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居住区植物造景初探

发布时间:2011-02-26 11:20:09更新时间:2021-03-24 10:42:31 1

  摘要:绿色植物对居住生态环境的平衡和调节作用明显,使植物造景成为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目前福州市部分居住区绿地规划和建设的现状调查,分析居住区植物造景的手法,并提出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植物造景,植物配置,居住区绿化

  1、引言

  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植物景观[2]。植物造景的好坏已经成为居民选择住房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也成为住房价格高低的重要筹码。于是提出植物造景需要能更有效、更实际地满足居民的生活功能,能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态环境,能以最佳的状态愉悦人的精神。纵观福州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发展:从早期的简单植物绿化,到现在精心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仍有许多发展的空间。本文通过对福州部分建成的住宅小区展开调查,并收集了一些典型的图片资料,对居住区植物造景进行了一次初步探讨,期待福州的居住区绿地的设计更加重视生态功能、游憩功能和景观功能结合,实现“以人为本”的恒久手法。

  2、福州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发展过程

  2.1着眼短期效益的早期阶段

  根据对上海新村、小柳新村、王庄新村、元洪小区等一些福州市70~90年代初期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调查表明,这些居住区的建造只是为了缓解当时住房条件紧张的状况,主要解决量上的不足。往往就是小区建筑主体竣工之后,随意在楼间空地栽植树木,未重视居住区的外环境设计,更谈不上植物造景。因此绿化率低,无法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在植物造景上存在一些缺陷。

  (1)树种选择的缺陷

  这些旧的小区在绿地建设中没有重视树种的选择。此外,居住区中常绿树比重过大,经常使用的植物组合是香樟、白兰、榕树,这种全常绿的模式,中、下层郁闭度高,难以形成多层次的群落,不但景观显得单调,而且茂密的树冠使居住区低层室内光线较暗。

  (2)植物配置手法单一

  早期的居住区绿化只是圈地种树,即在宅前宅后的空地种一些乔、灌木,没有注意绿地的平面布局和植物配置,基本上都是列植,并用绿篱围合。各居住区的种植方式大同小异,形成的绿化面貌相差无几,没有特色。从老式小区的宅间庭院绿化可以看到规则式列植的普遍应用情况。这种单一的植物配置手法很难在居住区中创造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

  (3)绿地结构单调呆板

  早期的居住区,由于规划理论上的不成熟对外部空间的组织缺乏考虑,使绿地结构过于单调、呆板,从居住区的平面布局上可以发现建筑行列式的规则排列,经过道路的划分,虽然形成了完整的建筑群,但居住区的绿地却无序、被动地存在着,呈现零散的格局。这种绿地结构,没有为形成丰富的植物造景创造良好的条件,而是成为不利的制约因素。

  (4)忽略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植物造景与建筑风格及人文环境不协调,未重视通过植物造景实现建筑与园林小品、道路和铺砖之间的过渡,只是简单地在两栋住宅之间栽种乔木,没有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空间,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

  (5)后期管理、维护不善

  居住区建成之后,原先栽种的为数不多的植物无人搭理,随其生长。因此,本身就是随意栽植的植物更显得杂乱无章,枝叶丛生。

  2.2注重环境设计的近期阶段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福州经济的增长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居住区的建设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环境绿化的内涵在不断延伸,手段也在逐步丰富。植物造景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以下5个方面。

  (1)植物材料的多样化

  多种多样的植物是塑造优美植物景观的基础,随着人们对居住区园林环境的日益重视,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也愈来愈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如香樟、桂花、杜鹃等乡土特色树种,许多观赏价值高的名贵树种也入选成为居住区的植物造景材料,如凤凰木、樱花、梅花等一些需要额外养护的树种。近期建设的居住区还开始注意月季、山茶、碧桃等各种花灌木的应用,在入口及一些重要地段配置四季草花,使居住区植物景观变得多彩多姿。城门大唐世家(位于城门324国道与螺城路交叉口),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基础上,不仅充分应用了乡土树种樟树、紫薇、棕榈、桂花、睡莲等,还引进了樱花、凤凰木等福州较少栽植的树种,配以大面积香花香草,做到四时花开不败,处处移步换景,使芳香和景观成为居住者的心灵SPA,实现复层生态绿化花香世界、蝶鸟天堂的四季浪漫主义。

