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工业设计论文

石化企业工程项目中的经营风险及其防控

发布时间:2019-10-31 10:27:25更新时间:2019-10-31 10:27:25 1

  摘 要:石化施工企业在进行油田地面建设及长输管道等建设中,经常面临竞标、资金、结算、分包等方面的经营风险,而风险防控效果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施工企业风险防控等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防控措施等,为工程项目的有效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企业;风险;成因;防控

经营风险及其防控

  一、工程项目运行中的经营风险

  国资委《央企全面风险管理》中指出:“风险辨识即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是否有风险,有哪些风险。”就石化施工企业而言,风险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在投标、施工、交工、结算、竣工过程中,因不确定因素造成项目预算目标的偏离。主要有竞标风险、资金流风险、分包管理风险、工程结算风险、财务风险等。

  1.竞标风险一是外部风险。受低油价影响,石油石化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工程项目公开招标,更需与民营企业同台竞技,极易形成恶性价格竞争。二是内部风险。投标前对项目缺乏了解,标前策划等不科学、不充分,也会面临中标即亏损的风险。

  2.资金流风险主要表现为垫资施工,形成的工程存货不能及时转换为现金。一是业主方为保证自己利益,合同中缺少预付款支付条款,压低进度款拨付比例。二是因设计、业主或环境(比如土地征迁、环保)影响,形成较大的工作量变更、误工停工费用,且不能及时签订补充协议,造成小合同大结算。三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不善,致使资金周转困难。

  3.分包管理风险分包模式已是施工企业的发展趋势。但其存在以下风险:一是违法分包风险。主要有分包程序不合法,分包方案及分包商未获业主批准。分包商资质与施工内容不符,或超资质施工。二是分包商选择风险。分包队伍人员、资质、机具等无法满足现场需求,造成分包项目质量、工期等出现偏差、甚至引发安全、质量事故。三是企业内部管理风险。如与分包商工作界面划分、工作量确认不清晰、不及时,结算时无法达成一致,可能引发诉讼风险。

  二、经营风险防控的措施

  1.完善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1)对资金流风险的防控一是现金流入与预算对比指标。根据合同条款及完成的工作量、成本费用支出来测算现金流入和流出,编制合理财务预算,并同实际现金流入对比,分析现金过剩或短缺,提前安排筹资,并对财务预算及资金计划提出改进建议,筹划现在及未来对到期债务的偿付安排,保证项目正常运转。

  (2)对财务风险的防控一是收入质量比率指标。若主营业务收入含金量高,项目现金流入最终应≥1,说明项目收入可全部转化为现金,资金回笼有保障。反之,则收入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差,收入质量低,会形成大额应收和工程存货,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3)对结算风险的防控风险管理人员要在合同签订前对条款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及时了解工程变更、工程漏项和施工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同时,要对项目资金和成本失控风险进行控制,明确项目成本构成,减少效益流失。

  2.提高风险预警的科学性、准确性经营风险预警指标的衡量,应以风险分析体系为基础。风险管理委员会应根据报告对项目可行性进行核查,明确风险预警模型的失误和指标的相关性,做好风险指标相关性检验,提高项目风险衡量的准确性,并根据单位实际选择应对策略。

  3.建立动态的风险防控体系企业应根据风险防控实际完善内控制度,为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要确保风险预警体系的有效性,建立健全监控制度,规范风险监管程序。二是要重视动态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收集整理过程财务信息,统一信息口径并及时归档,为风险防控提供保障。

  4.建立风险转移机制风险转移是指企业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风险转移给他方承担的风险管理方式。对于采取措施也无法避免、无法控制的风险,企业应引入风险转移机制,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确保风险防控工作更加完整、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 杨有红.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构建运行评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9-68.

  [2] 徐凤菊,赵新娥,夏喜喆.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2-8.

  《石化企业工程项目中的经营风险及其防控》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作者:彭少辉。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ongyeshejilw/6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