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寒地城市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气候对于景观塑造方面的影响,并根据寒地城市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在植物配置设计的原则与形式。
关键词:寒地城市;冰雪文化;植物配置
一、寒地的概况
(一)寒地城市概念、分布
寒地城市(Winter cities)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指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它通常包括北半球北纬45°以北,每年至少有2个月的时间月平均气温在0℃或0℃以下,并伴有降雪、昼短夜长现象的城市。
从气候特征来看,世界上至少有30个国家位于寒地,6亿以上的人口有着生活在寒地气候的经历。在世界范围内,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北亚、北美、北欧等高纬度地区,包括加拿大、美国、冰岛、格陵半岛、瑞士、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其中多数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而中国则是世界最大的寒地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寒地城市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居住在寒地城市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像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地区都属于北方寒冷地区。
(二)寒地城市气候对城市塑造的影响
1.有利影响
(1)特有的冰雪文化
不同于南方的小桥流水,精心细雕的“小家碧玉”式城市风貌,寒地城市体现出的则是粗犷、大尺度的城市特点。围合式的街坊抵御寒风,排列整齐的建筑,厚重敦实的墙体等等,加上冬季大型的冰雪景观,从而形成了寒地城市特有的一种冰雪文化。看到那些冬天在街道上唏嘘吃着冰棒的孩子,三九天光着膀子跃入冰水中的老人,冰天雪地里姹紫嫣红的少女以及那些冰场、雪场上自由滑翔的小伙子们时,我们就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这种冰雪文化,从而体验到寒地城市特有的魅力。
(2)鲜明的四季变化
在寒地城市可以观察到大自然春、夏、秋、冬四季的明显变化,形成良好的知觉感受。温度变化对皮肤产生刺激;万物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来的视觉感受;踩在雪地上吱吱作响的听觉感受等等。尤其是寒地城市特有的满天飞雪、银装素裹的景观让人觉得离自然很近,从而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
2.不利影响
(1)气温
寒地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下,人的皮肤感觉寒冷,刺激强烈,室外活动不适宜;冰雪路面较多,车行交通堵塞,步行交通艰难;除了少数常绿植物,冬季绿化景观较少;采暖期长,空气污染严重,城市景观灰暗。
(2)日照
寒地城市由于冬季日照时间短且太阳高度角较小,带来的问题是建筑阴影区较大,不利于外部空间的利用;住宅日照间距大,可利用的光照区域相对较小;房屋的开窗面积要考虑采光与散热的均衡,过大不利室内的保温,过小又不利接受太阳辐射。
(3)风
寒地城市冬季多数时候刮的是北风,且寒风凛冽,如似刀割,让人感觉难以忍受。
(三)寒地城市植被特征
1.植物生长期较短,大部分植被随着气温的降低就进入休眠期。
2.常绿树种进入冬季色彩灰暗,使人感到冷清而单调。
3.冬季落叶树树木结构清晰显露出来,对人们的视线不再形成遮挡。
二、寒地城市植物规划设计
(一)寒地城市植物配置的指导思想
寒地城市在景观设计时,要将“寒地”视为异于其他城市的资源,表现植物夏季的繁花与浓荫,还要考虑植物的冬季景观,从而真实反映出四季分明的寒地城市与众不同的景观魅力。
1.四季景观植物配置选择
要创造一种美的、有活力的“四季园林景观”,通过有机的整合营造出春、夏、秋、冬各不同的视觉景观。
2.选择乡土树种
南方种植效果好的树木不一定适宜北方,盲目引种会造成大量损失。所以在选择植物上,还是要以乡土植物为主。
3.选择枝干形态优美的树种
树木的枝干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在挖掘树木自然形态的同时应考虑通过人工修剪形成的各种图案。
4.选择季相颜色不同的树种
要冬夏兼顾,就要选择季相形态不同的树种,才能表现出春有花,夏有叶,秋有果,冬有形的多种景观。
(二)设计原则
1.多样与统一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产生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2.调和与对比原则
运用近似性和一致性将植物配置在一起,可以产生协调感,给人以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相反,运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产生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常运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3.均衡原则
均衡可以使冬季植物景观显得稳定,顺眼。均衡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冬季植物对称种植可以在广场入口处配置相同植物来完成;不对称均衡可以通过两边大小不同来实现,如一株高大乔木可以与三株灌木相平衡。
