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城市管理论文

城市化健康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1-07-06 11:22:37更新时间:2023-07-06 11:57:56 1

  城市化健康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
  王芳
  (沧州市地产开发服务中心,061001)
  摘要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工业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时期,经济建设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不可避免,土地供需矛盾将日益尖锐。如何协调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引导我国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无疑成为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本文从我国目前城市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对城市化健康发展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分析,以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提出了改善我国目前城市化存在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健康发展;土地利用
  引言:
  城市化、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实现合理有序的城市化,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目前,我国正处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土地资源造成了日趋增大的压力,同时,在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土地供需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化。这些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首先表现在土地利用的需求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上。因此,处理好城市化发展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1城市化及健康发展特征
  1.1什么是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聚落的一种重形态,是人们居住生活、生产的聚居地。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市化。城市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的统一。健康的城市应能持续不断地创造和改善城市的物质与社会环境,增加社区资源,使人们能够相互支持帮助,以发挥并实现他们在生活各个方面的最大潜能。健康的城市化过程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及有序转化;而恶性的城市化过程将会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进一步加剧。
  1.2从三个方面解析城市化健康发展特征
  城市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健康的城市化是一种可持续、和谐的城市化模式,是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基础,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1.2.1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要对城市化内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从内涵构成上看,城市化健康发展是将城市化作为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区域发展等多维的开放的系统问题来研究,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以及外延型发展与内涵型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其次,从研究内容上看,城市化健康发展是通过健康城市化指标体系可以对某一区域的健康城市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和预测等实证性研究内容,并且可以通过健康城市化的调控体系将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城市化内涵就是一种生产要素空间配置的效率化过程、集聚经济的创出过程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实现过程。在这一化过程中,农村人口伴随着向城市的迁移,不仅自身将发生深刻变化,而且还将引发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生产效率、创新能力、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转变和提升,因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重要标志。
  1.2.2从城市化发展时间看,城市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1979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后,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和在城市化不同的阶段,城市化的特征和所产生的城市问题也不同。在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城镇人口比重在30%以下),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因此,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城镇人口比重才能提高到30%。由于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因此这一时期城市问题并不突出。城镇人口比重在30%-70%之间,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工业基础已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纳了大批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在较短时间内突破70%而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在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农村人口的绝对和相对数量已经不大,城镇人口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这一阶段不再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而是城镇内部的职业构成的演变。在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由于城镇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大量人口涌入城镇,各种城市问题也日益突出和明显,危害也较为严重。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在进入城市化后期,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各种城市问题。
  城市化本身是一个漫长的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从公元前3000年第一个城市出现开始,到城镇人口突破10%完成城市化准备阶段,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城市化初期阶段也大约要历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大约历时几十年的时间,而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也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由此可见,对于健康城市化的研究要进行不断的持续性研究。
  1.2.3从不同空间区域看,城市化差异较大
