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人文教育论文

枣庄学院学报文学教育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11-30 10:11:53更新时间:2013-11-30 10:14:58 1

  本文是一篇语文教师评职称论文范文,选自期刊枣庄学院学报,同类期刊推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是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出版集团·杂志社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语文期刊是专门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考试的教学辅导类期刊。
  摘要:随着高中教学的不断深入学习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外国小说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相对于中国小说,学生在外国小说的学习中更容易出现缺乏体验的情况,因此,外国小说教学在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就高中外国小说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欣赏,外国小说

  一、前言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学习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显得越来越重要。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是基于语文自身特有的人文学科性质的。语文学习从起始到终结都贯穿在情感当中,这是语文情感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研究前提,语文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渐进的认知与情感整合的过程。许多经典的外国小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源于其思想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作家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加夫列尔·马尔克斯曾说:“我全部的人生都被概括进了我的小说。”托尔斯泰也说过:“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对小说类的文本而言,情感的体验应该是十分重要的。文学文本是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的载体,如果不能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之中,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永远是外在的,不能将文章的丰富内涵化作自己的底蕴。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国小说时,因为同文同种的原因,理解起来更为顺畅,但在学习外国小说时由于历史、文化、风情等差异,读起文章缺乏真切的感受,难以引起共鸣。因此,情感体验式教学在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教学中的关系,如何进行教学进行探讨。

  二、教学中应该把握的关系

  1.一话题与文本的关系

  教材引入了“话题+选文”的体例。以8个话题为纲来组织教学单元,同时也以这一组话题来解读外国小说的内在特质。可以这样认识话题与文本的关系:话题是构成小说的基本元素,话题也是小说欣赏的切入口。话题又是小说解读的基本路径,基于此,不将话题独立教学而采用渗透的方式在教学中努力把文本与话题两者融为一体以话题指引阅读,以阅读感悟话题,既欣赏小说本身也落实话题要素,这应该是一种比较合宜的教学。

  2.作家风格与作品个性的关系

  教材中所选的16篇小说流派,各异,风格多变,要把握作品、解读到位殊为不易。从作家风格的角度去理解作品不失为一条解读捷径,如前所述的海明威的“冰山”式特色、伍尔夫的意识流、雨果的浪漫夸张、蒲宁的现实客观,以此作为切入点,解读小说往往有提纲挈领的效果。

  三、外国小说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体验文本情感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同时配合一些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来引起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获得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语文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人文情怀的提升,而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进行良好的情境沟通,形成有效互动,最终提升课堂的活力。在进行外国小说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要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平台,尽力利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小说设置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合适的情境的创设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一旦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文本中的情感。因此,在进行外国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主动体验作品人物所处的环境,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促进学生对小说的认知和感悟。在教授《娜塔莎》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扮演。娜塔莎·罗斯托娃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之一。在托尔斯泰心中,她就是生命和幸福的化身。作者通过对娜塔莎性格矛盾的揭示,使她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真切细致地显露出来。《娜塔莎》一文中对人物心理的体验应当成为教学的重点。笔者在《娜塔莎》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创作组、导演组、演员组和观众组。引导创作组的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小说内容创作课本剧;引导演员组的学生深入理解剧情,充分表现剧情冲突,借助于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在这一活动中深刻地体验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

  2.探讨作者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力图表达怎样的主题。这样第二层次的学习直奔话题主题,探究形象特点背后的深刻,学生也完成由表及里。由此人物形象)及彼(作品主题)的思维过程。

  3.探究形成作品主题的途径,更深一步地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分析文本达成主题的途径,同时完成能力迁移,学会自己在自己的文章中表达主题。三个步骤,三个问题,三个层次,紧紧围绕“主题”逐一展开,传统小说教学中的“三要素”并未逐一讲解突出,文本与话题很好地融合为一体。

  4.学生自主学习《炼金术士》,归纳概括主题,并从中发现《炼金术士》主题的达成的途径,以情节为抓手,《炼金术士》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学习成果的反馈。

  四、结束语

  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物的世界的再现,是对人的心灵的表现,是主观对客观即社会生活带有情感的反映。因此,文学欣赏也就必然地要用情感体验来完成。在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式教学,不仅能更好的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学生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在有限的课堂上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感教育,最终实现由文本的课堂走向体验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孙德升.关于提高《外国小说欣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60.

  [2]杨坚飞.《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阅读主体的缺失与重塑[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45175.

  [3]杨金飞.浅谈《外国小说欣赏》教学如何渗透接受美学[J].学周刊,2013,0641.

  [4]温德峰.把小说鉴赏的权利还给学生——谈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说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3,0213461.

  [5]彭文林.高中小说教学新探[N].零陵学院学报,2003,S13152.

  [6]陆美娟.略谈《外国小说欣赏》的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1,02187.

  [7]金凤文.《外国小说欣赏》的情感体验式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3/04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renwenjiaoyulw/2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