4.韵律与节奏原则
冬季植物配置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相同树种,可以通过体量、距离有节奏的变化产生韵律。不同树种,应先确定基调树种,其他树种在体量、距离、大小有节奏的变化。
(三)寒地植物个体景观
重视植物的姿态是中华民族在植物审美上的一大特色。冬季植物的姿态主要由主干、主枝、侧枝及叶幕(常绿树种有)组成,具体如干的粗细、分枝的角度、冠形、冠幅等,枝干构成的形态具有很高观赏价值。
1.常绿针叶树:
·沙松、红皮云杉,塔状、树干通直、冠形优美;
·臭松,冠状尖塔形、雪后枝干、叶平展密集、白雪全部积存;
·红松,冠圆锥形,高大、通直、碧绿;
·樟子松,冠状尖塔形,树皮下部褐色,上部虎皮色;
·黑皮油松,冠近平顶状,树干如盘龙,冠大优美,枝水平伸展;
·杜松、丹东桧,锥形、轻盈直立。
2.落叶阔叶树
具有雄威、刚劲和蓄势待发的特征,对人有很强的感染力。落叶树木之美不仅在于生长季节的叶、花和果,也在于其冬态条件下干的线条结构如:
·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主干笔直、枝序分明,在落叶状态下愈显其挺拔峭立、刺破云天之势;
·刺槐,枝条粗细过渡自然,结构严谨,表现苍劲、自然之美;
·垂柳、绦柳、龙爪槐等垂枝型树木,有潇洒飘逸之姿;
·紫椴,树枝“之”字形展开,大乔木结构可见。
3.植物的色彩
寒地城市冬季万木萧条,色彩单调,可以运用色彩突出的植物干、皮来装扮冬景。在白雪覆盖下红色干、黄色干、绿色干的植物进行搭配,会使冬季景观更加富有情趣。红色枝干的红瑞木、偃伏莱木、蔷薇、山杏、小楷槭;黄色枝干的金丝柳、金叶榆;绿色枝干的青楷槭、树锦鸡儿;白色枝干的白桦、核桃楸、银白杨等。
4.植物的果实
色彩鲜艳、果实累累的环境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并可以吸引鸟类活跃气氛,提高生物多样性。有些树木的果实可以经冬不落,红果的金银木、卫矛、蔷薇类、忍冬、花楸、小檗;黄果的沙棘;黑果的水蜡、软枣子等。
5.植物的质感
植物的质感是以视觉属性为依据,主要表现在树皮的光滑与粗糙;树木的形状与树叶的性质、多少。树木干、枝光滑透亮的胡桃;开裂粗糙的云杉;有横纹裂的山桃;片状裂的拧劲槭等。
(四)寒地植物群植景观
群植就是由多数乔灌木混合,成群栽植而成的类型,表现群体美。可分为单纯树群和混交树群,混交树群为主要形式,主要由乔木、灌木和地被组成。利用不同植物不同的观赏特性,形成比较丰富的景观效果。冬季体现群植景观,乔木层应选用冬季姿态良好的树种,天际线要富于变化;亚乔木应选择观果、观色、观干、观姿的树种;灌木以冬季景观效果好的为主;地被可选用地被菊冬态有干花效果、八宝景天黄褐色果序宿存、珍珠绣线菊褐色叶子冬季宿存等冬季观赏效果较好的植被。
寒地城市植物群落景观效果实例分析:
1.樟子松+花楸群落组合类型分析
樟子松是常绿针叶树,整个群落的迹象变化来自于花楸,春、夏季花楸树叶是绿色,欣赏的是花楸和樟子松质感的差异;秋季呈现花楸果实颜色由绿变红的过程;冬季樟子松作为绿色的背景,花楸虽落叶,但鲜红的果实宿存,在绿色的背景下红色果实更显突出。在寒冷的冬季,这种类型体现了色彩的对比,加强了景观效果。
2.蒙古栎+白桦群落组合类型分析
春、夏季白桦绿色的树叶与蒙古栎褐色的树叶形成对比;秋季白桦树叶变黄,突出了白桦的白色树干;冬季白桦落叶,在白色树干丛中,褐色的蒙古栎宿存叶子更为突出。
3.旱柳+蒙古栎群落组合类型分析
春、夏季在旱柳绿色的树叶背景下,使蒙古栎褐色的树叶得以突出;秋季旱柳树叶也变黄,使群落整体呈现褐色;冬季旱柳落叶,在白雪的映衬下,展现良好的姿态,以蒙古栎宿存的黄色叶片为背景,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冬景图画。
4.樟子松+银中杨+糖槭群落组合类型分析
樟子松为主体与银中杨形成了丰富多变的林冠线,在绿色为主的大背景下,春、夏季整体是绿色为主,以变化的林冠线为主要看点;秋、冬季银中杨落叶,糖槭浅黄色的翅果成为视觉的焦点。
5.樟子松+云杉+偃伏莱木群落组合类型分析
春、夏季群落整体绿色;秋季在绿色常绿树背景下,偃伏莱木白色的果实和深褐色树叶成为景观焦点;冬季樟子松作背景,偃伏莱木落叶、落果,红色枝条与樟子松形成色彩的对比,中间云杉和樟子松的色度不同而得以显露。
6.油松+钻天杨+云杉群落组合类型分析
群落全年以绿色为主,只有钻天杨秋季落叶,钻天杨灰白色的枝干色彩被显现。同时,钻天杨笔直向上的姿态与樟子松、云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林冠线产生了变化。
三、结语
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城市景观被植物赋予了色彩和生命。只要通过精心设计,在北方寒冷地区同样可以从空间形态、环境机理和植物配置等方面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多姿多彩、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环境,使寒地城市的冬季生活更加富有地域特色和气候特点,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资源优势吸引着世人的瞩目。
参考文献
[1]周诣:东北地区寒地城市的特色营造[J].山西建筑,2007年17期.
[2]杨德威:寒地城市居住区冬季植物景观探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年01期.
[3]冷红:《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卓丽环:《城市园林绿化应用指南》(北方本),中国林业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uowushengchanglw/19594.html
上一篇:刍议园林苗木种植养护中的有效措施
下一篇:浅谈生态园林城市植物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