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农业论文发表

区域经济论文发表大荔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4-10-30 15:59:11更新时间:2019-06-15 14:59:06 1

  棉花是大荔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摘要 总结了大荔县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大荔县棉花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论文发表,棉花产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陕西大荔

  当前,由于受宏观政策、自然灾害和大的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棉花产业又面临新的危机和问题,怎样正确看待棉花产业,在县域经济结构中如何正确定位,研究提出今后的发展思路及方向,已成为该县当前“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大县向经济县跨越的紧要课题。通过棉花生产、加工企业、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解决好出现的重大问题,才能使棉花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1 棉花产业发展现状

  棉花是大荔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究,1578年棉花已在该县批量生产,1949年达到1.2万hm2,棉花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大荔县为国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86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第2批国家优质棉基地县,1990年成为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也是陕西省的主产棉区,棉花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1/2。1992年随着棉铃虫的猖獗暴发,以及棉花市场供应和国家优惠政策的相继取消,产量徘徊不前,1997年全县仅种植棉花0.5万hm2,皮棉产量都在750 kg/hm2以下,难以突破750 kg/hm2大关,跌入历史最低谷。

  1998年,由于抗虫棉的引种成功及棉花市场的逐步好转,棉花生产呈恢复性增长,产量稳步提高,面积迅速递增,逐步稳定在2.3万~2.7万hm2,成为全县最大的经济作物,皮棉稳定在1 125 kg/hm2左右,收入超过1.5万元/hm2,总产值2亿元以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2007年以来,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受输入型通货膨胀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双重重压,棉花价格下滑,生产资料、用工等成本大幅上涨,棉花没有最低保护价;另外灾害性恶劣性气候频频发生,棉田病害增多,虫害严重,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加之棉花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导致棉农收益减少,植棉积极性受挫。2014年棉花种植面积降至 533.33 hm2,棉花产业又跌入最低谷。

  2 优势

  综合分析大荔县棉花生产发展历程,做大做强棉花产业仍有以下优势: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大荔县是一个无山的平原农业大县,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水利灌溉便利,又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有生产优质棉花的资源优势。二是群众植棉基础较好。大荔县棉农务棉时间长,经验丰富,科技意识较强,生产中总结出了大量抗灾夺高产的经验,涌现出了一大批科学务棉“土专家”,对棉花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带动作用。三是棉花市场和加工企业规范,建有西北最大的棉花交易市场和1万t联盟物流棉花储备库。四是快速发展的棉纺企业成为棉花产业化的龙头骨干。除了育红、同鑫和农垦光华纺织厂,还拥有中小纺织厂10余家。

  3 棉花产业发展

  3.1 体系建设

  一是随着相关单位的职能转变,过去的四级科技推广体系网逐渐断开,科学技术推广出现“一公里”问题,新技术推广受阻。二是技术服务体系受条件限制,难以发挥服务体系的作用,有些科学技术虽然很成熟,但受条件限制,难以普及,如轮作倒茬、深翻改土、全程化调、科学采拾等。四是棉花收购加工机构还没有与棉农结成公司+ 农户订单模式,棉农利益得不到保证。

  3.2 生产

  大荔县是产棉大县,但不是产棉强县。就农户而言,植棉规模小,均摊成本高,收益不高。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棉田面积迅速减少,呈现大起大落;二是产量降幅较大,近年来一直徘徊在900~1 050 kg/hm2;三是植棉效益骤降,棉价下滑跌入谷底,棉农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再度出现“卖棉难”;四是棉田常年连作,病虫为害严重,后期易早衰;五是单一施化肥,忽视有机肥,土壤养分比例严重失调;六是种植的骨干品种不突出,品种多、乱、杂现象严重。

  3.3 加工纺织企业

  一是私人加工企业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组织管理,直接影响了收购秩序;二是纺织企业产品竞争力差,产品销路差,市场风险增大;三是棉副产品开发待深化,副产品加工能力低,附加值低。

  4 发展对策

  各级政府,相关涉农部门应积极宣传党中央连续第十一个一号文件精神,宣传国家棉花等相关政策,发布生产销售等利好消息,宣传做到村、组及农家大院,稳定棉农情绪。因地制宜调减棉田面积。对常年低产、早衰、病虫害严重的老棉田,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一旦棉花市场回暖,可复种棉花;推广和经济作物的各种间作套种,增加复种指数,化解市场风险,增加棉农收入[1]。净化棉花种子市场和农资市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和其他生产资料,对违规给棉农造成损失的要严肃查处,赔偿棉农损失,直至追究法律责任[2]。大力推进棉花专业合作社。美国、澳大利亚等一些主产国,都采取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将棉农和棉花购销企业等共同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减少市场风险[3]。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订单农业;二是生产部门与棉纺企业合作,建立生产基地,带动千家万户,实施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推广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简化管理、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等简化新技术,提高产量。棉纺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更新高新技术设备,提高产品开发档次;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面向市场,创品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商榷成立纺织公司,扩大出口创汇,提高在全国的知名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4]。

  5 参考文献

  [1] 王娟玲,贺学信,常继农,等.陕西关中东部棉区棉花持续高效生产的技术障碍与对策建议[J].中国棉花,2009(12):38-40.

  [2] 梅正鼎,张志刚,曾昭云.浅谈湖南省棉花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棉花,2006(5):11-12.

  [3] 郑继有,郑秀梅,孙玮琪.山东省棉花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棉花,2003(4):22-24.


文章TAG标签:区域经济论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gnyelwfabiao/45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