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逻辑学论文

文史艺术类论文:《周易》整体思维观实涵的道德价值

发布时间:2011-03-01 11:49:11更新时间:2022-03-21 16:28:28 1

  摘要:整体思维观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形成能有赖于“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孕育和确立,《周易》的宇宙生成模式的建构确立了“天人合一”这一哲学体系,它所表征出来的核心内容不但实涵着“道”与“德”二重意蕴,而且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主题词:整体思维 天人合一 宇宙观 道与德 民族文化和精神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它的形成有赖于“天人合一”宇宙生成论的孕育和构建。“天人合一”宇宙观可以说是整体思维观的根本点和出发点。《周易》作为中国文化大道之源的哲学经典,最早提出本体论的初步图式。从《周易》古经的产生到《易传》的形成过程来看,周易构建的宇宙生存论凭籍其易象的形式,从天道观、宇宙论、本体论的视角和哲学高度,赋予“天人合一”这一理论命题全新的道德文化理想的价值向度。为此,本文适读从囊括天人整体思维共同祈向所实涵的“道”和“德”的意蕴分析着笔,探讨“天人合一”之所以成为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的这一基本的理论命题,加深认识整体思维在构建“天人合一”思想体系的价值意义。

  一:“天人合一”宇宙观造就了中国传统整体思维观

  整体思维观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天人合一”是整体思维的根本点,整体思维观是从“天人合一”宇宙观念中孕育发展而来的。

  众所周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维方式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情形的反映。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形成与中国历史的形成有着秘不可分的联系。从我国的自然和历史条件来看,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农立国的农业国家。农耕需要重天时,治水也同样需要重天象,要搞好农业生产就要了解时令和季节的变化。说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天和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观测天文对上古先民来说极为重要。正是基于中国农耕社会这一基本国情,上古先民十分重视探讨天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索天人之国际和古今之变,找出人与天和自然界的某种联系,以求得社会与人生的完善。上古先民的这种在艰苦的环境中求生存的需要和求和谐的思维倾向,孕育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上古先民的宇宙观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直观综合的特点,习惯将自然界(天)和人视作一个浑然的整体。宏观地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综合地从其全部驾驭它的整体联系和某些共同规律。在上古先民的宇宙概念中,认为“宇宙”是“混沌”相对的“秩序”,“四方上下谓之宇”,“往来古今谓之宙”(〈尸子〉)。与宇宙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天地”,认为天地(无限空间)是一个统一体,该统一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联系。因而构成了一个系统。想要了解各个部分,必然了解整体,从整体的视角去把握部分的实质,这便是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观。

  整体思维观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天人合一”是整体思维观的根本点。整体思维观可以说是上古先民从长期的观测天文实践过程中经验型的积累,从而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从宏观上把握客观事物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上古先民的这种能力伴随文明的开始形成和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步上升为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哲学方法和思维方式,而这一由能力发展为哲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反映在它的最后集大成的成果《周易》古经之中。

  二:整体思维观在《周易》中的体现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大道之源的哲学经典,最早提出了整体论的初步图式。

  它以追求“天人合一”为逻辑起点,把一切自然现象和人事吉凶系统地纳入由阴(--)阳(-)两爻组成的八卦和六十四卦两极全息系统。八卦是阴阳二爻三维组合体,六十四卦是阴阳二爻六维组合体。后者六个爻位上二爻为天道,下二爻为地道,中二爻为人道;天、地、人三才融为一体。卦爻符号模型是事物运动模式,筮法数字模型是事物潜在的运动模式,对天地的推演,时间的发展、宇宙阴阳规律的变化做整体的摸拟,对万物的生成、分类、变化、运动作系统的描述。虽然〈周易〉古经没有明确的表明整体思维这个概念,但从古经八卦性质和六画卦的构成以及六十四卦的排列结构来看,都无不体现着天、地、人三者之间融为一体的关系,都无不蕴涵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融为一体的整体观念。《易传》进一步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的整体观和空间方位,四时运行联系起来,以“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有机论为其轴心,形成了有机整体论的思维。而易道的“一阴一阳”揭示出来的人与自然具有对立性和统一性,表示对立面相互推移、相互转化与相互依存的动态交感平衡同运动所引起的创造宇宙生命的生生之道,将“保合太和”看成是“易”的最高理想境界。人与自然、主体与和客体的相互对立与和谐感应与交流被《周易》有机的统一起来,成为《周易》的基本思维理念,开创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特征。

