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历史论文

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形成背景研究

发布时间:2011-02-26 10:40:08更新时间:2023-06-17 15:22:12 1

  摘要:人类所创造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拉萨独特而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就从拉萨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宗教沿革、对外交往等要素,分析了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背景原因。

  关键词: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背景

  一、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第二条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市区在山间小盆地式的平原上,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两岸,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祖国西南边睡城镇。拉萨历来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现辖堆龙德庆县、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林周县、达孜县、墨竹工卡县和城关区共七县一区。全市行政区域东西跨距277公里,南北跨距202公里,总面积2951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14万多,城市总人口45万多人,有藏、汉、回等十多个民族,藏族人口占87%。

  拉萨素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

  2005年以来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要求和国家、自治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拉萨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和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究实效”的工作原则,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整体推进,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目前,拉萨市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18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5大类58项,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6大类49项。这些遗产项目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为以下8种:(1)民俗类;(2)传统医药类(藏医药);(3)民间音乐类;(4)传统戏剧类(藏戏);(5)民间舞蹈类;(6)传统手工技艺类;(7)民间美术;(8)杂技与竞技。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数量分布和空间类别分布见图1和图2。

  

图1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区市数量分布图图2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区市类别分布图

 

  图1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区市数量分布图图2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区市类别分布图

  三、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背景分析

  世界上无论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的。拉萨独特而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也不例外,它的产生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宗教沿革、对外交往等要素紧密关联。

  1、自然环境是形成拉萨传统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然环境并不是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唯一因素,然而在诸多因素中,他的影响之大却是无可否认的,而且时代越久远,作用就越明显。特别是人类文明早期,人类在强大的自然界面前几乎是无能为力。因而,古代文化就容易成长在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力资源丰富、周围具有天然屏障可自卫的环境之中。仅仅从自然条件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对拉萨乃至西藏文化的形成有影响。

  首先是适宜的气候。拉萨海拔3650米.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冷空气,河谷盆地地形造成夏天多夜雨的气候特点,因此,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而且由东向西流淌着的拉萨河和地势平坦的河谷平原使拉萨地区成为比起高原其他地区更适合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因此,成了古代苏比的统治区和吐蕃的新都所在地,这为拉萨乃至整个西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据曲贡考古遗址发掘证明,在远古时期拉萨河谷一带就有原始人类活动,并在此采用原始的石质工具生产劳作,繁衍生息。已经有了以农耕方式为主,畜牧为辅的传统经济生活。据分析,当时人们已经过着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稳定的生活。从另一种角度来讲,高原气温低、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等气候特点,正是由于大自然的严酷和生存环境的艰难,以及与其这一特殊环境相伴相成的生产生活方式,造就了藏民族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

  自然界既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又对立于人类。高原恶劣的地理环境、多变的气候如雪灾、旱灾、冰雹、雷击等自然灾害面前藏族先民感到了个人的渺小,体验到超人的“异己”力量。藏族先民在这种“对立”的矛盾中寻找和谐的方法,形成了原始苯教。

  费尔巴哈认为对自然的依赖是宗教产生的基础,同样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宗教产生的因素之一。“许多原始民族都把自然界中那些足以引起畏怖和恐惧的力量和现象当作自己宗教的对象。”[3]高原恶劣的地理环境、多变的气候是藏人崇拜的对象,也是苯教产生的沃土。

  其次是封闭式的大陆。虽然在西藏历史上出现过与外界联系的历史记录,但总体来讲四周是雪山、戈壁和沙漠,海拔又高,古代的交通极其困难,成为阻碍与外界联系的自然屏障。从而,西藏无疑形成了以藏族为主的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具有博大精神的藏族文化区。拉萨就是其中的卫藏文化区。

  2、社会环境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自然环境,更离不开以下几个社会环境。

  (1)传统的农牧业自然经济。西藏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以农牧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结构。因此,农牧民以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产品。可以说,西藏传统文化建立的经济基础是从原始社会含羞萌芽状态的农耕活动和游牧活动,到奴隶社会枝叶伸展的农牧业,再到封建社会花朵怒放的农牧业。这就形成了藏族的饮食习俗(吃糌粑、牛肉、羊肉、喝青稞酒、牛奶,住藏式垒土房子和帐篷等)。广大农牧民也由于自给自足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关系而十分看重土地、牲畜和体力劳动,因此形成了与农牧业息息相关的民俗习性和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竞技、戏曲以及手工技艺。