  由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城市化进程也会有差异,所以健康城市化研究中空间性研究十分重要,决定着健康城市化研究在实践中是否可行。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个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特点各不相同,各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平、特点、影响因素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单纯的时间序列研究不能完全揭示我国健康城市化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必须要进行我国健康城市化空间分异性研究。并且从健康城市化实现的途径和手段角度来看,健康城市化空间分异性研究能够将各地区按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分类,确定影响各地区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因子,便于提出因地制宜的加速健康城市化的对策与建议。因此,健康城市化空间分异性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2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近6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49—1960年期间,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起步阶段;1961—1965年期间,是逆城市化阶段;1966—1977年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由于文化大革命而处于停滞阶段;1978以后,则是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8年,城市化率达45%,年均递增接近1%。据相关研究,2015年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超过50%,未来20年,我国仍将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尽管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走的是一条低成本扩张的城市化道路,城市普遍采用不断向外“摊大饼”的外延开发模式。目前存在着城市化水平不高、土地资源浪费、城市化质量水平落后等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典型特点:
  2.1、城市化水平明显之后于工业化水平
  截止到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过程,成为阻碍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城镇化水平低,这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现,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从而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距离达到了历史最低点,1960年的3年自然灾害,使城市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从而使两者差距加大,随后而来的社会混乱,使城市化水平日益落后与工业化。改革开放之后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影响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城市化和工业化距离有缩小趋势,但总的来说城市化水平落后与工业化水平。一般研究认为: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的合理比例范围是1.4~2.5:1。20多年来,我国的这一比例为0.6~0.72:1。当然,从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几比重来看,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分析城市化水平是不够全面的,当工业产值占GDP一定比重后,第二产业其他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要远高于工业发展速度,城市化的拉动也是由这部分产业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因此用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可以全面描述城市化与经济的吻合度,近5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与非农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不断加大,即使进入经济平衡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这种差距仍保持较大程度,说明了我过的城市化水平还是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
  2.2、城市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
  我国是世界城市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但直到20世纪中叶,中国仍然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农业国。1949年,中国共有城市136个,城镇人口5765万人,城市化水平仅10.6%。从1980年至今,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率由前30年的1.97%上升到2.74%。到2000年末,我国共有城市数量达663个,建制镇达19780个,城镇化水平达到36.09%。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0.65个百分点,是同期世界城市化水平增长的2.5倍。如果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达到30%左右会出现一个快速推进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的决定性进展往往是在这个快速期中实现的,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预测研究部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日本城市化率由28%(1949年)提高到57%,仅用了7年时间,韩国城市化率由20%(1960年)提高到56%(1981年)用了21年时间,世界上低收入国家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由33%(1960年)提高到57%(1987年)也用了27年时间,以上这些国家城市化推进速度平均每年达1个百分点左右,大体上相当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平均推进速度的2倍左右,有些国家更多,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局面。另外,根据诺瑟姆(RayM,Northan)城市化的第三段理论,可以知道:城市化水平在30~70%左右是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表1 人均收入水平与城市化率关系国际比较
  近年来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原因在与,人们对城市化的深刻内涵、作用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僵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始松动,随后的商品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及社会福利保障、土地制度等方面的废除、改进、创新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种制度上的变化开启了城市化发展的闸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尤其是第三产业吸纳人口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使城市化中的关键环节—就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经营城市观念的普及等也从不同的方面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2.3、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存在
  目前,我国城市化在发展中出现出区域差异多样化。由于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历史发展基础等影响因素的不同,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1)城镇规模结构差异多样化:在这个城镇规模体系中既包括巨型城市如北京、上海,也包括超大城市(200~500万人)如南京、武汉等,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如石家庄、杭州,也包括大城市(50~100万人)以及中等城市(20~50万人),小城市(5~20万人)。(2)城市空间分布差异多样性:区域间城市化的发展始终维持着东部地区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格局,发展水平自东向西呈梯度递减态势。如下表所示为东南部密集,西北部稀疏。
  表2 我国城镇宏观空间结构差异
  (3)城市化发展阶段差异的多样性: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达到36.09%,但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不同,上海最高达到70%以上,北京、吉林省等城市化已接近或超过50%,云南、河南、广西等省为20%多一点,或不足20%。总体来看,50年来城市得到快速发展。但东中西部发展很不平衡,城镇结构也不合理,东部地区城市以及小城镇都比较发达,基本形成大中小相配套和衔接的城镇网络体系;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区域经济中具备中心地位的大城市与特大城市较少;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多数处在省会,除此之外,大中城市发展很慢,如青海、甘肃、宁夏等都是如此,这些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上述发展中的种种多元化形式。