  三〈周易〉整体思维观实涵“道”和“德”的二重意蕴

  “天人合一” 是《周易》整体思维的根本点。在天人的关系方面,《周易》的整体思维观就非常明确地表达了人的本性包括德性的价值是从外在天地自然中得来的观点,也就是说天地外在的自然是人价值的源头。《周易》认为,天道自然不仅是人文的起点,而且还是人文价值之源。《序卦传》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明确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仪等等。质言之,有天道然后才有人道,天道乃人道之本。作为人道之本,天道既构成人道的历史和逻辑的前提,又表现为形而上的价值根据,范倒着人文化的价值世界。天道健行,阴阳大化,“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具体说来,就是天以生为德,在自然界指的是“元、亨、利、贞”之德,表现为四时运行、万物生长,说明“天德”就是在大化流行过程中显示其功能的大存在,其真正的实现则为人的仁、礼、义、正之德,它所对应的“人文之德”不是外在的命令,而是内在的赋予。也就是说,道德人仁这些人文特质,乃是天道之下贯于人道者。从《系辞》“生生之谓易”与“天地之大德曰生”的论断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正是天地宇宙所昭示的生化盛大仁德为人类提供了价值的源头。具体说来就是天地宇宙将其浩然生物、育物、成物且能令其生生日新的盛大仁德至为全面地赋予了人,牢固地根植于人的生命深处,天的刚健之质与地的柔顺之质为人类所禀受,成为人类生命源外的潜质。于是,人从天地之道意识到人道的本质和本性,获得了人道的昭示。由此以仁义为主体内涵的源泉具现出仁善、道义、礼信等诸多的人文理念,并在宇宙生命与人类生命互为见证,互为契应的机联系过程中,彰显出人文精神,以仁义正定人的性命,人的道德理性和人文情怀就成了人生应然和具体实现人主体性作用的根本价值和保障。这就是《中庸》所讲的“天命之谓性”的深刻内涵。

  由上述可知:天地万物是人性的根据,那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与人靠什么“合一”呢?靠的是“道”,靠的是“德”。 《周易》整体思维对“道”和“德”二重意蕴的阐述。首先表现在宇宙自然的宏观意义上。《周易》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本是自然界的生成变化之道,以及受命于人而为“性命之德”,故有潜在的目的性。“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说卦传》,乾道刚健以生物,坤道柔顺以成物。宇宙整体是和谐而有序的,因此由阴阳二元素构成的“道”不仅具有外在于万物包含着大自然本身那非语言逻辑思维框架的一面。而且还具有“为主于内”即同时是万物存在的内在根据的一面。从超越的角度讲,“道”预示着阴阳之间大化不己的刚动展现而超越于万物,是它们不可逆转的基本事实;从内在的角度讲,“道”统摄着万物的内在基础,成为万物“生生不已”的力量源泉和规律法则,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是人与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共同规律。在这意义上,“一阴一阳之谓道”所表仪出来的是一个动态的形而上的实体,是由“无”为“有”的本题这一表达方式揭示出来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形而上意义。这个“道”统贯天、地、人三者构成了三才之道。

  因此《易传》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个“道”既是天道、地道、又是人道,是“天人合一”之道。它以“天人合一”观为其基本理论架构,以天、地、人合一为背景来展开其中的哲学思想。《易传》认为,天体运动变化和规律为天道,地上万物万物生长变化的规律为地道,人类社会活动的规则和伦常为人道,天、地、人三道在具体内容所指向虽有区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易传》看来,不论是天道地道还是人道,本来就是一个道。人道的本性与天道地道的本性在宇宙生命哲学上是一个东西。尽管《说卦》上说:“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阴与阳,刚与柔,仁与义三者都是统一体,它们有着秘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气的角度看叫阴与阳,从属性的角度看叫柔与刚,而仁与义乃是禀受阴与阳,刚与柔之性而形成的。因此《易传》的作者并没有把阴与阳局限于天道,而是超越于天道,上升为贯穿于天道、地道与人道之中,使之成为天、地、人以及所有事物的构成和发展的总规律。

  其次,阴与阳、刚与柔、仁与义三者虽然都是统一体,它们都有着不可分的内在关系,但是“天、地、人三才之道”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平面的,并列的,而是有主次之分和从属之别。天道与地道乃是人道的范本、标准和指南。人道理应效法天道和地道,如此才能“上启于天德,下贯于人德”从而达到“止于至善”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由此说来,人的本质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人所承天道自然本性具有的伦理意义。也就是说,人只有继天道之性,才会获得善的特质,反之,违背天道之性,就具有恶的特质。为此,《易传》提出“继善成性”说,在《易传》看来,人受命于天,具有向善的目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下),“善”就是目的,就人而言,以继承天的道德为职责,为使命,故说“继之者善也”。“成之者信也”是指人能成就其善性而言。只有“继善”才能“成性”,“成性”就是“尽性”,“尽性”而后“至于命”,这就是“天人合德”。《说卦》曰,“昔者圣人之作《易》,将顺“性命之理”,说的是圣人作《易》时之所以立天、地、人三才之道,目的是为了顺从人的本性与自然现象的自然性。使人最终能够达到与自然规律一致。

  然而,对天与人的关系,我们还要进一步看到,人作为万物之灵,必然有其人文价值规定性的另一面。也就是说,人的属性与天地万物有所不同。天的属性阴与阳,地的属性刚与柔,人的属性仁与义,虽然人的属性乃是禀受天的阴阳刚柔属性而形成的。但天地万物不具有仁义的属性,只有人才是有这样的属性和这样本质的规定性。所以相对于天地万物而言,人具有自我为主要力量的规定性使人比物性高一个层次,成为万物之灵,最为天下之责,这就是常说的人所具有的主观意识。所谓主观意识。就是人自我生命的主动性、能动性。人所具有的主观意识本身就含有“我”自己的自私因素,大自然没有这种因素,宇宙自然客观无我,绝对公平中和无私,是一种协调万物创造万物的因素。而人的意识中存在着“自我”为主要力量的规定性,人的这种自我为主要力量的规定性,使人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表现出两重性;

