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导演论文

高级职称论文斯皮尔伯格电影作品叙事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5-01-05 15:38:39更新时间:2015-01-05 15:38:59 1

  [摘要]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电影大师,他拍摄的电影不仅票房高,而且在电影史上也留下了成功的足迹。不仅多次荣获奥斯卡金像奖,也荣获影迷的追捧,将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在他的电影中我们时常能看到那些通俗文化的内容,而不是故弄玄虚让人不得理解的文艺。“新好莱坞”时代的到来为斯皮尔伯格电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对“经典好莱坞”的总结和借鉴,斯皮尔伯格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特色。本文通过对其人生和电影作品的分析,对其叙事特色深入探索。

  [关键词] 高级职称论文,斯皮尔伯格,叙事特色,好莱坞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出生在一个美国犹太家庭,有一个电子计算机专家的父亲和鼓点乐演奏家的母亲。青年时代的斯皮尔伯格曾经就尝试过和朋友拍摄电影。在12 岁时,得到了一份生日礼物,来自父亲赠送的一架袖珍摄影机,使得斯皮尔伯格更进一步拉进与电影的距离。1975年的《大白鲨》掀起了电影界对斯皮尔伯格的关注,不久后,斯皮尔伯格又交出《第三类接触》和E.T.等令观众满意的作品,他一跃成为世界级电影大师。

  一、斯皮尔伯格影片风格成因

  出生在犹太人家庭的斯皮尔伯格从小受到的犹太教育对其影响是巨大的,他甚至加入了犹太教。在斯皮尔伯格成长的那个年代,美国这个国度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种族歧视,这使他的心中产生了“反种族”心理,让他对自身群体有一定的疏远。斯皮尔伯格从小不擅长运动,但是却有着电影天赋,这一点得到了身为计算机专家的父亲的认可,使得斯皮尔伯格有了拍摄电影的信心。只是世事难料,父母的离异导致他在心灵上有着巨大的创伤。内心缺乏安全感的他,正巧又处在一个电视节目,漫画电影高速发展的时代,因此他便从小与通俗文化为伴。斯皮尔伯格不喜欢读书,因此也不喜欢剧本。这一切经历对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事业有着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他的处事方法和判断方式,并且他将童年的那些阴影也展现到了他后来的电影中。在他的电影中我们时常能看到那些通俗文化的内容,而不是故弄玄虚让人不得理解的文艺。“新好莱坞”时代的到来为斯皮尔伯格电影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对“经典好莱坞”的总结和借鉴,斯皮尔伯格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特色。

  二、镜头和剪辑对叙事风格造成的影响

  众所周知,斯皮尔伯格有一种被称为“电影感觉”的电影天赋,然而,这个名为“感觉” 的天赋并不是仅仅是天生就能形成的,更需要后天的努力。斯皮尔伯格的青少年时期,正是“经典好莱坞”刚过巅峰的时期,大量的电影对斯皮尔伯格的影响颇为深远。电影中最重要的叙事这一难题,在好莱坞几十年的实践和探索中,早已为后来人提供了可靠的答案。许多导演在接触这些答案的同时都试图去进行创新,而斯皮尔伯格显然不支持这种做法。他认为接受好莱坞的现成经验要远比创新的风险小得多。于是,斯皮尔伯格在拍摄的时候只是将已有的视听语言进行变奏,如同音乐的变奏曲,这种方式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美,又贴上了新的标签,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这使得斯皮尔伯格从一开始便处在一个不败之地。

