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科技大学(河科大)在器官芯片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标志着该校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前沿。具体详情如下:
2月13日,记者从河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社干带领的团队在器官芯片领域再获重要突破,最新研究论文入选世界三大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的《细胞》子刊《细胞报道·物质科学》。这是国内食管癌领域该类研究首次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该论文题目是《基于水凝胶的中空仿生微纤维用于食管癌功能重塑》,该校石林林博士为第一作者,高社干为通讯作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社干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器官芯片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创新性地结合了医学、材料科学、电化学及3D打印等多个学科,通过深入探讨食管癌的微环境,将细胞自组装和微纤维生物复合凝胶进行了结合,创造了一种新型水凝胶体系。
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更高效的筛选平台。为疾病机制研究和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新工具。
研究意义与应用
提高药物研发效率:传统的药物研发过程耗资巨大且周期长,而器官芯片技术有望替代部分动物实验,提高研发效率至少30%,并大幅降低经费成本。
个体化精准治疗:该研究成果为实现肿瘤患者个体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模拟患者的真实肿瘤微环境,可以更有效地筛选和评估药物疗效,从而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该研究涉及医学、材料科学、电化学、3D打印等多个学科,充分体现了交叉学科的研究价值。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6月24日,福州大学图书馆发布题为《关于停止订购爱思唯尔(Elsevier)ScienceDirect 全文期刊数据库的通知》公告,据公告,福州大学已暂停续订爱思唯尔 ScienceDirect 全文期刊数据库。 公告称:近年来,爱思唯尔数据库价格每年涨幅为 8%,2025 年采购该数据库预算将达
发布时间:2025-07-07近日,有网友晒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的公示材料照片,称韦东奕将成为北大副教授,长聘日期从2025年8月1日开始。 2019年12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同年,韦东奕与田刚院士等人的合作论文Small gaps of
发布时间:2025-07-01近日,青大附院肿瘤医院院长、市北院区院长邱文生教授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专家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合作研究成果,在顶级医学刊物 《 柳叶刀 》(The Lancet) 全文发表。该研究为全球首个CLDN18.2 CAR-T胃癌随机对照研究(CT041-ST-01),相关研究成果同步在2025年美国临
发布时间: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