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导演论文

核心论文发表我国电影的故事缺失现状

发布时间:2014-12-29 16:10:41更新时间:2014-12-29 16:11:05 1

  [摘要]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速度让世界瞠目,而中国电影的品质却是一块难以弥补的短板。以票房为目的的电影创作成为普遍现象,对美学的追求和对人文精神探索严重不足,对内在故事的放弃使中国当代电影中真正的好作品不多,能称得上是“经典”的电影更是凤毛麟角。中国电影票房在一片骂声中持续高涨,成了最近两年电影业的一大奇观。重视故事创作原理,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创作出中国特色的经典电影,当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正确出路。

  [关键词] 核心论文发表,中国电影,文艺片,商业片,故事

  一、故事何以重要

  生活中不能缺少故事,故事成了人们的一种需求,我们对故事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电影是在银幕上放映的故事,故事是电影愉悦性和吸引力的保障。古今中外经典的电影作品无不拥有经典的故事,经典的故事总是能够引发连锁反应,在不断的传播中证明其价值所在。当观众置身于故事之中时,他们会摘下平日的面具,对屏幕上的世界彻底敞开自己的心扉。漆黑的电影院和周围几乎都不认识的其他人给了他们这样“放肆”的机会。这种认同感,是电影吸引我们的真正原因。

  罗曼・罗兰说过:“从来都是没有人读书,只是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是检查自己。”同样的道理,我们总能在电影故事中,在人物的行动和情感中,读到自己。电影故事让我们不自觉地进入了别人的世界之中,体会别人的生活,用这种虚构的体验,比照我们的实际生活。这不是对生活的逃避,而是一种发现,是用一种间接体验的方式去思考、去经历,去拓展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二、电影中故事的缺失

  我国主流批评界基本将电影分为商业片、艺术片、主旋律影片,一般的电影观众更是直接分为商业片和艺术片。[1]我们常说的文艺片(艺术片)的概念类似于欧洲的艺术电影、美国的独立电影。这种提法始于港台,当它与商业片相遇之后,成了两种相对的类型和彼此的参照物。商业片在大众中的强势流行使得文艺片变得相对小众,那些不明确追求商业目的、风格独特、情调文艺的电影都被划归文艺片之列。

  娄烨导演的电影《苏州河》可以说是一部具有作者风格的文艺片。片中的上海没有繁华和活力,充斥着一片颓废、肮脏、晦暗的边缘气氛。在故事方面,《苏州河》将“我”“美美”“马达”“牡丹”的生活杂糅起来,他们有各自的故事,最后合成为一个故事。影片节奏缓慢,基调混沌晦暗,故事扑朔迷离,片中的生活迷失在了个性化的叙述之中,让人看不懂,甚至想逃离。

  电影的故事可以别具一格,但风格要以不影响表达为前提,太过晦涩的视听语言和故事结构往往不能被一般观众接受和理解,那样故事设计得再巧妙也不能被充分感受到,作品的价值也不能得到实现。文艺片讲求特点,但是特点不等于让人看不懂。电影的情感,只有在故事被正确地解读后才能得以表达,所以将故事看做全片的基础,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寻求风格特色应该是文艺片创作的正确方式。

  现在的电影,宁愿被叫做为了赚取票房的商业片,也不愿被贴上文艺片的标签来承受叫好不叫座的命运。商业片戏剧性强,视听冲击力大,迎合了主流的大众需求,所以总是能获取可观的市场回报。冯小刚导演的电影《私人订制》在2013年贺岁档上映后成了舆论的焦点。这部电影由四个故事组成,影片将前后风格迥异的几个段子生硬地组合在一起,最后升华到小人物人生感悟和环境保护上,看得人一头雾水。毫无遮拦的植入广告、老套凌乱的笑点让观众提不起兴趣,华丽镜头下空洞的故事更让整个影片成了一个“四不像”, 冯小刚导演沿用了他的讽刺喜剧模式,却难以撑起所谓的社会批评的门面。

  影片中值得称道之处,是在宋丹丹饰演的清洁工丹姐圆了做富人梦之后回归属于自己的小巷中时,昏黄的路灯映衬出孤单的背影,伴着那首《时间都去哪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凄凉颇能引起人的感慨和共鸣。冯氏电影特有的温情段落,最具有平民意识,也最具有感染力。但是,在此温暖段落后面紧接着的是一段环保公益广告式的“道歉”桥段,马上破坏了这种刚刚蓄积起来的意境。商业利益、导演风格、社会批判,这些任务《私人订制》似乎都完成了,但它却在最基础的故事上栽了跟头。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电影,都需要经过市场和观众的检验。文艺片不能只顾表达作者风格,商业片不能只顾票房收益,想要打动观众必须有好的故事。孤立的视听语言不能表达思想,电影需要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意义,因为只有在故事讲述中,电影才能有规律地流动起来、连接起来才能产生意义。“叙事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致命要害。”[2]没有了故事,电影就像没有了骨骼,血肉再丰满,也站不起来,无法安身立命。

  三、电影该怎样讲故事

  经典电影要蕴涵普世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聚焦人的生存、追求人的超越,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剖析人性内涵,揭示社会问题,为观众开启电影本身之外新的空间。电影用镜头语言说话,镜头语言不仅要美,而且要会讲故事。在一个作品上投入精力最多的环节应当是故事设计。需要哪些角色,为什么要设计某个场景,人物命运怎样发展,悬念怎么巧妙安插等诸多问题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如果说视听语言是电影的表现形式,那么,故事就是电影的内容,内容是形式的基础,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围着形形色色的类型和风格兜转的导演可能最终会体会到,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成功地呈现为故事。要有好故事,首先得掌握写故事的专业技能,另外,还要有发现生活的眼睛和提升生活的脑筋。讲故事的方式多种多样,然而,要想在银幕上讲好故事却绝非易事。