  从1975年的《大白鲨》开始,在之后的15年里,斯皮尔伯格先后拍摄出《第三类接触》《夺宝奇兵》和E.T.等经典影片,对光的灵活运用俨然成了斯皮尔伯格的重要特色。这点很显然斯皮尔伯格借鉴了经典好莱坞总结出的经验,并将这些转化,变成自己的风格。许多好莱坞导演都喜欢把光的不同角度、组合光晕等手法运用在拍摄镜头中。在漆黑的影院中,如果能够将光运用好,便足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试想一下,三分钟的漆黑画面后,伴随着交响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银幕上升起的刺眼的阳光照亮了月球和地球,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只要提起,就会知道是属于大导演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的。斯皮尔伯格显然是受到这些经验启示,对光进行了更深层的运用,更加加强了光在镜头语言中的地位。在《第三类接触》中,很显然,斯皮尔伯格受到了《2001太空漫游》的影响,同样是漆黑的银幕,渐强的背景音乐开场。而斯皮尔伯格对光的运用更加深刻,银幕的突然明亮,而在一片明亮中,更加明亮的车灯由远及近。这种强光的风格一直延续到后来《人工智能》中,一片狼藉的机器人屠宰场,一架升空的飞船,发射出强到刺眼的光芒。在飞船上升的时候,这种光芒甚至占满了整个银幕。剪辑方面,斯皮尔伯格也喜欢用经典的剪辑手法,闪回,蒙太奇在其电影里比比皆是。E.T.中主角与外星人在同一时间所经历的事件,通过蒙太奇的手法给观众展示出强烈的具有对比感的剪辑语言。而《猫鼠游戏》中,时常出现闪回手法,也让故事的完整性更上一层楼。

  三、斯皮尔伯格电影作品叙事特色分析

  (一)叙事主体的单一化风格

  “经典好莱坞”已有的叙事手法大多是非人称叙事手法,就是在讲述电影的过程中,让观众感受不到叙述者的存在,并不用一个多余的人物身份和话语来进行剧情的阐述。叙述者这一概念是一切故事的逻辑必须,如果以非人称叙事这种方式阐述的话,就表明,读解者并没有任何情况去说明一个事件,那就是“谁在讲述”这件事。这种巧妙的叙事手法的优势就在于,它将一个故事融入故事本身的事件和人物上,甚至观众自己,让故事看起来似乎是以一种近乎合理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刻意而为之。影片其实是用摄影机的眼睛代替观众的双眼去观察这个电影世界,去发现世界中的人和事。把好莱坞的电影叙事风格简单地解释就是,这种叙事让情节看起来向着观众期待的方向发展,把观众的思维控制在了电影中。有人说过:“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影片,它直接利用摄影机作为一个窗口或者第二双眼睛,观众借此观察现实。因此摄影机可以站在全职的视角上自由驾驭故事,引领观众沉浸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之中。”

  斯皮尔伯格对这种叙事手法进行了借鉴和发展,观众常常发现,在观看其影片的过程中,眼球会被电影牢牢吸引,甚至自身也会被带入到电影中,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影片结束,然后观众长出一口气。在他的电影中,观众并不能感受到叙述者的存在,只是被全知全能的电影镜头与情节带领着,一步步地去了解电影所要讲述的一切,体验一次视听享受。举例来说,电影《逍遥法外》中就运用了非人称叙事,没有局限在一个人物身上,没有时空概念限制,给观众展现了主角与FBI双角度眼中事件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比,让观众体会到主角所经历的痛苦与成长。而情节的编排上,也使用了特殊的手法。在不同的时间段,穿插了主角不同年龄的经历,甚至使用了倒叙的手法,讲述出主角在从诈骗犯到 FBI探员,精神升华的过程,让观众感受到主角经过种种事件后,最终内心获得解放的心路历程。   (二)叙事结构的戏剧化特色

