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财会论文

实施新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02-26 11:47:17更新时间:2021-04-26 15:31:22 1

  1会计准则的概念及其基本理论

  1.1会计准则的概念

  完善后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将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可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第三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

  一般业务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存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借款费用、收入、外币折算等准则。

  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中特定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如石油天然气、生物资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及保险合同等准则。

  报告准则主要规范普遍适用于各类企业通用的报告类的准则,如财务报告的列报、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分部报告、金融工具列报等准则。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后,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将随适用范围的逐步扩大而将予以取消。

  1.2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

  新会计准则体系由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和2个应有指南三个层次构成:

  1、基本准则。基本会计准则的作用是“准则的准则”,对38个具体准则起着统驭和指导作用,具体会计准则应在基本会计准则规定的框架内,按照会计业务或事项的类别进行制定与执行。主要规范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1)规定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目的。

  (2)规范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规范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会计报告整体要求。

  2、具体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应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精神制定,用来指导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38项具体准则又具体规范三类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的处理:

  (1)一般业务处理准则。主要规范各类企业普遍适用的一般经济业务的确认与计量。

  (2)特殊行业会计准则。主要规范特殊行业的会计业务或事项的处理,如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等。

  (3)特定业务准则。主要规范特定业务的确认与计量,如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租赁、或有事项、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等。

  1.3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分析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较,经多次修订后的新体系不但借鉴了国外宝贵经验,在内容体系、会计政策选择运用上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体现了“国际趋同”;还在关联方交易披露、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等方面保持了“中国特色”,使之更符合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的思维模式与业务素质要求。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

  趋同是大的方向,是大势所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内容体系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2个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及相关应用指南构成。

  第二,在会计基本准则、会计要素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做了大胆的借鉴。

  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我国修订的存货准则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主要是因为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中国特色”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不等于相同。在关联方交易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部分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上,新会计准则保持了“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关联交易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原来对国有企业即政府所有的企业是豁免披露的,不作为关联方,但是后来把豁免取消了。在中国,我们不可能按照国际做法去做。如果把国有企业都作为关联方,它们之间的交易都作为关联交易披露,既不现实也没有意义。这样处理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和工作量,重要的是,掩盖了真正关联交易的事实。

  第二个是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新准则针对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规定对于已经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与国际准则形成了实质性差异。

  第三个是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问题。新准则中规定,除了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做权益处理的,均做收入处理。而国际准则规定所有的补贴按收入处理。

  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问题及影响

  2.1新会计准则和新制度的实施问题

  我国财政部2000年1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不仅对会计核算做出了总体规定,还就有关会计要素和一些特殊会计领域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做出了具体规定,《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2005年在工业企业全面实施。而财政部本次发布的会计准则,大多是针对《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处理的问题所做出的具体规范,如企业合并、合并企业报表、企业年金、职工薪酬、保险合同等。因此,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是否意味着企业会计制度即将完成历史使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给会计实务工作带来哪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可能进一步降低。

  第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将面临极大挑战。

  第三,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导致会计的监管成本提高。

  第四,会计准则的学习成本增加,会计教育的浪费与不足并存。

  综上所述,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虽已出台,但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时也并不意味着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企业会计制度仍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

  2.2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影响分析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第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能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第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境内外资本市场信息的可比性。

  第三、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规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促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第四、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能促进财务信息披露更加透明。

  总之,新会计准则体系,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增强了会计准则的易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其全面实施,必将有效地规范我国会计工作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全面提升我国会计信息质量。

  3实施新会计准则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新会计准则的各项配套

  1、法律配套

  我国当前尚缺乏有效地使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氛围,更加不能奢望会计准则可从技术上彻底禁绝各类舞弊造假行为。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既保持会计准则良好的灵活性,又防止会计政策被滥用。

  2、准则与制度的配套

  据介绍,新会计准则体系主要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会计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准则的配套不仅仅是发布足够的会计准则,还必须对准则有权威的解释。2006年8月发布的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相关解释即是新会计准则运用最好的注解。

  3.2加快建设运用会计准则的内外部环境

  1、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2、加强企业外部监管。

  3.3完善会计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1、会计人员的后续专业技能教育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仅仅依靠在学校的专业学习,更多的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因此,需要建立体系完整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专业技能教育机制,并使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

  2、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尽管专业技能教育是对会计准则高效率实施的有力保证,但是职业道德教育同样不容忽视。

  3.4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

  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同时废止。关于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财政部以财会[2001]17号文件印发了《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规定况对有关衔接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1、公司由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导致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发生变更,除以下各项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外,其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1)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减值准备的处理;(2)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

  2、对于《企业会计制度》施行之日以前发生的投资业务,其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不同的,不予追溯调整。对于《企业会计制度》施行之日前发生、但在施行之日仍然持有的投资,自《企业会计制度》施行之日起应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处理,即在《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之前,按《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已确认的投资,不予追溯调整;其后对投资收益的确认和投资帐面价值的调整等,应按休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3、在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时,应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申披露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影响数及不能合理确定累积影响的理由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aihuailw/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