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术前沿

最新!2025年宇航领域进展发布

发布时间: 1

  2025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重要研究进展已于2025年4月24日在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此次发布活动是由中国宇航学会和中国航天大会学术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巍进行的。

2025年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重要研究进展

  重要研究进展概述

  中国宇航学会组织航天领域数十位院士、专家,评选出了10个代表性问题难题的重要研究进展,这些进展涵盖了多个宇航领域的核心技术和科学问题。

  以下是2025年10个代表性的宇航领域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重要研究进展介绍

  1、外日球层与星际空间的环境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并在国际大会多次报道进展,在核心期刊《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深空探测学报》发表了多篇文章,夯实了研究基础。

  技术方面:在相关部门支持下,能源、探测器、载荷等技术迭代推进成果显著。

  2、面向空间超大型天线结构的在轨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召开了多届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在核心期刊《自然》(Nature)的子刊《通讯工程》(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发表了多篇文章,并申报了多项发明专利。

  技术方面:提出了在轨建造大型空间天线的方案,开展了结构设计、电性能测试等技术攻关,阶段成果显著。

  3、超大型空间光学装置在轨组装与维护技术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召开了空间遥感技术与应用全国学术会议,在核心期刊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力学学报发表了多篇论文,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技术方面:突破了智能装配、波前检测与控制、超轻分块镜组件、振动抑制、无线电能传输等技术。

  4、与5G/6G技术融合发展的卫星互联网络通信技术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召开了中国卫星应用大会等,在核心期刊《IEEE物联网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发表了多篇论文。

  技术方面:牵头完成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对天地融合架构、载荷与地面标准改进等研究内容进行了技术攻关,配合多方单位进行了技术验证。

  5、太阳磁场周期性反转与太阳全球磁场探测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基于日震学、磁螺度及极区磁场演化研究,在科学通报》《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系列成果,进一步揭示太阳磁场周期性反转深层机制。

  技术方面: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香山科学会议等平台,通过协同科学研究攻关、推进技术工程应用和深化全域数据共享,构建“科研-工程-数据”三位一体的技术体系。

  6、星系生态环境中的反馈效应及“重子缺失”问题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科学问题国际研讨会等,在《中国科学》(英文版)等期刊发表了多篇文章,增强了学术共识。

  技术方面:成功立项并完成了国家研发课题,突破了超导转变边沿传感器(TES)阵列制作、超导量子读出、极低温制冷、X射线聚焦光学、平台载荷一体化等技术,阶段成果显著。

  7、大空域跨速域高速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召开了第一届、第二届临近空间与空天飞行气动技术研讨会等全国学术会议。在《美国航空航天协会杂志》(AIAA Journal)《航空学报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提出“涡波一体”气动设计原理,建立密切乘波体设计曲线与平面形状间的微分方程,拓展密切乘波体设计理论和空间。

  技术方面: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重点项目支持,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建立定平面形状乘波体设计方法,开发我国首款集成交互式乘波体设计软件,提出双后掠乘波气动布局方案,完成系列试验验证。

  8、太阳系外宜居行星与生命标记及其搜寻、证认方法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召开了“觅音”宜居行星搜寻空间计划年度科学会议及国际研讨会,在《空间科学与技术》等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积极推动国际学术界达成共识并形成合作。

  技术方面:在光干涉成像、飞行器编队及红外探测器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及领先,并提出了工程实施路线图。

  9、远距离大功率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空间太阳能电站学术交流会等学术活动,在《中国空间科学技术》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深化了理论探索,强化了学术共识。

  技术方面:圆满完成民用航天技术预研重点项目研究,并实现接续项目立项,突破了多功能结构集成能量发射阵列设计、高精度反向波束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阶段成果显著。

  10、利用月壤资源实现月面原位建造研究进展

  学术层面,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专题研讨会等,在《研究》(Research)《工程》(Engineering)等期刊发表了多篇文章,增强了学术共识。

  技术方面,成功立项多个国家级项目,突破了太阳能高倍聚光、多力场耦合月壤颗粒可控输运、高能量束月壤熔融致密化成型等关键技术,阶段成果显著。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frontier/79990.html

学术前沿
7所高校!关闭订购数据库,有你学校吗?

6月24日,福州大学图书馆发布题为《关于停止订购爱思唯尔(Elsevier)ScienceDirect 全文期刊数据库的通知》公告,据公告,福州大学已暂停续订爱思唯尔 ScienceDirect 全文期刊数据库。 公告称:近年来,爱思唯尔数据库价格每年涨幅为 8%,2025 年采购该数据库预算将达

发布时间:2025-07-07
最新!韦东奕晋升北大长聘副教授,学术成果显著加分!

近日,有网友晒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助理教授韦东奕的公示材料照片,称韦东奕将成为北大副教授,长聘日期从2025年8月1日开始。 2019年12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微分方程教研室研究员。同年,韦东奕与田刚院士等人的合作论文Small gaps of

发布时间:2025-07-01
青大附院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合作研究成果在《柳叶刀》全文发表

近日,青大附院肿瘤医院院长、市北院区院长邱文生教授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专家作为共同第一作者的合作研究成果,在顶级医学刊物 《 柳叶刀 》(The Lancet) 全文发表。该研究为全球首个CLDN18.2 CAR-T胃癌随机对照研究(CT041-ST-01),相关研究成果同步在2025年美国临

发布时间: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