  (2)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苯教是雪域高原土生土长的一种古老宗教,与雪域高原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苯教文化又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未传入雪域高原之前,苯教乃是藏族唯我独尊的正统宗教文化。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在位时期佛教传入西藏地区。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忍辱无争、天堂地狱等唯心主义教义成为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精神工具。赤松德赞时期可以说是正统的藏传佛教形成并得到蓬勃发展。这对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天文、历算、法律、科学、医学、建筑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上藏传佛教无论在官方还是在民间都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不仅控制着人们的行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于是,藏传佛教便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认为,天地是由释迦牟尼创造的,只有佛是第一性的,其余的一切东西都只能是第二性的。再者形成了藏族人重感情轻理性的认识思维,在自然界面前不是用理性去改变解释自然而是用感情的力量去影响自然。这种取悦手段是藏族人在自然威力面前的一种选择,和万物有灵观念相互依存。因此形成了门类繁多的文化遗产,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宗教对于藏族整个民族的价值观都有深刻的影响。

  (3)藏族为主的人口构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性。藏族人之所以是藏族,就因为他们说藏语、过藏历年、有自己的一套风俗习惯,它们凝聚在一起,构成了一套藏族独有的民族象征符号,正是通过这些符号,这些年复一年反复实践的习俗,藏族才实现了民族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3、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形成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重要因素

  从地理位置来看,西藏地处亚洲腹地,是东亚、南亚和中亚的连接带和枢纽;从文化区域来看,又处于东方文化、南亚文化和中西亚文化相接触和撞击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的优越使西藏自古以来就同周边地区有着交往和联系。外来文化的联系对拉萨乃至西藏文化的影响非常之大。

  中原文化与西藏文化的联系最早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执政时期开始。随着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通过“唐-蕃古道”,先后远嫁吐蕃,对西藏的文化带来很大的影响。两位公主相继入蕃,她们从唐朝带来了种子、药物、经史、工艺书籍、日用器皿等,同时在随行人员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才、工匠,他们的言行直接影晌着吐蕃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唐朝的酿酒、造纸、制墨、制陶、冶炼、建筑等方面的工匠的入蕃,生产技术在吐蕃的传播,促进了当地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吐蕃的医药学,在吸收、融合汉医的阴阳五行、营卫气血、五脏六腑等学说和望、闻、问、切及寸、关、尺等诊病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具本民族特色的藏医体系。

  吐蕃原来信奉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教-笨教。自佛教从祖国内地、印度、尼泊尔传至吐蕃,经过反复的斗争与吸取,才逐渐取代了笨教。尺尊公主、文成公主在松赞干布的支持下,建造了大昭寺、小昭寺,将文成公主所带之释迦佛像供奉于小昭寺中,让汉僧在寺内专司供佛等事。赤祖德赞时,自汉地甘肃翻译《金光明正法律分别品》;从汉地迎请和尚多人,敬请佛法。佛教在吐蕃得到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当地的原始宗教和宗教构成。

  公元8世纪后半叶,赞普赤松德赞主持并迎请印度高僧寂护和莲花生来吐蕃弘传佛教,并在今山南地区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哈布日山下修建了桑耶寺。桑耶寺乌孜大殿藏、汉、印三种建筑风格的融合,促进了西藏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至公元14世纪,不仅与中原地区、西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多种文化产生碰撞,而且吸收来自域外的印度、尼泊尔、波斯和阿拉伯的文化。

  西藏文化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吸收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造融合的过程。在吸收的新文化中不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对外来文化经过选择和取舍再融入本土文化结构中。因此,西藏文化始终未失去自己的个性而成为独树一帜的高原文化,多元文化的融合,是西藏文化拥有独特魅力之所在。

  三、结束语

  本文就从拉萨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宗教沿革、对外交往等要素,分析和产阐述了拉萨市非物质文化的遗产的形成背景,为推动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lishilw/3154.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宫庙“二十四孝”壁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