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哲学论文

呼唤人性化情感居住空间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1-02-26 10:41:37更新时间:2011-02-26 10:41:37 1

提要:营建融于自然、具有情感沟通的居住环境,是现代人对居住环境人性化的共同追求,也是我国现代居住环境设计与建设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以住宅环境应充满自然活力、富有强烈人性情感的环境特质作为住宅设计考虑的出发点,探析环境精神文化的创造理念,呼唤住宅本原的回归,寻求继承与创新现代居住环境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人性化情感居住空间,邻里社区,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住宅建设的发展突飞猛进,这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生活质量,同时,许多人却更加愿意回忆起儿时的成长环境:从喧闹繁华的城市街道经过一段曲折幽长的小道,然后眼前会呈现一片豁然开朗的景象,老人在宅前的树下纳凉、下棋,邻里间的小朋友在里弄间的空地玩耍,邻居之间很自然的聊起家常等等。
  可见,现代社会的人们除了对居住区提供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要求同时,还渴望居住区能够提供如下的社会功能: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互助,感情与思想上的交流,社交、文化、娱乐、体育、观赏等闲暇的消遣。邻里之间的信任和关心,使他们能够不加掩饰、无拘束的交流思想感情。因此,居住区应具有一种凝聚力,使居民有一种归属感。
  那么如何营建这种人性化情感的居住环境呢,本文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 领域划分与交往互助
  目前,我国居住区设计中,为提高建筑的容积率,普遍忽视组团间绿地和活动场地的设计,一定范围内居住人群的室外活动范围要扩大到距离本居住楼以外较远的地点,居住范围内的人群缺少彼此沟通的机会。同时,住宅楼的设计大都采用单元式做法,居民的安全防卫功能从由过去邻里、社区共同负担转变为由家庭独自负担,宅门一旦被突破,安全性即化为乌有,因而使得居民的安全感下降,这样一座楼道内虽有十几户的住户,但邻里之间缺乏必要的接触机会,一道宅门封住公共与私密空间之间的沟通,因而也就难以实现有利于交往活动的“共融空间”。
  可见,人们具有一种要求界定自身活动空间范围的本能,称之为领域感。居住空间的领域划分应有助于密切邻里关系,从而有利于居住环境中的安全防卫。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在人们生活中,除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外,其次就是安全的需要了。人们在居住生活中尤其重视安全需要的满足,因此,建筑师在设计中考虑到当人们进入某一居住领地时,作到从公共领域到半公共领域,再进入半私有领域,最后到达私有领域,处于连续被注视之中,这样做既可保证居住环境中的安全性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同时半公共领域及半私有领域的出现也为社区内人们提供了交往的空间。明确的领域划分是实现社区群体间有效交往并产生认同的首要条件。
  2. 突出空间的场所性
  由于巨大的商业价值,投资者历来对一些特定的闲暇活动,如旅游、游乐活动等非常重视,但居住区内日常闲暇活动所需的场所,如一般居民日常的散步、休憩、交往场地、老年人的日常健身场、儿童游戏场等以及为社区服务的低消费或免费的娱乐、体育设施及场所则较少受到关注。事实上,这些休闲场所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因为这些休闲活动时刻都在发生,而且涉及大量的人群。
  一些居住区的设计中虽然为居住者提供了一定的室外空间,但是由于其单调的、枯燥的、贫乏的空间无法吸引人们去活动,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只能作暂短逗留,而不会进行过多的消闲或交往活动了。所以说,有了空间不等于具备了活动的场所;空间不等于场所。场所是有明确特征的空间。只有当人在一个具体的空间里感到自在、愿意逗留并产生某种联想时,空间才会成为场所。
  3. 道路与流通空间
  居住区内道路是居民日常出行行为的主要路径,它的布置应做到便捷,符合居民的日常出行规律,满足居民心理感受。同时,居住区内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网四通八达的要求有所不同,居住区主路是通往各个住宅组团的骨架,要求通顺,但却不应过于通畅,避免城市交通穿越。而居住区内部道路起到为人们散步、消闲的用途。尽量消除了人车到处穿行没有阻拦所引起的隐患。目前的很多居住区采取行列式布局,宅间过多的机动车道,使得社区的围合性减弱。住宅布置各自为政的局面,间接导致了邻里关系淡薄的现象,甚至有些人的社会交往心理受到压抑,导致人际关系淡化。因此,一个合理的群体建筑的组合体空间环境中的道路的布局是社区营建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4. 主要使用群体与交往空间
  新世纪我国社会逐步老龄化,同时独生子女的的比例进一步增多,老人与儿童狭窄的社交圈,迫使他们把主要的感情交流寄托在邻里群体中,这一部分人将是该场所的主要使用者。交往空间的创造应主要体现这部分群体的使用特点,尽量满足他们的使用需求。
  而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各种有意义的场所,加强社区群体间的认同感,提供人们经常接触的机会,提供趣味的自然空间,满足孩子们玩耍的要求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花园般的公共绿地环绕住宅区,其中散布着具有积极意义的室外空间,为居民的各种活动提供多样性的选择,尤其是老人、儿童在其中更容易交友,邻里间也有机会更紧密的交往。居民在其中既有退避独处的私密空间,又有良好的公共交流活动场所和景观秀丽的生态环境。
  营造人性化的社区环境需要使它的位置应在居民易于接近常能看到的位置;可以明确的传达该场所可以被使用,该场所就是为了让人使用的信息;配置各类设施以满足最有可能和最吸引人的活动需求;尽量能够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场所的群体的需求;考虑到一个群体的活动不会干扰其他群体的活动等等因素。在设计中,对于居住水平和社会环境要求应给以相同的关注。过于重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会造成失衡或不健康的空间。
  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社会组合中,居住区是家庭、工作和学习单位之外的同等重要的基本的社会关系组合形式。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居住区内进行。居住区不再被仅仅要求具有物质的表现形式,而是为有意识、有情感、有交往要求的居民提供生活场所,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 白德懋,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5月
  3. 宋昆、李倩枚,社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新建筑,1999年2月,总第63期:第24页
  4. 王春晓,住区外部人性化空间环境的设计策略,住宅科技,2000年2月,总第235期:第10页
  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993年7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exuelw/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