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作物生产科学论文

文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9-12-28 14:07:17更新时间:2019-12-28 14:07:17 1

  摘要 文县种茶历史悠久,具有发展无公害茶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是甘肃省著名的茶乡。本文从茶叶产业规模、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等 6 个方面分析了文县茶叶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了目前文县茶业发展存在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茶叶资源利用率低、品牌混乱、基础设施脆弱、投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

  关键词 茶叶;现状;问题;甘肃文县

文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茶叶产业现状

  自 1996 年以来,文县茶叶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共同努力,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 2002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资源,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把茶叶作为加强财源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区域优势产业来 抓,按 照“把 特色 产 业 做 大,把 优 势 产 业 做强”的 发 展 思路,加大开发力度,全县茶叶基本走上了一条“围绕产业抓基地、围绕质量抓管理,围绕市场抓效益,创造效益求发展” 的新道路。茶叶生产目前已成为碧口茶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1.1 茶叶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文县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目前是文县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茶叶产业成为茶区农户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文 县 宜茶区包括碧口镇、中庙、范坝、刘家坪,宜茶面积 6 758 hm2 ,主 要 分 布 在 26 条 流 域(沟),54 个 行 政 村,327 个 合 作 社, 9 183 户,3.291 万 人,现 有 茶 园 面 积 5 166.67 hm2 ,投 产 茶园 面 积 3 666.67 hm2 ,茶 叶总 产 量 达 531 t,产 值 达 1.261 亿万元,茶区农民茶叶一项人均纯收入逾 3 000 元,占 总 人均收入的75%以上。

  1.2 “一注册三认证”工作取得一定成果文县茶叶在全市率先取得了有机茶认证、绿色认证及 “ 文 县 绿 茶 ” 地 理 标 志 认 证 。 全县通过有机认证面积 83.13 hm2 ,绿色认证面积 2 653.33 hm2 ,认证面积占茶叶总面积的 60%。

  1.3 不断推广普及适用新技术近年来,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推广普及了适用新技术,提高了茶叶生产科技含量。如茶树扦插繁殖技术、老龄低产茶园更新复壮技术、标准化建园技术、茶园综合管理技术、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有机茶示范园建设及生产配套技术等,有力地推动了文县茶叶生产发展。

  1.4 培植了一批茶叶龙头企业及名茶品牌 2000 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叶的需求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全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茶叶公司由 3 家逐渐发展到 11 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 7 家,省级龙头企业有 4 家。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文县御泽春茶叶有限公司、文县龙池茶业有限公司、文县玉兰茶叶有限公司、米仓山茶叶加工厂等 11 家茶叶销售加工企业相继注册。年产 100 t 绿茶的文县御泽春茶叶有限公司——马家山茶叶加工厂、年产 150 t 茶多酚的文县玉兰茶叶有限公司——李子坝茶叶加工厂、年产 100 t 绿色龙井茶的米仓山茶叶加工厂以及年产 50 t 有机、绿色龙井茶的文县龙池有限公司相继建成并投入加工运营,文县御泽春茶叶有限公司取得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市级加工龙头企业认定。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条件较落后文县茶园普遍存在茶园标准不高、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象。特别是茶园道路、茶园水利、茶叶加工等基础设施,未能得到很好地加强和改善。脆弱的基础设施条件不能支撑现代茶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

  2.2 组织化及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文县茶叶生产以家庭小作坊式为主,茶叶销售以依靠个人贩卖为主,形成千家万户种茶、制茶、卖茶的局面。茶叶生产中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无相互约束机制,组织化和标准化水平较低,茶叶质量稳定性差[4]。

  2.3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规模较小目前文县共有茶叶龙头企业 4 家,但均存在起步较晚、规模不大的问题。加之茶叶品牌多而混乱 ,知 名 度 较 低 ,未形成市场合力,对茶农的带动能力不强,品牌效应未完全显现。

  2.4 茶类结构单一,茶叶资源利用率不高文县以生产名优绿茶(毛尖、扁茶类等)为主,占茶叶总产值的 90%以上,茶类结构单一。另外,名茶采制时间相对集中,雇工成本较高,一般只采春茶,夏秋茶多弃采,导致平均产量仅 1 200 kg/hm2 ,茶园单产与茶叶资源利用率低,造成极大的浪费。绿茶售价一旦下降、产品滞销,文县茶产业将会遭受重大打击。

  2.5 营销渠道混乱,注册品牌混杂目前,全县有注册商标的企业 11 家,具有经营资格的个体户逾 30 家,营销渠道混乱,品牌混杂,无法形成合力,不利于名牌产品的开发。

  3 参考文献

  [1] 田 耀 辉 ,张 培 芳.陇 南 市 茶 叶 产 业 现 状 及 发 展 对 策[J].中 国 茶 叶 , 2009,30(1):40-41.

  [2] 杨世达,王东,杨晓慧.德宏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 茶叶, 2010,32(7):26-27.

  《文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源:《现代农业科技》,作者:张文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zuowushengchanglw/6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