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中学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成才视野下学生不良品德矫正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28 17:12:32更新时间:2015-12-28 17:15:08 1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一些知识,也应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优良素质和道德品质。本文是一篇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投稿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成才视野下学生不良品德矫正策略研究。
  摘 要: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团结、严肃、活泼、奋发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品德不良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乐于与老师和同学亲近,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教育,研究

  品德不良的学生,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道德过错的学生。这类学生在学校中虽然为数不多,但足以影响班风、校风。要转化这些品德不良的学生,教师不仅需要有爱心和恒心,还必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出发,因人施教,才能促成转化,达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目的。

  一、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建立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

  学生犯了错误以后,总是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有的还因曾遭到斥责和讥笑而显得心虚和格外敏感,对人总怀有戒心和敌意,对老师更是敬而远之,躲避或者抵触老师的教导;教师也可能因学生影响了班集体的荣誉而讨厌、疏远这类学生,师生间横亘着一道不易逾越的无形之墙。“学高为人之师,身正为人之范”,教师要从教书育人的职责出发,主动去跨越这堵墙。教师这时应设法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师生关系,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同情他们的处境,亲近、关心他们,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长期坚持下来,这些学生就会从怀疑到信任,逐渐打消疑惧心理,把老师当作知心人,敢于向教师敞开心扉。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以后,教师再适时地以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开导他们,入情入理就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三要”:一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二要耐心训练和指导。学生自制力差,常常会不由自主地违反行为规范,教师切忌急躁,要正面引导,多表扬,少批评,以情促行,持之以恒;三要发挥教师自身的模范作用。教师必须凭着高尚的师德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投稿

  二、培养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辨别是非就是清醒地认识到行为的对与错、好与坏,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是培养正确的道德认识的重要环节。学生之所以会犯错误,原因之一就是是非观薄弱、道德评价能力差,在产生不良动机时不能自觉加以抵制,发生不良行为时不能自觉地加以纠正,以致一错再错,形成不良品德。低年级的学生能理解一些道德概念,但理解水平往往停留在表面,看不到本质的东西,他们常把谨慎与胆小、勇敢与鲁莽、英雄行为与冒险行为混淆起来。因此,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要从学生的道德认识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把他们颠倒了的是非观念纠正过来,使他们对不良行为感到不满和痛恨,对正确的行为感到满意,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认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讲清道理。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犯错误的根源,明辨是非,讲清犯错误的危害性,让学生对发生的错误行为感到悔恨并有勇气加以纠正。(2)严格要求。明确要求学生今后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样做,不许打折扣。(3)赏罚分明。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使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不好的表现则要及时批评指正,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处分,决不能姑息迁就。

  三、锻炼意志,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需要坚强的意志,学生尽管知道道德原则,但是按照这些原则去行事就显得困难,在生活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只会说,不会做”。这是由于学生年龄小的原因,其意志品质表现得较弱。一是自觉性弱。他们往往容易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不相信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因而不敢坚持自己行动的方向和结果。二是自制性较弱。他们易受内、外诱因干扰,不能自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动。例如,小学生具有爱模仿的特点,当他们看到所模仿的动作很有意思,以致明知被模仿的动作是不正确的,不好的,他们仍然模仿。还有一种情况是出于无意。有些学生口头上背熟了道德原则,但行为中做出了与之相违背的事来,他们事后也常常会为之后悔、惋惜。三是坚持性弱。小学生的意志力还比较薄弱,情绪稳定性还较差,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比较容易放弃已经开始的活动。针对上述特点,教师应着力磨炼不良品德学生的意志,排除内、外诱因干扰,增强意志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品德不良学生行为的目的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动性。不良品德学生缺乏对行为目的的认识,其行为要依靠老师、同学等外力的监督,教师在给品德不良学生布置德育任务时,要讲清目的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指导他们按照预定的目的和计划,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完成任务。(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生活入手培养意志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使品质不良的学生不必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在生活中应对品质不良的学生严格要求,要求他们一定要改正自己的缺点,决不能半途而废。(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教师可训练品德不良的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行动的冲动性,逐渐形成内在的控制力量。

  四、结束语

  总之,低年级学生产生不良行为多是不理解道德行为准则或由于好奇心所造成的,教育他们要以正面引导为核心,如肯定学生的优点,对不同的行为给予具体指导。在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时,教师一定要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社会交往、家庭环境等情况,在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促使他们的品德向好的方向转化,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智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理念解读[J].中小学管理,2012(04).

  [2]黄正平.文明礼仪教育:为学生成长奠基[J].人民教育,2011(18).
  教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小学校长》是国家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全国发行、服务于全国百万中小学校长的工作性月刊。自1995年创刊以来,以服务、指导中小学校 长办学治校为己任,以其鲜明的针对性、独有的权威性、较强的指导性和可读性为特色,博得了全国广大中小学校长的认同与欢迎。刊物定期向教育部有关领导和业 务司局报送,并得到直接指导与支持,办刊质量愈趋提高。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hognxuejiaoyulw/5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