  其一,设计典型事件,是讲好故事的基础。时间和地点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性因素,它们塑造了故事发生的框架和范围。要想得到一个新颖的故事,我们必须在这个框架和范围内加入足够的细节。细致的背景研究,会使故事笼罩在独特的气氛之中,这是一种将这一故事和别的故事区分开来,变得独一无二的个性所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电影并不一定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讲述故事,但三者无论怎么排列,逻辑顺序是不变的。一个故事中的事件要典型,必须是不断发展而且充分发展了的,静止不前、模糊不清的事件不能支撑起好的故事。故事的起因往往是一种现有生活平衡的打破,然后产生出向着新平衡前进的张力。这种张力推动主人公努力追求某一目标。主角欲望的力量构成了故事的精神脊椎。故事所有的细枝末节都被这种欲望所裹挟,共同走上一条追寻之路,在克服了许许多多对抗性的力量之后,离目标越来越近。这样,所有的故事要素都由欲望的力量统一了起来。也就是说,故事要以典型事件为支撑,而典型事件必须具有核心的精神脊椎。   其二,塑造经典人物,是讲好故事的关键。故事是通过一个个角色来演绎的,角色以及角色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故事的血肉。精彩的人物以及人物关系的设计,能使故事产生巨大的张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人物自身不同寻常的经历叠加到一起,往往能使故事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效应。但是,一个角色的一生是由无数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充满生命力的瞬间组成的,每一个角色的生命本身都包含着无数的可能性。电影时间是有限的,所以电影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穷尽角色生活中的所有时间,好的电影能从人物的一生中选择出几个典型的瞬间,然后巧妙借助线索,彩线串珠般地联系起来,恰到好处地映射出一个饱满而鲜活的形象。另外,人物关系也不是越复杂越好,太多太乱的人物常常会“喧宾夺主”,冲淡主要角色的光彩。

  其三,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讲好故事的灵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同样,每个故事也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好的故事总是富含普遍意义的人生体验,应该能体现一种普遍的人生关怀,并且能够用独特的、代表一定文化特色的形式表现出来,生发出普遍的人生意义和价值。相反,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无论包装多华丽,技巧多炫目,都会因故事的浅薄和思想追求的苍白而显得内在贫乏干瘪。好的电影是由内而外的,故事便是电影的内核。放弃故事这个内核去一味地追求形式,无异于舍本逐末。

  故事是审美情感的最初的、最后的和永恒的体验。[3]而这种审美情感体验是你在生活中很难自己体会到的。艺术家和观众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故事发生碰撞和交流,这种审美体验是艺术作品意义所在。中国电影的讲故事能力的缺失,导致广大电影观众的审美体验得不到满足。除了在故事设计方面入手改变电影内在空虚的现状,我们还应汲取电影艺术史上的经验和营养,写中国特色的故事。

  一方面,要重视我国电影传统。

  中国电影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经典电影传统的梳理和分析研究有很多,但真正从叙事角度分析中国电影故事的特色、魅力的研究却不多。在我国电影史上不乏优秀的作品,从《马路天使》《小城之春》到《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经典作品,都在故事叙述上获得了广泛的肯定。对经典作品的分析,历来集中在剖析其价值观、思想性之上,很少有人对电影讲故事的方式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我国电影历来的‘影戏’传统:讲求‘戏剧性’,追求‘传奇化’,强调‘情节性’,注重‘教化性’。这些特点形成了经典叙事的传统。”[2]经典传统是经过检验的规律,是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的。

  另一方面,要学习世界电影经验。

  怎么样讲故事看似简单,却也是摆在电影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最大的难题。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电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好莱坞故事模式,它的成功与其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设置英雄人物、突出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等许多特点是分不开的。另外,欧洲电影故事强调人文内涵、日韩电影故事注重宣传本土文化,诸如此类的经验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精华。学习世界电影,并不意味着将国外的电影经验原封不动地强制植入中国文化,而是要在中国文化的导向之下,合理借鉴他者的经验,“师夷长技以自强”。

  另外,要突出电影本土特色。

  在商业化的大潮中,我国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丢失了一个文化大国艺术作品应该蕴涵的底蕴,一味地追求视听效果上的震撼,忽略电影的审美属性。中国电影的土壤是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国电影应该讲述有自身特色的故事。比如对家庭伦理故事的青睐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特点。这种特点源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对它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学习十分重要。重视电影故事中本土特色的把握,有利于我国电影在世界电影格局中保持独特的风格和独立的地位,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赢得票房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全面胜利。

  一部电影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在最大限度上满足观众的需求,换取票房收益。但票房成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电影必须打动观众、获得好的口碑和良好的社会效应以至于在电影史上占据一定的地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在电影剧本、前期策划、拍摄、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上下足工夫。而这一产业链最初始、最基本的环节应该是剧本。好的剧本像是一眼活泉,总是能为电影其他环节提供源源不断力量,而剧本的根本是故事,故事是整个电影的生命之源。

  电影是最重要的文化事业,重视电影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提高电影的质量势在必行。重视剧本的重要性,重视电影故事的重要性才能使我国电影克服叙事混乱、剧情生硬等缺陷,在获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体现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讯,顾长卫.中国文艺片是否真文艺?[J].电影,2010(11).

  [2] 周星,孙惠丽.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J].电影艺术,2006(05).

  [3] 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M].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3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daoyanlw/47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