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林业工程师论文油松纯林改造不同林分类型效益分析

发布时间:2015-12-14 17:57:35更新时间:2015-12-14 17:59:49 1

   林业工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工程项目,很多林业工程师也都针对林业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一些研究,文章是一篇林业工程师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辽西地区油松纯林改造不同林分类型效益分析。
  摘要:为改善林分生态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水土保持综合效益,2013年,在建平县青松岭林场对28年生的油松纯林进行了改造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刺槐、沙棘、拧条、黄栌等阔叶树种,在带状皆伐的砍伐带上造林,2014年后效果显著,油松阔叶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相比,相对湿度提高0.2%~2.2%,林内温度下降0.1~1℃,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3%~0.73%,减轻容重0.05~0.2g/cm3,林分虫害明显减弱,油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4.9%、22.9%。

  关键词:油松,纯林改造,综合效益,半干旱地区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北纬41°38′~41°59′,东经119°43′~119°54′之间,处于小凌河流域地区,年平均气温6.9℃,绝对最高温42℃,绝对最低温-31℃,年均降水量400~600mm,最少年降水量可在300mm以下,且分布不均,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蒸发量1800~2100ram,属大陆性气候区,地势起伏,海拔500~1100m之间,土壤为山地褐土。土层较薄,多在10~30cm之间。植被主要有荆条、丁香等,盖度在30%~50%。

  2.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改造油松纯林的技术措施

  于2012年春季,在试验区郁闭度大于0.6的油松纯林内,以3~12m不等的带距,伐除砍伐带上的油松,伐除后于雨季前穴状整地,规格40cm×40cm×40cm,1983年春季栽植刺槐、沙棘、山杏等阔叶树种,造林株行距1.5m×1.5m,或1.0m×1.0m,造林方法同常规造林。

  2.2测定内容及方法

  2.2.1油松纯林改造成不同混交类型水土保持指标的测定。截留观察,选择油松纯林及改造后的不同林型设置标准地,在林下树冠投影中央、中部、边缘、两树冠之间安置雨量筒,在林冠郁闭度适中处安置自计雨量计。在林外旷野安置雨量筒和自计雨量计作对照。

  2.2.2枯落物吸水量测定,选择改造后的不同林分类型和对照区(油松纯林),在其上、中、下各取3个样方,测定总厚度,用净水浸泡法测定枯落物湿重及饱和持水量。

  2.2.3林分小气候因子的测定。选择改造后的不同林分类型设置标准地,以油松纯林为对照区,进行温度、湿度、光照等气候因子的测定。

  2.2.4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选择改造后的不同林分类型设置标准地和对照区(油松纯林),测定土壤pH值、容重、孔隙度、有机质、初渗速度等。

  2.2.5林木生长情况调查。在改造后的不同林分类型中设置标准地及对照区,测定林木的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

  3.结果与分析

  3.1油松纯林改造后水土保持效益

  3.1.1林冠截留。从观测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油松混交林林冠截留作用比油松纯林大,说明林冠的截留能力与树种和林型有关,油松混交林由于形成立体复层林冠结构,枝叶繁茂,截留作用大。尤其油松沙棘混交林,沙棘生物量高、郁闭度大,截留作用明显。截留率以油松灌木混交林最高,油

  3.1.2林地枯落物吸水效益。将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厚度及重量测定结果列于表2。由表2可知,改造后的油松混交林枯落层厚度及重量都高于油松纯林,这种差异显然与刺槐、沙棘等阔叶树种凋落的枝叶量大有关,同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油松阔叶混交林土壤表层含水率均高于油松纯林,显然与油松阔叶混交林林下枯落物的厚度增加有关。枯落物层厚度的增加,一方面防止雨滴打击地面引起土壤侵蚀,减缓了林下地表径流的速度,有利降水的入渗。另一方面有效地抑制了土壤表层水分的蒸发,降低了水分的无效消耗,有利于林地的水土保持。

  3.2油松纯林改造成不同林分类型生态效益
林业工程师论文

  3.2.1对林分小气候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油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后,随着乔、灌木的生长,林分的郁闭,林分的生态条件逐渐发生变化(见表3)。

  由表3可见,油松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相比,林内温度下降0.1~1℃,相对湿度增加0.2%~2.2%,光照强度降低0.5~18.3klux,同时由于油松混交林树种组成复杂,枯枝落叶增多、质地松软,营养比较丰富分解快,能提高土壤肥力,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据实测,油松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相比,有机质提高0.03%~0.73%,容重减轻0.05~0.2g/cm3,孔隙度提高,初渗速度增加0.2-0.3mm/min,这说明改造仅2014年的油松混交林已在影响林内小气候、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发了作用。随着林龄的增加,林下枯落物的大量积累,这种作用将日趋明显。

  3.2.2混交林对松毛虫的抑制作用。油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后,松毛虫大发生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加上种间混交形成不同的隔离带,阻止了松毛虫的蔓延,虫害明显减轻,据1993年调查,油松阔叶水保林虫口密度为1.3头,株,有虫株率仅占30%,而对照的纯油松水保林虫口密度为8.2头,株,有虫株率占60%,表明油松混交林对松毛虫危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3不同林分类型促进林木生长的效益分析

  油松纯林改造后,由于生态条件的改善,油松的生理作用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蒸腾强度下降,光合强度增加,油松的生长量明显提高,根据对30块固定标准地调查数据(见表4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油松混交林中的油松无论在树高、胸径与油松纯林相比,均有显著差异。进一步说明,油松混交林不仅可以改善林分生态条件,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油松的生长量。

  4.经济效益

  4.1林木生长效益

  通过对油松混交林中的油松与纯林油松,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里投入与产出等经济效果的比较分析(见表5)

  计算结果表明,20年生混交林中的油松,年均利润为1775.78元/hm2,而纯林油松年均利润仅为98.89元/hm2,如果把青松岭林场现有的5600hm2油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每年可增加纯利润939.06万元。

  4.2节省防虫费

  据调查,青松岭林场2000~2004年的5年间,松毛虫防治面积年约为2.0万hm2,每年松毛虫防治费用3.0元/hm2,每年需防虫费6万元,如果将现有的油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不再进行人为防治而达到有虫不成灾,每年可节省防虫费6万元。即使隔年防治,每年也可节省防治经费3万元。

  5.小结

  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油松混交林与油松纯林相比,其生态、水保、经济效益均有显著提高,并有效地改善了林分的生态条件,林内温度较纯林低0.1~1℃,相对湿度提高0.2%~2.2%,有机质提高0.03%~0.7%,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14.9%和22.9%,每年可增加利润939.06万元,可见油松混交林蓄水保土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林业工程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是水利部主管的惟一介绍国外水土保持科技信息为侧重点的全国性技术期刊。主要是传递国内外水土保持先进研究成果、治理经验、测试技 术、执法监督、要闻简讯、产业开发等科技动态,以及与水土保持有关的农业、林业、水利、土壤、环境保护等综合内容。《水土保持应用技术》是您了解国际水土 保持动态的窗口;是您获取水土保持科技信息的捷径;是您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的佐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uowushengchanglw/55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