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教育学论文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家庭教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4-23 15:34:31更新时间:2016-04-23 15:36:25 1

  据调查,我国学龄前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人数有上升的趋势。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到5000万的学龄前儿童存在行为问题。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家庭教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影响。
  【摘要】心理专家认为,“问题儿童”人数的增多,社会、家庭、幼儿园是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的三大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本文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两方面对比分析了学龄前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原因,希望能引起现代家庭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家庭教育环境,教育观念,家庭文化,情感缺失

  心理专家认为,“问题儿童”人数的增多,社会、家庭、幼儿园是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的三大主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生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对孩子的个性、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造成了恶劣影响。在物质条件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日益充实的今天,注重家庭教育环境建设,营造民主和谐、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对社会行为还处于好奇阶段,模仿是孩子了解社会的最好方式,孩子喜欢模仿父母,以期从父母身上学到更多东西。父母的兴趣爱好、工作态度、言谈举止以及生活方式,甚至举手投足,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托尔斯泰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有一个公益广告,妈妈给孩子洗脚后,妈妈走了,孩子偷偷跟在妈妈后面,却看见妈妈端着盆在给奶奶洗脚……然后那个孩子端着盆,向妈妈走去,说“妈妈,洗脚”。这只是一个广告,却是一个最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儿童的心灵,塑造儿童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也是最基本、最直接的教育。相反,问题儿童则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的一面镜子。

  二、不良家庭教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的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大量调查显示:问题儿童多来源于不良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家庭教育环境带给孩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更为严重的是对孩子的情感、性格等方面。常见的不良家庭教育环境主要有:

  1.家庭成员的过分溺爱

  独生子女家庭,家长为孩子过分担心、包办代替、姑息迁就、许愿哄骗、百依百顺。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这就形成了“溺爱”。溺爱压抑了孩子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滋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从而限制了独立意识,容易形成任性固执、骄横跋扈的个性,缺乏抗挫折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对他人缺乏爱心和同情心,凡事多从个人角度考虑,自私任性,并且过分依赖、胸无大志!

  2.父母婚姻的影响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现在的学龄前儿童,父母离异率高,孩子在情感上就更找不到依靠,情绪容易低沉、抑郁寡欢;个性压抑,自卑感强;不合群、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一个家庭里,父母感情是否融洽,家庭的和谐度高低,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和个性。据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心理科主任匡桂芳介绍,医院曾调查了600多个3岁到6岁孩子,其中30%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同时,根据医院的接诊情况,学龄期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最多,占到看病总数的80%,学龄前的儿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3.教育观念的冲突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电视剧《虎妈猫爸》,主要讲述了现代家庭成员对待孩子的教育观念存在分歧的问题。教育是一种资源,只有合理利用,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有很多家长存在着“不打不成器”等错误教育观念,但棍棒式的教育方式实际上对孩子是一种直接的伤害,这种伤害以爱的名义,但却产生了恨的结果。同时,与之正好相反的教育方式,即家长对孩子没有原则地溺爱,则引发孩子行为问题的另一原因。在这些经常发生教育观念碰撞的家庭里,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方严格教育,一方却倍加袒护;无法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孩子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拉锯式的冲突中被搁浅着,要知道家庭教育走向哪一个极端都是不合适的。青岛大学医学院心理学副教授王冠军认为,在教育型、严厉型和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中,教育型家庭的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最低。但由于大部分家长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即使孩子行为思想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征兆,家长也不能及时发现或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4.不健康的家庭文化导致父母情感的缺失

  当今社会,电子产品泛滥,家庭里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包围着孩子,孩子对于电子产品的兴趣大于对学习的兴趣。并且,有些家庭中父母主要的消遣、休闲的方式就是玩游戏、看电影等无节制的家庭娱乐活动。更有甚者,不愿孩子打扰自己,给孩子下载个游戏玩,找个动画片看……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孩子又怎能喜欢学习?学龄期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性的东西,还应该有心灵上的爱抚和情感上的寄托。相对于丰厚的物质条件而言,孩子们其实更期盼心灵上的关怀与慰籍。从调查来看,问题儿童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在一些家庭里,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忙于工作、生意和应酬,逃避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在情感上就疏远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教育形同虚设,孩子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由于父母感情长期缺失和不健康的家庭文化的影响让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例如抑郁、敏感、多疑、易怒、孤僻、缺乏责任感等行为问题。

  由此可见,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是深远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一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也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普及家庭教育常识,提升家庭教育环境水平,对子女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关注学前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读懂幼儿的思维:幼儿的学习及幼儿教育的作用》(第3版) 卡西・纳特布朗(Cathy Nutbrown)、刘焱、刘丽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出版)
  学前教育论文发表期刊推荐《现代教育科学》曾用刊名: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国际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为双月刊,是立足吉林、面向全国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本刊发表了大量价值颇高的学术理论文章和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研究文章,已成为吉林教育科学研究的窗口和主要阵地,并辐身全国,为繁荣高等科学研究,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yuxuelw/5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