  (2)植物配置手法多样化

  与过去单一的造景手法相比,如今福州市居住区的植物造景可谓古今皆有、中西并存,一幅百家争鸣的景象。新近的一些居住区植物造景各具特色,使得小区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这些小区园林环境景观设计既考虑到安静舒适,又注重了固定性,因园定位,以便于识别,又具个性特色,居住小区的标志特征有助于形成社区的自身形象,使入住者产生家园的归属感。在同一住宅群中,做到园与园有特色,有标识,因园定象,各组团特色植物的配植,形成各独具魅力的区域空间。如三华花园(东邻连江路,南近福新中路,西连岳峰路,北接晋安河,占地面积73.49亩,绿化率33%)拥有中央花园6000平方米,房前屋后翠绿簇拥,绿地设计为了与融欧式风格与现代东方都市风格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协调,结合园林大色快、大线条的特点,采用植物色带作底,在上层点缀各种乔灌木,追求一种简单的现代风格。融信第一城(位于福州城西,南临金山大道,东接洪湾路,占地306亩,绿化率38%),保留基地种300多棵白玉兰、芒果(MangiferaindicaL.)、榕树(Ficusmicrocarpa)、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Presl)、麻楝(ChukrasiatabularA.Juss.)等亚热带原生树种基础上,加入了西方园林中的模纹花坛。形式多样的植物造景手法使小区的植物景观丰富多彩,一改以往千篇一律的造景模式。

  (3)绿地空间环境的营造

  与早期的居住区相比,新建的居住区更注重绿地空间环境的营造,在规划设计中不但注重室内环境,而且精心组织居住区建筑的外部环境。对建筑的形式与组合,在考虑景观的视觉感受的同时,注意其对环境光照、通风等的影响;并在规划阶段就统筹安排建筑、道路与绿地的布局,营造有序的、舒适的外部空间。滨江丽景D区•美丽园(位于福州城西,北邻洪塘路,东接闽江大道)优化的外部空间,使绿地格局形态丰富,为创造优美的植物景观提供良好的条件。将近10万亩园林绿化,塑造成七彩园林,将艺术的元素融入,使植物造景多了点色彩、多了点艺术,小区内设有艺术美的焕彩大道、艺术感触的中心组团——七彩园、净化心灵的生态楼间组团花园。

  (4)水、地形等其他景观元素的引入

  水是园林要素之一,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蓝色透明的水色,开敞宁静的水面是各种景物的底色,与绿叶相调和,与艳丽的鲜花相对比,相得益彰。而地形可以组织空间,形成各种地貌。同时为植物创造阴、阳、陡、缓、干、湿等不同生境,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提供基础。如今的居住区愈加追求个性化的绿化环境,水与地形也成为绿地中的重要景观元素。像大名城(位于福州城东南,南临福马路,西接长乐路)在小区中塑造了一系列极富海洋风味的艺术小土丘,与植物的错落变化相映成趣,增添了水的羞涩,路的缠绵,让居住区的空间更美丽。

  (5)养护管理日趋到位

  现在福州居住区植物造景不仅重视规划营建,也重视管理,这得益于物业管理这一新兴行业的兴起。物业管理公司建立了明确的制度和目标,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上已形成专业分工,养护人员经过系统培训能保

  障小区植物造景的整体艺术效果,保证各种设施的完好,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3、对居住区植物造景手法的进一步思考

  (1)植物造景人性化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人们能在树荫下乘凉、聊天、散步,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能在泥土和石缝中寻找小动物;老人们买菜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在住宅入口,直到分户入口,都要进行绿化,使人们尽量多接触绿色,多看到园林景观,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到新鲜空气、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2)植物造景生态化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观念中的社区也逐步走向成熟,开始更多的关注小区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这就推动植物造景朝着更为生态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社区功能不断的更高的要求。强调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绿化的着眼点。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

  (3)植物造景艺术化

  植物造景的艺术化是通过借鉴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巧妙的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它是园林空间的弹性部分,是极富变化的动景,它丰富了居住区植物造景的色彩和层次,增添了居住区的生机和野趣。

  在居住区植物造景时融入艺术原理和手法,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景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则。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创造出优美的林冠线,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呆板感;当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适当注意体量、比例的协调,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顺眼。另外,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

  综上所述,福州市居住区的植物造景,应该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融合生态理念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满足人们在居住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住宅作品的营造家园,显现居住的终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春梅,卜菁华,陶雷平.住宅区植物景观研究——以杭州住宅区为例[J].中国园林2003(4):20-22.

  [2].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1994

  [3].张樟,朱伟华,陈德华.家园花园乐园——浅谈深圳市住宅小区园林绿化2003.(7):60-61.

  [4].陈跃中.休闲社区——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手法探讨.中国园林.2003(1):12-1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uowushengchanglw/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