  很多人认为电影的产生只是一个偶然的实验,《火车进站》只是偶然成为了第一部电影。但是电影的发展有着其特殊的规律,早期的电影人就在电影发展时,借鉴了戏剧的优点,使得电影与戏剧相互影响,共同完善。经典好莱坞影片多年总结的经验就是一切情节都按照“冲突率”来发展,构成情节的几乎都是各种各样的矛盾,以矛盾发展情节,用冲突塑造人物,这便是叙事结构的戏剧化特色。当然经典好莱坞电影已具备了完善的系统,从故事的开场,经过发展,达到故事高潮,最终结束,这种完整结构也是通过借鉴戏剧而得来的。通常在开场时埋下矛盾的伏笔,故事的人物出场后引出故事的起因,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观众们也会看到矛盾的不断深化,当矛盾深化到最终的时候,这个时机正好是剧情达到高潮,最后在爆发之后故事结束,令观众印象深刻且回味。导演往往在不断深化矛盾,在设置看似巧妙的悬念和误会的同时,把自己所希望、所想的某种内涵添加在其中,让观众在被故事紧紧抓住的同时理解和明白导演的思想和理念。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就是遵从了这种构成,在他的电影中,观众随处可见的便是矛盾与对抗。如同《拯救大兵瑞恩》中再现的二战场景,盟军与德军在战争中的惨烈,一直到后来搜救小队一路与各种险阻对抗。又比如《逍遥法外》中一个传奇诈骗犯和FBI探员间的斗智游戏,最终两人获得彼此信任,诈骗犯在落入法网后改邪归正,用自己的才能帮助 FBI破获多起诈欺案。《大白鲨》中人与大白鲨抗衡,《失落的世界》中鲨鱼换成了恐龙。最令人熟知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中,琼斯博士一路与各类坏人进行对抗,最终邪不压正。斯皮尔伯格通过对矛盾的安排,将观众视线紧紧抓住,令影片获得极大成功。

  (三)电影终局时的大团圆气氛

  从经典好莱坞时代起,人们总是喜欢观看大团圆的完美结局,这种结局不仅为影片画上完美的句号,也能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美好幸福的结局,不仅填补了观众的情感缺失,又让影片的故事结构相对封闭,从而使影片不留遗憾,因此大团圆的结局便成为了好莱坞影片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有人说过:“丰满的故事,清楚的结局,顺理成章,循序渐进,让人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不但是一次审美享受,同时仿佛了却了一桩心事”。所以,我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期待的是一个能够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满足的结局,很正常的,大团圆结局刚好符合这样的审美理念。好莱坞商业电影往往是按照观众的观看心理出牌,因为这样的电影才能受观众欢迎,从而赚取更多的票房收入。因此,在好莱坞电影的结局中,必然会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美好的品质必当被世间颂扬,邪恶的势力最终一败涂地,充满着正能量。

  斯皮尔伯格吸收了经典好莱坞的经验,知道如何抓住观众心理,于是便不断地让这种结局在自己的电影中出现,让电影中的主角能够突破重重险阻,甚至让这个角色看起来虽然像是凡人,却又做出了凡人无法做到的事,而他所做的这些事却又是观众所想所期望在银幕上看到的。在《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影片中,二战的关键转折点,诺曼底登陆战役正在惨烈进行。就在全人类历史的关键时刻,米勒上尉接到上级命令,命他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寻找一名叫做瑞恩的士兵,并将他安全带回来。米勒上尉只有在很短的时间召集了身边的优秀士兵,组成了八人小队,前往救援。而这一切的原因是因为瑞恩已经有三个兄弟在战争中牺牲,上级不愿意其年迈的老母亲失去最后一个儿子,因此不惜一切代价要将瑞恩带回。米勒上尉的八人小队深入敌后,经历重重险阻,小队中不断有人牺牲,最终上尉自己也牺牲了,在生命的最后,上尉对瑞恩说出了影片最感人的台词:“好好活下去,别辜负了大家。”最终上尉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影片结束,这部影片不仅仅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更反映导演对人性的思考,通过战争中的种种画面,让人性的美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斯皮尔伯格电影作品的叙事特色,是吸收了经典好莱坞的经验后,对其进行传承与改造。这种叙事隐藏了叙述者,成功把观众引入故事中,也让影片有了一个完整的起、承、转、合体系,最终,在大团圆的结局中让观众体会到导演想表达的思想与内涵,充满对人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罗・伯戈因.电影的叙事者:非人称叙事的逻辑学和语用学[J].世界电影,1991(03).

  [2] 高鑫.影视艺术欣赏[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3] 乔瑟夫・麦克布莱德 .斯皮尔伯格传[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daoyanlw/4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