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美术论文

浅析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的价值与现状

发布时间:2022-04-27 11:18:00更新时间:2022-04-27 11:18:00 1

  中国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丰富的文化资源催生了彩陶、刺绣、剪纸、石雕等传统手工艺,充分展示了工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情怀及技术技能。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是实用功能与审美体验的结合。研究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必须把握这一基本特征[1]。从这个意义上讲,吴地非遗工艺美术首先应用于人类的现实生活,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然后提升人们的审美体验。实用功能第一,审美体验第二。由于我国非遗传统工艺产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以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浅析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的价值与现状

  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精彩纷呈的原因

  明代中期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吴地的工艺美术发展迅速。在明代后期,吴地的工艺美术产业无论是在品种、技术、工匠、专家数量和质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从园林建设、建筑装饰到刺绣、核雕,其精致之美为世人所赞誉。在这一时期工艺美术的发展中,不仅可以看到技艺精湛的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还可以真正感受到凝聚在工艺美术中的文人的艺术思想和生活审美情趣。我国民族文学思想发展到明代中叶以后,引出现了以李志飞和“公安派”三袁兄弟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他们坚决反对任何传统的禁锢,以“童心”“自然”“精神”为基本理论,建构了全新的民族文学创作观。原本建立在现实和世俗生存基础上的市民文艺,从个人心理解放的现实基础上转化为新浪漫主义的民族文艺,这为下层市民文艺向上层浪漫主义文艺的过渡提供了重要契机[2]。元明清时期的文人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活形态,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他们过着与世相宜的小康生活和幸福生活;第二,它在精神上追求艺术性和高雅高尚的品位。当然,不是每个学者都能参与工艺美术的设计和生产。文人对工艺美术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评价、欣赏、收藏和使用的过程来实现的。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渗透和影响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士大夫参与工艺美术活动,既是明清社会生活的新趋势,也是从世俗生活向艺术生活转变的重要契机。社会生活向艺术的转变,收藏家对工艺美术的大量收购,以及文人精神的渗透,这些都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促进了吴地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提高。

  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的价值阐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是大众工艺思想和生活智慧长期积累的精华。它与传统生活紧密相连,世代浓缩成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的历史遗产具有动态特征,蕴含着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表现出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不断扩大的创造精神和审美情趣。在现代视觉环境和社会生活空间中,文化遗产中的工艺美术虽然保存和继承了传统视觉文化的基因,但也面临着现代视觉形式、设计理念和审美观念的挑战。这种复杂的局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和工艺面临的现实困境,但也为其带来了创新和发展的机遇。

  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现状分析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源远流长,不仅体现着地域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还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神和传统。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有很多种类,其中主要有雕刻、熔化、编织和装订等几种制作方式,根据原材料的不同,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纺织和染色技术广泛传播,而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有刺绣、印染和地毯等不同样式;中国传统雕刻技术主要有雕刻玉、石、竹等材料。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工艺美术通常被设计成具有强烈鉴赏力的艺术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传统工艺品主要在美国和德国等国外市场销售,在中国仅在收藏爱好者之间流通。根据市场调查,现阶段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同市场层次都有相应的工艺美术产品可供销售。传统工艺美术的快速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传统工艺美术人才,促进传统工艺美术创新迫在眉睫。传统工艺美术必须巧妙地运用生产原材料,有效地节约能源消耗,展现更高的艺术价值。

  针对员工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应当重新规划当前行业的发展重点。除了刺绣、红木家具等少数行业外,桃花坞年画、丝绸、扇子制作等大部分传统技能不需要行业人员,这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最大挑战。在现代社会风尚中,传统工艺被视为“雕虫小技”,而员工也被视为 “工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7]。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工业产品的发展,很少有大学毕业生认同手工艺品的工作并加入其中。据统计,在苏州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只有20%的传统技能人士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40% 的人受过高中教育,40%的人受过高中以下教育,整个团队的文化水平较低。当然,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美术冷漠的态度也反映出传统工艺美术无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当今社会传统工艺美术所表现出的问题,让年轻人认为传统的手工艺行业发展困难重重。因此,在许多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当地人或年轻人的比例较低,从事该行业的大多是外地务工人员,他们在学习传统技能后往往从事低成本生产或流向外地工作,技能无法得到提高,只会进行低水平重复的工作。

  振兴吴地工艺美术事业的几点思考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工作,大量民间手工艺品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推广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江苏省有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工艺美术产业发展,通过制定行业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专项政策、完善职称评定和使用制度、举办各种学术研讨会、鼓励员工提高理论修养和文化素质、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和学术论文等措施,为吴地传统工艺美术的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然而,要使吴地的传统工艺美术重现昔日风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笔者认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推广必须要依靠立法来保障。江苏作为一个工艺美术大省,首先要组织一批专家学者率先行动,展示文化大省的风貌。同时,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扶持政策也必须系统化,例如,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扶持文化艺术价值高、濒临灭绝、衰落或无后继者的工艺门类,使这一门类中具有独特技能的大师在设计和创造高质量产品时无后顾之忧,更好地培养接班人及传授技能;设立江苏省工艺美术馆,收藏和展示全省工艺美术代表作品等。

  积极构建吴地非遗工艺美术后备人才的培育机制

  据了解,全省各高校拥有本科学历的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较少,应制定培训此类专业人员的特殊政策。例如,国家拨出一定的资金减免学费,制定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为高等学校设立专业拨出专项资金等。为了继承和发展一些纯手工工艺品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应努力改变现有员工文化素质低、艺术欣赏水平低的状况。

  开展工艺美术精品工程建设活动

  国家非常注重非遗传承,每年投入资金开展优质项目立项申报活动,鼓励打造优质产品和品牌。申报的优质项目的参与者可以由工艺大师带领,在其毕业后可以分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艺术家或高校美术教师共同组成项目小组,确保每个项目的艺术性和工艺性完美融合,还可以让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确定其艺术价值[8]。

  鼓励和支持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与批评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偏重于纯艺术的研究,对现代设计的研究也不乏其人,但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却被很多学者忽视,严重影响了工艺美术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古董”“小玩意儿”的层面上,这种偏见使大多数现代人远离传统工艺美术,对其关心不足[9]、了解甚少,以至于缺少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热情和拥有的欲望。笔者认为,江苏除了一个艺博网外,至少还应有一份省级工艺美术刊物,虽然在部分城市已有一些内部刊物,但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不足以体现工艺美术大省的水平。如果有一个了解工艺美术作品的指南,则可以提高工艺美术的研究水平,比较工艺美术技能,帮助工艺美术实践者学习理论知识,将改变“看东西不看人,看人没有理论”的现状(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马达同志)。

  借鉴和学习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在高水平上恢复和研究传统手工艺,以日本为例,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许多手工作坊仍然以最原始的生态方式存在。一些研究机构和学者在政府的支持下从事传统手工艺品的研究和抢救保护工作,在整个过程中记录了老车间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对其生产工艺和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理论升华,并出版了《民间艺术丛书》等一系列书籍。在有限的资源中,大量珍贵的史料很大程度上被保留下来[10]。

  综上所述,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的创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我们应看到它的历史性、艺术性和文化性,明确并分析其蕴含的价值,多措并举,让更多的人关心、爱护、支持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新星,李凯文,王健.手工艺技艺类非遗在高校工艺美术专业中的教学策略——以醴陵釉下五彩为例[J].湖南包装,2021,36(06):174-177.

  [2]史晓多.铁艺光影构筑非遗之美[N].河北日报,2021- 09-27(002).

  《浅析吴地非遗工艺美术的价值与现状》来源:《文化产业》,作者:张 静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meishulw/74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