资本补充的要求更加迫切,而建立起商业银行稳定资本补充机制将有利于缓解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中监管资本套利的导向。

  在宏观制度方面,首先需要思考存贷比等指标设置的合理性,因为为了满足这一监管红线是很多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创新的最早动力。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格局已经有所显现,也体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和资产负债结构特点。在统一的监管指标导向下,催生了众多为了规避管制而进行的创新行为,既不利于引导金融市场稳健运行,也不利于引导我国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建议逐步调整存贷比等指标的政策工具定位,可以考虑从监管指标逐步弱化为监测指标,而针对不同类型银行可考虑设置差异化监管指标。

  第二,改进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的设计与监督。目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测的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性缺口率、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依存度、存贷款比例、流动性覆盖率及净稳定融资比率等等。从流动性风险监测的指标体系来看较为全面,其中创新性的同业业务对银行流动性缺口率、核心负债依存度等指标影响较大,但这类指标都是时点指标,而在业务运作中商业银行会通过关键时点的结构调整来满足监管要求,不利于对流动性风险的实质性把握,建议提高部分流动性监管指标的监管频率或改进监管方法,将时点指标修改为日均指标予以监控。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专题组.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11).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2]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部课题组.金融管制下的区域银行同业市场业务发展及功能演进研究,西南金融,2013(4).

  [3]叶翔,梁珊珊.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海南金融,2013(1).

  [4]吴霞.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其影响探析.武汉金融,2012(11).

  [5]夏斌,徐佩.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同业授信业务的思考.银行家,2010(11).

  [6]倪东明.利率市场化的中日比较及其推进效应.现代经济探讨,2012(1).

  [7]王春丽.利率微调及其对中国的适应性研究.亚太经济,2011(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yinhanglw/25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