  2.4、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与效益平均表现出的正相关性还不明显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在正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规模大致呈正相关。虽然,目前对到底多大的规模才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但这种正相关性并不十分明显。2001年我国共有城市662个,为了较好体现出目前平均总体上规模与效益关系,我们以人口在20~400万人的城市为研究对象来进行分析,这一范围城市数占总城市数的93.2%,从下表可以看出最高平均规模收益为18.13%,最低8.57%,平均为15.16%,城市规模收益是正相关的。但这种计算和污染投资费用,但对效果的评估上,对城市系统效率计算上的不足之处就是在计算成本时,虽然加入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管理成本、居民生活费用,社会福利变动以及对人文因素的考虑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这种正相关性在平均规模收益上还达不到如此程度。
  表3 城市平均规模收益率
  3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土地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城市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程度,是人类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结果。土地资源对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与制约作用是其他生产要素所不能比拟的。
  3.1城市土地利用的概念
  城市土地利用一般是指城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土地实施开发、使用、保护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本质是土地使用性质的变化,即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用地。这个过程的实施,提高了土地使用强度,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实现了土地更高的使用价值。这是土地利用的高级形式,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2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
  城市化的进程中最为明显的特征也是农村土地转化为城市土地,城市土地的不断扩大,要依靠房地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厂房建设和商业、住宅的繁荣等。城市土地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人口和各种经济要素的载体,给城市生产、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第一,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土地资源是其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这就决定了城市化过程中高效、集约使用土地资源的内在要求。第二,土地资源的广需性。城市发展对外表现为要处理好与农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对内要协调好各项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的要求。土地资源的广需性特征往往使其自发地流向比较效益高的部门,这就需要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这一特性决定了要根据不同的区位、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城市化道路。第四,土地资源短缺的派生性。土地资源短缺可能引发、衍生其他资源禀赋条件的相对变化。由于土地资源短缺,使得中国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这给人口转移和产业升级带来巨大的压力。
  城市化进程并不必然带来建设用地的猛增,也不是必须牺牲耕地去求得城市的发展。相反,由于城市交通、教育等公益性设施的集中和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城市化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可以节约耕地,而不是浪费耕地。
  4实现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用地策略
  中国当前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今后较长时间内城市化都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是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定地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走节约集约用地的建设发展之路。
  4.1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规划就是站在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提出了紧凑型生态城市的城市发展构想,要引导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可以通过用途管制,对土地使用用途变更作出限制、许可或限制性许可的条款,也可以通过定量控制指标的适当变更来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作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经过合理的论证,充分考虑当地的产业结构、区位特点、环境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通过通过合理的布局与规划,使土地资源的达到最优配置和最佳使用,形成一个土地利用空间布局适当,土地使用结构合理,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最高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
  4.2坚持可持续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但也是一个可控系统,即可以通过控制土地利用行为,使之与其相关因素动态协调,从而控制系统的状态。人类在长期利用土地中过多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开发利用土地时,“投入太少,获取太多;协调太少,征服太多”,已经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退化比较严重,呈过度开发状态;而一些未充分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也受到了污染或不良影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改变人地对立局面,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以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土地利用方式也从掠夺式开发转变为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3镇土地生态良性化
  通过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施,在城市所在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调整各类用地布局,协调配置居民点、农田、林地、草场、河湖水系等用地,逐渐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土地生态空间格局;各地方政府要根据城市中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特点,以及这些活动对生态环境要求和影响程度,在空间上规定不同功能区范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区,切实保护和合理配置各类重要生态用地。
  结论:一个健康的社会经济需要有健康的城市化,一个健康的城市化又必需要有相应的城市土地持续合理利用政策。在城市化加速过程中,以各种手段统筹城市各行业用地,统筹城市用地与城市生态和谐发展,构建中国土地集约型城市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李丽萍:《城市人居环境》,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李贤沛戴伯勋吕政等:《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年版。
  4.马武定:《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城市规划》1999年第2期。
  5.盛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6.阎利民:《城市化问题学术观点综述》,《城市开发》2002年第3期。
  7.张文忠.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土地资源减少的几个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1):33-37.
  8.刘玲玲,张丽琴.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J].国土资源,2004(1):45-47.
  9.李秉仁.试论城市规划在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城乡建设,1995(5):14-16
  10.周颂红.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J].国土资源,2006,(4):26-2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hengshiguanlilw/1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