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思想政治论文

核心期刊公立高校多元化融资渠道研究

发布时间:2014-08-06 11:53:09更新时间:2014-08-06 11:53:32 1

  随着1999年开始扩大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并大幅度提高学费,我国高校迈出了融资的一大步。扩招以后,尽管政府财政性高教经费投入的绝对数大幅增长,但占普通高校总投入的比例却急剧降低。虽然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融资渠道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尝试,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

  【摘 要】高等教育是现代世界的“基础教育”,而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是目前全球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众多国家无不选择了改革高等教育的投入体制,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我国目前对于高等教育融资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适合高等教育的融资方式的探索还不系统、深入,急需探讨多元化融资渠道。

  【关键字】核心期刊投稿征稿,公立高校,多元化,融资渠道

  一、引言

  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现状,对各融资渠道进行潜力分析,进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及其具体运作模式。

  二、教育融资概念界定

  所谓教育融资,是指为教育事业发展而调剂融通资金的活动。与其他的融资方式一样,教育融资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划分成很多类别。按资金是否在供求双方之间直接调剂,可分为直接教育融资和间接教育融资;按融资方式划分,可分为借贷性教育融资和投资性教育融资;按融资的期限分为长期教育融资、中期教育融资和短期教育融资;按融资行为是否超越国界划分,可分为国内教育融资和国际教育融资。

  三、我国公立高校融资渠道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已逐步建立起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学生缴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等多渠道筹资途径。

  (一)国家财政拨款

  虽然高校筹措经费的渠道在不断拓宽,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依然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政府投资占高等教育资金的比重高,致使我国高校过分依赖政府。财政资金具有无偿、无息的特点,数量有限,应主要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因此,高校要有大的发展,不能再依靠国家财政,而要试图开辟更多更新的融资渠道。

  (二)学杂费收入

  依据高等教育中受教育者个人受益程度相对较高的特点,按照投资与受益的对称性原则,通过对高等教育中受教育者本人适当收取一定的学费,以减轻政府的财政支付压力。但依靠学杂费而扩大高校筹资能力的潜力有限,近年来我国生均交纳学杂费占经常性成本的比例已超过了25%。因此,学杂费提高的空间十分有限。

  (三)商业银行贷款

  1999年以来,商业银行开始介入高等教育。高校收费体制的日益完善,高校收益支出比较固定,教职工队伍素质高、收入稳定、信用好、道德风险小等都为信贷资金注入高校提供了条件。银校合作,促进金融资本与知识资本融合,是高校融资模式的一种探索。但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一些障碍。

  (四)校办产业

  高校是科研活动集中的场所,很多科研成果已经具备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条件。为了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很多高校都兴办了自己的校办企业,有些校办企业在经过股份制改造以后已经成功上市,比如,天大天财、南开戈德等。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科技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量和规模仍然较小,对于高校短期内所需的大量建设资金无疑是杯水车薪。

  四、我国公立高校多元化融资渠道探析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和个人向教育捐赠

  政府作为公立高校的所有者和主要投资者,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和个人向教育事业捐资或投资,并加以相应的政策优惠,考虑让捐赠者在经济和名誉上获得双重回报。同时,高校进行民间融资,需要政府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改善高校投资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入。

  (二)高校资产证券化

  高校的资产(校园土地、高质量的建筑物等)是高校办学的必要条件,由此产生的办学收益(学费、经营性收入等)是高额、稳定的,这些资产的变现价值也很高,同时,高校具有很高的信用程度(这正是目前商业银行愿意向高校发放贷款的原因)。所以,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成为资产证券化的理想发起人。

  (三)高校企业实现上市

  高校企业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必须要有成熟的企业发展基础,或者说要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对于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高校通过自有企业直接发起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是高校进入资本市场最简便的方式。或者,高校可采取买(借)壳上市、联合上市、与上市公司合作的形式等进入资本市场,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达到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目的。

  (四)运用BOT等方式进行高校基础设施建设

  BOT模式是指建设—经营—转让,即重要的基本建设项目,根据政府计划或社会需求,由私人公司筹集资金,负责修建并经营和维护,在约定的一定期限内收回投资和取得回报,然后转让给社会或政府。在我国高校基础设施建设中引进BOT模式,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并将其按市场模式运行,既能有效减轻高校资金支出压力,提高基础设施投资于运营的效率,同时又不会产生公共产权问题。

  (五)建立高等教育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

  高等教育财政信用,是根据有借有还的有偿原则,在社会上吸收闲散资金并以信用方式运用和管理财政资金,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一种形式,主要方式是发行高等教育债券。而高等教育银行信用主要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以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开展其融资业务活动。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工资发放,基本上采用高等教育银行信用的方式,它能限制部分流动资金的长期闲置,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志坚. 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5).

  [2]李伯圣,刘超.高校融资方式与创新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7,(2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ixiangzhengzhilw/42810.html