  一方面从积极的角度上看,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自觉的意识自然的规律及其重要性,并去法天地性,则天地,顺应自然规律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从自然天地从天地自然之道中意识到人道的本质或是本性,获得人道的启示,并在宇宙生命与人类生命互为见证、互为贯通、互为交感的联系过程中彰显出人文精神,实现自己的全部价值。另一方面从消极的角度上看。人的主观意识中存在“自我”私欲杂念等诸种因素,这种这些因素是意识中唯一可以和自然对抗的因素,它不安于自然状态而总是试图尽情反抗,强调社会秩序不同与自然秩序的特殊性,从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导致大道不彰,自然失序,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居于崩溃和人类文明社会出现重大危机和社会动乱。

  因此,《易传》关于道德思考,其目的就是使人的主体行为复合性命之理,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强调通过道德的修养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事业上的成功。再次在“道与德”的关系上,强调德行常伦的功能特性。“德”初始文义为“得”,指人类“得”道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因为“得道”而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德性。从前面对“道”的论述可知,“道”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和法则,是构成宇宙间万事万物存在的价值根据。虽然,人类活动也有自己的规律,但是人要服从于“道”这个普遍性规律。人作为有意识的主体,具有自我主要力量的规定性,但人与天的关系问题则在于人如何做到与天相适应而不相违背,并且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争取最好的结果,这个结果便是“德”。从这个意思上说,道与德是同源而生,相异而成,共同构成一对基本的范畴,二者体现为主客体关系;道客观存在,德动性功用,道在德的足下,德在道中运行,在遵循道的前提下主动发挥“德”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常说的“遵道重德”的价值理念。

  四《周易》整体思维观崇“德”的功用外显价值意义

  道与德既然是主客关系,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近一步认为,“道”作为“德”的价值本体,具有统摄大化流行的天地万物和范导人文的价值根据和能量。“道”的这种能量,同时也体现为一种绵延无尽的创造力。而作为与“道”相应得以合理延续的“德”也由于与道联结而先在的获得了某种能量。“德”所获得某种能量不是人类生命的完全自发,而是在自我为主要力量的理性意识下对“道”的追逐动力。具体说来就是自觉的承担道义责任,在客观环境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对策进促社会的整体和谐,如果常例能够达到的和谐目的,那么遵循常例的行为,如果情况变化,则应因时制宜,变通求道,援引变例以达到目的。《易传》所确立的这条道德原则以社会整体和谐为目的,强调人的道义责任,把目的与道义、动机与效果、原则性与灵活性种种不同方面综合为一体,其目的就是使人的主体行为复合性命之理,使人的主体生命精神提升到与“道”相应的层次,从天及人转而为人返天,天道与人道相合,不再是简单的模拟天地四时的运行,而是一个能动有为的弘道过程,这样一个弘道过程就是传统儒家一贯强调的“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的过程。《中庸》。把内在生命本体与外在宇宙本性相接通,使主体生命的业绩与天地浩然并存,实现由“穷理”向“尽性”的跨越,实现由“人道”向“天地之道”通达。进而在主体本己的生活世界中“自昭明德”。这里所谓的“明德”,即是“道”本体的内化过程,又是透显出内在“德性”的外在事功,是形而上的“道”价值本体在实现其价值原则的外显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易传》注重“进德修业”的目的,不仅在于提升人的德性素质,更重要的是让人以德创业,以德守业。使内在的“德”透显出外在的事功。因此“天地之德曰生”“天地之道阴阳”之道既有阴的一面又有阳的一面,阳生阴,阴生阳,生生不息,品互流行。“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为阳的一面;“坤后载物,德合无僵”为阴的一面,阴阳之道,在社会人生领域,就展现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定势。.自强不息的价值推展开来,表现为经天纬地,治国安邦,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努力开拓,不断进取以及个体自尊自立等方面。《周易》认为具体的东西不具有永恒的绝对价值,只有行而上的天道才永恒的存在这绝对的价值。天道运转不止,周流不息,表现为刚健进取的趋向,相应体现在价值主体人类身上,应有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这种精神与行胜刚毅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和气节,成为中华名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来源。

  厚德载物的价值事项推展开来,则要求人们以接受大地的势气所喻示出的宽厚包容,兼让并蓄、严于律己、容载万物、团结协作、爱好和平、无我无私奉献的精神待人接物,处理处理各种关系。《坤。文言》日“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群体利至高益至高无尚的“整体趋同”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聚合力如此重要的文化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得以承担起宏伟的历史的义务。

  事实上,《周易》的整体思维观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历史连续时,其发端不同于纯粹自然哲学,而是带有浓厚的人文表现色彩,表现为一种价值投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道”与“德”的价值定势,在于它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处理办法。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的考验与兴衰变化而一直能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保持一个伟大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是同这样的认识分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构成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重要特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luojixuelw/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