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经济学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题

发布时间:2011-02-26 11:38:04更新时间:2021-04-02 10:01:10 1

  我国“九五”计划就明确规定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至今已经十多年时间了,但是经济增长方式却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词语的变化折射出经济发展内涵的重大变化。

  一、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

  增长方式转变是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而言,而发展方式转变内涵更加丰富。涉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化;在此基础上扩大内需,发展的重点由投资转变扩大消费需求。报告明确提出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个转变”表明我国已经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不仅是物质生产丰富的过程,而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涉及结构调整、环境保护、缩小差距、社会和谐以及合理参与国际分工各个方面的核心问题,而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建设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创新。

  我国很早就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至今却收效甚微的原因是推进制度改革的艰难。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改革之初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并且结构多层次,在改革的最初阶段由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有其合理性,可以统一调配资源、总体规划。而随着改革的推进,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有了提升但是结构多层次和地区间差异过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一直没有改变,并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多个利益主体。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明显滞后,政府职能的转变尚未完成,党政关系、政经关系都存在严重弊端。正如国内学者指出: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问题,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始终摆在经济工作的议题上,但“一直未能够转过来”。这是因为存在两个压力:第一个是政绩的压力,GDP增长率依然是考察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另一个是财政收入的压力,这个压力对承担着过多事权的地方政府尤其明显,现在的财政性税收主要是来自生产型的增值税,而生产型的增值税和产值之间是直接联系着的。所以尽管道理上认识到转变的需要,但在两个压力下还是不惜用自己手里掌握的资源去追求高速度。所以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过来,和政府保持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力也有关系,而由政府掌握资源依靠投入发展经济的显性成本较低,很多如环境治理等成本不被考虑到经济增长中。我国至今没有找到推进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的前提下兼顾就业、区域发展以及协调发展各方利益等问题的制度改革方向是我国经济无法根本发展转变的重要原因。

  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依然是粗放型的增长,主要体现在我国的经济增长的三大特点:一是增长目标以数量扩张为主;二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的过度干预;三是稀缺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其中,数量扩张既有国有企业的盲目扩张也有政府驱动的投资扩张;而政府的干预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生产具体过程的直接干预而并非对市场失灵的调控;而造成要素价格扭曲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即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又是生产资源的实际控制者的必然结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依然保持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特征,这种方式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初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集中资源,提高配置效率,对于应对需求层次单一并且参与国际分工层次较低的工业化初期,具有快速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

  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的后果既有现阶段已经显现出来的直接的危害,也有需要长期观察才能有明确结论的不确定性。直接的危害主要有造成了土地、淡水、煤、电、油、运以及其他稀缺生产资源的高度紧张;对劳动力价格的扭曲增加了就业的难度;资源的不当配置抑制了提高我国整体效率的服务业发展;过度扭曲了经济结构的同时使我国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生产的主要制成品是收入弹性较小的日用产品,市场容量比较固定,国内市场无法满足产品销售需要出口导向,造成外贸依存度过大,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由于掌握资源的主体是最终的受益者,也造成了地区、城乡和个人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的不稳定。同时由于资源过多的配置到国有大型企业,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较慢,而中小企业是吸收就业和自主创新的主体,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型非常不利于我国提升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中的位置。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从增长到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制度创新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式是需求层次多样化、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加深以及对环境压力较大,如何提高效率是制度改革的中心内容。目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分配型增长而非生产型增长,掌握资源多的主体增长能力强,获得的收入也丰厚。掌握资源少的主体增长乏力,也缺乏后发优势,两者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具体表现在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行业差异、收入差异的不断加大,这些差异已经危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且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竞争规则上的不平等也是造成我国经济效率低下的原因。制度改革的必要环境是建立如何有利的提高效率,同时兼顾各个层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和对政绩的追求鼓励投资扩张,投资扩张收效最快速的产业是依靠政府掌握的资源,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我国资源产品所有权是全民所有,由政府代表人民行使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持增值,但是在如何合理持续利用现有资源的问题上却缺乏明确的指导和法理依据。地方政府把资源产品收益和依靠劳动力低成本投作为入吸引国内外资本的手段,把收益作为短期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必然导致目前的粗放增长。同时,依靠资源投入产生的重化工业吸收就业的能力较弱,增加就业的难度的同时也阻碍了优势资源投入吸收就业能力更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重化工业的资源投入不仅不可持续也恶化了生态环境。所以建立促进效率的制度环境,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关系和各自的职能是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关键。实现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转变的改革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快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发展循环经济。资源产品的低价利用是粗放增长的根本原因,而资源产品低效利用的环境成本没有计入成本也是造成我国高增长低通胀假象的根本原因。所以必须改革不合理的资源所有制度,使得全民成为资源收益的享有者,并对资源可持续利用有监督和建议的权利。现阶段政府应进一步深化对两高一资产品的限制发展,加快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使资源价格反映稀缺、成本和环境治理费用。在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基础上倡导循环经济方式,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要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从长期发展来看,政府应退出具体的生产环节,而由市场形成资源价格并引导产业发展。

  其次,优化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过快;第二产业的低效率过度扩张带动需求膨胀的压力;第三产业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落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与第二产业发展相关的第三产业是我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且多层次的主要措施。第三产业吸收就业能力较强有利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并且第三产业的利润空间较大有利于我国合理参与国际分工。此外,还应把产业结构的优化与提高资源产品利用效率问题结合起来,促进以产业结构升级带动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主体。使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已经不再是一味的吸引外资数量而是关注质量。鼓励国内私营和国有企业自主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创新,在成果转化工作中真正做到自主决策、自筹资金、自担风险、自求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功能,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金融、外贸、投资等宏观管理体制,为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平发展的提供制度保障,使企业真正享有技术创新的成果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综上所述,我国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是提出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应该指出转变是必要的。但是再转变过程中如何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是难点。要兼顾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利益关系就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容忍不合理现象的存在,在保证制度改革整体方向的基础上从局部开始调整是正确的路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ngjixuelw/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